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油田钻采封隔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下注蒸汽滑移封隔器,包括预应力隔热油管(1)、背帽(2)、垫圈(3)、复合式密封筒(4)、弹簧(5)、第一护套(7)、上密封筒(8)、第二护套(9)、内管(10)、下密封筒(11)、锥体(15)、止退环(16)、外管(18)及下接头(21);垫圈(3)、复合式密封筒(4)及弹簧(5)均置于第一护套(7)内,并与预应力隔热油管(1)套接;内管(10)经解封销钉(19)与外管(18)相接;上密封筒(8)及下密封筒(11)置于第一护套(7)及第二护套(9)内;外管(18)经阻断销钉(20)与接头(21)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密封性能好,可降低热采材料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油田钻采封隔器领域,尤其涉及ー种井下注蒸汽滑移封隔器。
技术介绍
目前,油田在稠油注蒸汽开采过程中,为降低井内注汽管柱使用成本,不安装伸縮管而是利用封隔器的滑移密封特性来消除注汽管柱在热应力作用下伸长给管柱及地面井ロ带来危害;由于常规注蒸汽封隔器与管柱是通过螺纹与注汽管柱刚性连接,在注汽过程中如遇到套管变形,封隔器就会被卡住,这样封隔器就丧失了滑移补偿功能,对井内管柱及地面井ロ的安全同样造成危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g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的注蒸汽滑移封隔器。该封隔器既能随注汽管柱在套管内滑移密封,又能在封隔器遇阻后与油管产生滑移,达到不使用伸缩管而用其滑移进行伸缩补偿的最大安全性,降低了热采材料成本和作业工作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ー种注蒸汽滑移封隔器,它包括预应カ隔热油管、背帽、垫圈、复合式密封筒、弹簧、第一护套、上密封筒、第二护套、内管、下密封筒、内部配有膨胀剂的锥体、止退环、外管、解封销钉、阻断销钉及下接头;所述背帽及内管分别与第一护套固接;所述垫圈、复合式密封筒及弹簧均依次置于第一护套内,并与预应カ隔热油管套接;所述预应力隔热油管与下接头固定相接;所述内管套装于预应カ隔热油管上,且经解封销钉与外管相接;所述上密封筒及下密封筒依次分别置于第一护套及第ニ护套内,并套装于内管上;所述止退环置于外管内,且分别与外管及锥体配接;所述外管经阻断销钉与接头相接。作为ー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背帽及内管与第一护套可采用螺纹联接。作为另ー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内管、锥体及外管的工作端之间依次分别配有第一 O型圈、第二 O型圈及第三O型圏。本技术采用注蒸汽热膨胀传递压カ进行坐封,坐封处采用两个密封胶筒和两个护套,内部采用复合式密封装置与隔热管密封,解封采用停注蒸汽后上提解封,本技术注蒸汽滑移封隔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降低了热采材料成本和作业工作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I、预应カ隔热油管;2、背帽;3、塾圈;4、复合式恶'封筒;5、弹黃;6、固定钉;7、第一护套;8、上密封筒;9、第二护套;10、内管;11、下密封筒;12、第一 O型圈;13、膨胀剂;14、第二 O型圈;15、锥体;16、止退环;17、第三O型圈;18、外管;19、解封销钉;20、阻断销钉;21、下接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注蒸汽滑移封隔 器,它包括预应カ隔热油管I、背帽2、垫圈3、复合式密封筒4、弹簧5、第一护套7、上密封筒8、第二护套9、内管10、下密封筒11、内部配有膨胀剂13的锥体15、止退环16、外管18、解封销钉19、阻断销钉20及下接头21 ;所述背帽2及内管10分别与第一护套7固接;所述垫圈3、复合式密封筒4及弹簧5均依次置于第一护套7内,并与预应カ隔热油管I套接;所述预应力隔热油管I与下接头21固定相接;所述内管10套装于预应カ隔热油管I上,且经解封销钉19与外管18相接;所述上密封筒8及下密封筒11依次分别置于第一护套7及第ニ护套9内,并套装在内管10上;所述止退环16置于外管18内,且分别与外管18及锥体15配接;所述外管18经阻断销钉20与接头21相接。本技术所述背帽2及内管10与第一护套7可采用螺纹联接。本技术所述内管10、锥体15及外管18的工作端之间依次分别配有第一 O型圈12、第二 O型圈14及第三O型圈17。參见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包括预应カ隔热油管I、背帽2、垫圈3、复合式密封筒4、弹簧5、固定钉6、第一护套7、上密封筒8、第二护套9、内管10、下密封筒11、第一 O型圈12、膨胀剂13、第二 O型圈14、锥体15、止退环16、第三O型圈17、外管18、解封销钉19、阻断销钉20、下接头21 ;所述背帽2与第一护套7采用螺纹联接;所述垫圈3、复合式密封筒4、弹簧5均置于第一护套7内部并与预应カ隔热油管I套接;所述第一护套7与内管10采用螺纹联接;所述上密封筒8置于第一护套7内部,下密封筒11置于第二护套9内部,并套装在内管10上;所述止退环16置于外管18内,分别与外管18和锥体15配接;所述内管10与外管18通过解封销钉19联接;所述外管18与接头21通过阻断销钉20联接;所述内管10、锥体15和外管18工作端间配有第一 O型圈12、第二 O型圈14、第三O型圈17 ;内管10套装在预应カ隔热油管I上;预应カ隔热油管I与下接头21采用螺纹联接。本技术采用两组密封机构进行组合密封。如图I所示,工作时,封隔器下到预定位置,开始注入高温蒸汽,在高温作用下,复合式密封筒4、上密封筒8、下密封筒11硬度发生变化,锥体15内膨胀剂13受热开始膨胀,带动锥体15运动,推动下密封筒11,带动第ニ护套9推动上密封筒8扩张完成坐封,内部复合式密封筒4由弹簧5压缩在预应カ隔热油管I和第一护套7之间形成密封;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管柱在热应力作用下逐渐伸长,通过下接头21、阻断销钉20带动封隔器整体向井下滑移,来释放管柱的热应カ变形;如果在向下滑移过程中遇到套管变形将封隔器卡住,此时,封隔器不动,管柱继续推动下接头21向下移动,当推动カ大于阻断销钉20剪力吋,阻断销钉20被剪断,管柱与封隔器脱离连接状态,管柱在没有任何束缚カ的状态下向下滑移。本技术采用热膨胀传递压カ进行坐封,坐封处有两个胶筒和两个护套,内部有ー组复合式密封筒,滑移遇阻设有阻断销钉20 ;停止注汽后,待温度降低,上体管柱即可解封,当上提遇阻时,解封销钉19将在上提力的作用下被剪断,封隔器锁紧件将完全被释放,封隔器便随管柱提出井。本注蒸汽滑移封隔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単,密封性能好,很适合现场推广应用。可以理解地是,以上关于本技术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受限于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注蒸汽滑移封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应カ隔热油管(I)、背帽(2)、垫圈(3)、复合式密封筒(4)、弹簧(5)、第一护套(7)、上密封筒(8)、第二护套(9)、内管(10)、下密封筒(11)、内部配有膨胀剂(13)的锥体(15)、止退环(16)、外管(18)、解封销钉(19)、阻断销钉(20)及下接头(21); 所述背帽(2)及内管(10)分别与第一护套(7)固接;所述垫圈(3)、复合式密封筒(4)及弹簧(5)均依次置于第一护套(7)内,并与预应カ隔热油管(I)套接;所述预应力隔热油管(I)与下接头(21)固定相接;所述内管(10)套装于预应カ隔热油管(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瑞升,刘施江,葛彬,
申请(专利权)人:盘锦鑫富远石油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