一种轴承径向游隙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55549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径向游隙测量装置,包括底座,在底座上方通过高度调整结构装配有支承座,在支承座上穿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顶推装置,在支承座的底部向下凸设有环套,环套位于顶推装置和调整垫片之间,在环套上通过螺纹联接悬设有向上顶推调整支承座位置的微调螺母,微调螺母从底座上设有的缺口穿出,微调螺母的外周面上沿周向设有与底座的缺口的下端面单向止推配合的止推凸缘,在底座和支承座之间沿微调螺母周向均匀布设有两端分别顶压作用在底座和支承座上、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预紧弹簧。当顶推杆和被测轴承之间的间隙过大时,松动微调螺母,在预紧弹簧的作用下,支承座带动顶推杆向上运动,实现对顶推杆和被测轴承之间间隙的微调。(*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轴承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径向游隙测量装置。技术背景微型轴承由于整体尺寸较小,其径向游隙测量时所受的力也较小,所以通常情况下微型轴承游隙的检测是在X092型微型轴承径向游隙测量装置上进行的。现有的测量装置的结构如图I所示,测量装置包括底座I和通过高度调整结构装配在底座上的支承座6,在支承座6上穿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顶推装置,顶推装置包括穿设在导向孔中的定位导向套,定位导向套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支承座上,在定位导向套中从上至下依次装配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向轴承外圈施加向上顶推力的顶推杆19、顶推弹簧17和通过锁紧螺母插装在定位导向套中的弹簧座15,通过旋转锁紧螺帽14,可以使得弹簧座15在定位导向套中沿上下方向移动调整。此处的高度调整结构主要包括由从上至下叠加放置在底座和支承座之间的轴向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各调整垫片组3成的调整垫片组。检测径向游隙时,将被测轴承9套装在与轴承内圈的内径尺寸相同的横臂压杆11上,使用比轴承内圈的内径尺寸稍大些的横臂顶杆12将被测轴承压紧固定在横臂压杆11上,横臂压杆11及横臂顶杆12均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挡板5上,然后压紧偏心轮手柄8,再将操作手柄7由右端拨向左端,此时顶推杆19在顶推弹簧17的顶推作用下由下往上移动,并压向被测轴承9外圈的外周面,此时需要观测顶推杆19与被测轴承9之间的间隙,如果间隙过大,则扭簧比较仪13上没有数值变化,但如果压的太紧,则测量出来的径向游隙数值要比真实值大,以上两种情况都需要对顶推杆19与被测轴承9之间的间隙进行预先调整。通常通过位于底座I和支承座6之间的高度调整结构进行调整,因为顶推杆装配在支承座上,当高度调整结构调整支承座的高度时,即可实现对顶推杆与被测轴承之间的间隙。现有的高度调整结构为由几个调整垫片3叠加组成的调整垫片组,通过放置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改变支承座和底座之间的距离,改变支承座的高度,从而对顶推杆和被测轴承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而在安装和拆卸调整垫片时,需要先拆掉固定在底座I上的2个安装螺栓2,然后增加或减少调整垫片3,再将支承座6、调整垫片3以及底座I通过安装螺栓2固定起来,然后再观测顶推杆与被测外径之间的间隙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则还需要对调整垫片组的厚度进行调整。现有的调整垫片的厚度主要有三种,分别为2mm、l. 5mm以及1mm。这样测量一种型号轴承的径向游隙时需要对调整垫片组进行多次调整,反复拆卸、安装、观测,整个调整过程非常麻烦。并且对于某些特殊型号的轴承来说,还必须使用一些特定厚度的调整垫片才能使顶推杆19与被测轴承的外圈外径之间接触的合适。待将顶推杆19和被测轴承的外圈外径之间接触合适时,此时摆动操作手柄7,扭簧比较仪13上的读数之差即为被测轴承9的径向游隙值。如果测量所得到的径向游隙值与计算的径向游隙差别较大,则可以松动锁紧螺帽14,旋转弹簧座15,使顶推弹簧17对顶推杆19的顶推作用力有所改变,最终测量得到合适的径向游隙。上述的微型轴承径向游隙测量装置非常适合测量微型轴承的径向游隙,但是测量前的调整准备工作比较繁琐,尤其是需要多次调整才能使被测轴承与顶推杆之间的间隙合适,这就导致测量时操作者劳动强度大、检测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径向游隙测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测量装置测量前的调整准备工作繁琐而导致操作者劳动强度大、检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轴承径向游隙测量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径向游隙测量装置,包括底座,在底座上方通过高度调整结构装配有支承座,在支承座上穿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顶推装置,所述高度调整结构为由叠加放置在底座和支承座之间的各调整垫片组成的调整垫片组,所述的支承座的底部向下凸设有环套,该环套位于顶推装置和调整垫片之间,在环套上通过螺纹联接悬设有向上顶推调整支承座位置的微调螺母,该微调螺母从底座上设有的缺口穿出,微调螺母的外周面上沿周向设有与底座的缺口的下端面单向止推配合的支腿凸缘,在底座和支承座之间沿微调螺母周向均匀布 设有两端分别顶压作用在底座和支承座上、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预紧弹簧。所述的顶推装置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向轴承外圈施加向上顶推力的顶推杆,所述的环套和微调螺母均与顶推杆同轴。所述的预紧弹簧上套装有与预紧弹簧同轴的弹簧导套,该弹簧导套的上、下端分别对应的插设在支承座和底座对应部位处预设有的导向盲孔中,且所述弹簧导套穿过所述调整垫片组中的各调整垫片。所述的微调螺母和环套通过位于微调螺母内孔中的内螺纹和环套外周面上的外螺纹相配合实现两者的螺旋传动联接。所述的预紧弹簧穿过所述调整垫片组中的各调整垫片,在所述调整垫片组中的各调整垫片上开设有供所述预紧弹簧穿过的过孔或在调整垫片上对应于预紧弹簧的位置处留有供预紧弹簧穿过的缺口。所述的底座和支承座之间还装配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定位销轴,定位销轴与预紧弹簧错开布置,该定位销轴的上、下端分别对应的插设在支承座和底座对应部位处预设有的导向盲孔中,且所述定位销轴穿过所述调整垫片组中的各调整垫片。所述的定位销轴沿微调螺母周向均匀布设。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使用本技术所提供的轴承径向游隙测量装置检测径向游隙之前,需要预先调整支承座的高度,以使得支撑座上的顶推杆与被测轴承外圈之间的间隙满足测量要求,首先根据被测轴承的外径,大致选择出需要的调整垫片的厚度,此时,如果直接将支承座装配在调整垫片组上,支承座上的顶推杆与被测轴承外圈之间存在一定间隙。然后通过预紧弹簧及微调螺母将支承座、调整垫片组及底座连接起来,然后观察支承座上的顶推杆与被测轴承外圈之间的间隙大小,如果不符合测量要求,当间隙过大时,松动微调螺母,在预紧弹簧的作用下,支承座带动顶推杆向上运动,直至顶推杆与被测轴承之间的间隙满足要求,实现微调。本技术所提供的轴承径向游隙测量装置可以在安装好调整垫片后对支承座及顶推杆的位置进行微调,从而不需反复拆卸底座上的螺栓即可方便调整被测轴承与顶推杆之间的间隙,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且上述的测量装置稳定、可靠、准确,有效的提高了轴承径向游隙的检测效率。本技术所提供的轴承径向游隙测量装置尤其适合于精度高、尺寸小、薄壁轴承径向游隙的快速检测。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中一种轴承径向游隙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轴承径向游隙测量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一种轴承径向游隙测量装置的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的测量装置包括底座27和在底座上方通过高度调整结构装配有的支承座24,在支承座24上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孔,在导向孔中穿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顶推装置25,顶推装置25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相同,此处的顶推装置25包括穿设在导向孔中的定位导向套,在定位导向套中从上至下依次装配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向轴承外圈施加向上顶推力的顶推杆、顶推弹簧和通过锁紧螺母插装在定位导向套中的弹簧座,通过旋转锁紧螺母,可以使得弹簧座在定位导向套中沿上下方向移动调整。所述的高度调整结构为由从上至下依次叠加放置在底座和 支承座之间的各调整垫片28组成的调整垫片组。本实施例中的支承座24的底部向下凸设有环套26,该环套26与顶推杆同轴,且所述环套26位于顶推装置25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径向游隙测量装置,包括底座,在底座上方通过高度调整结构装配有支承座,在支承座上穿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顶推装置,所述高度调整结构为由叠加放置在底座和支承座之间的各调整垫片组成的调整垫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座的底部向下凸设有环套,该环套位于顶推装置和调整垫片之间,在环套上通过螺纹联接悬设有向上顶推调整支承座位置的微调螺母,该微调螺母从底座上设有的缺口穿出,微调螺母的外周面上沿周向设有与底座的缺口的下端面单向止推配合的止推凸缘,在底座和支承座之间沿微调螺母周向均匀布设有两端分别顶压作用在底座和支承座上、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预紧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轴承径向游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推装置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向轴承外圈施加向上顶推力的顶推杆,所述的环套和微调螺母均与顶推杆同轴。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轴承径向游隙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紧弹簧上套装有与预紧弹簧同轴的弹簧导套,该弹簧导套的上、下端分别对应的插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风琴蒋蔚孟庆伟邱晋江史群玲王文念李兵建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