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机翻针三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52475 阅读:4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横机翻针三角,翻针三角呈左右中心对称的凹字形,其上缘呈“M”形,包括两侧面和一凹面,两侧面呈下凹上突状,凹进部和突出部之间圆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走针面采用圆弧连接使得走针更加顺畅,并且走针面由40度左右逐渐减少到33度的夹角,两段圆弧之间的连接平缓,织针织针在走针时处于平缓过渡状态,不会出现和轨道发生碰撞而出现断针等情况。(*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针织横机机械
,尤其是涉及横机的翻针三角。
技术介绍
翻针三角是电脑针织横机机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引导织针进行翻针动作。目前电脑针织横机的织针在进行翻针动作时,由于翻针轨道不够圆滑,织针容易和轨道发生碰撞,从而降低了织针的寿命,也会造成编织质量的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横机翻针三角,其翻针轨迹能使得织针走针顺畅,不易发生撞针事故。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横机翻针三角,其特征在于翻针三角呈左右中心对称的凹字形,其上缘呈“M”形,包括两侧面和一凹面,两侧面呈下凹上突状,凹进部和突出部之间圆弧连接。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突出部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从40°逐渐减少到33°。作为对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凹面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为130°。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翻针三角下缘为左右中心对称的“M”形,所述下缘包括两下缘侧面和一下缘凹面,两下缘侧面为一平面和一曲面圆弧连接,所述曲面为下凸上凹状,凸出部和凹进部之间圆弧连接,所述曲面与下缘凹面圆弧连接。当机头向左运行时,长针上段针脚口位于翻针三角左侧的侧面底部,沿“M”形轨道上升,由于该轨道的轨迹为圆弧状,织针不易和轨道发生碰撞。当织针运行到轨道侧面的顶端,然后继续沿向下的圆弧下行,由于此处凹面也呈圆弧状,且角度为钝角,因此织针将顺利完成脱圈、翻针等动作,之后针脚继续沿轨道的另一面下行。当机头向右运行时的工作原理与机头向左运行时相同。本技术的走针面采用圆弧连接使得走针更加顺畅,并且走针面由40度左右逐渐减少到33度的夹角,两段圆弧之间的连接平缓,织针织针在走针时处于平缓过渡状态,不会出现和轨道发生碰撞而出现断针等情况。另外,本技术下缘凸出部和凹进部均为圆弧状连接,当织针进入该轨道后,由于轨道处于平缓的圆弧连接状态,因此织针行走时也较为顺畅。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轨道角度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I和图2。本实施例包括翻针轨道I,翻针轨道I具有左侧面11和右侧面,还具有一凹面12。当织针从e处行走,e处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0度。织针继续沿d处逐渐上行到翻针位点O处,这时左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减少到33度,随后织针进入凹面12,凹面12的左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30度。翻针轨道I的右侧轨迹与左侧对称,织针沿着上述圆弧连接的弧面最终完成翻针动作。本实施例下缘为接针吊目轨道2,接针轨道的两侧面为一平面和一曲面圆弧连接,织针沿着该轨道逐渐缓缓上升到接针点P处,由于轨道为平缓圆弧状,织针行走平稳,不会发生撞针事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横机翻针三角,其特征在于翻针三角呈左右中心对称的凹字形,其上缘呈“M”形,包括两侧面和一凹面,两侧面呈下凹上突状,凹进部和突出部之间圆弧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横机翻针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从40°逐渐减少到3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机翻针三角,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平范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