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悬浮颗粒物的立体组合式人工生态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51838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去除悬浮颗粒物的立体组合式人工生态浮床,该浮床包括上浮箱、下浮箱、浮筒、箍带、网状隔片、波纹板及收集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浮箱与下浮箱垂直连接结构,依据水体不同的多种污染源,采用在不同的浮箱内,设置植物、人工水草、弹性填料及浮球多种净化柱体,通过构建共生的生态系统来提高生态浮床的净化效率,对水体悬浮物及颗粒物的处理及水体净化具有明显的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态环境工程
的水体净化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去除悬浮颗粒物的立体组合式人工生态浮床
技术介绍
自德国BESTMAN公司开发出第一个人工浮床之后,以日本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成功地将人工浮床应用于地表水体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随着我国的河流、湖泊等各种水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采用人工浮床技术治理污染的应用例也越来越多。现有技术的人工生态浮床类型多种多样,浮床的结构主要分为有框型和无框型两种,由于人工生态浮床必须具备一定的抗冲击能力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因此,有框型人工浮床应用较多。存在的问题是,有框型人工生态浮床多为单一浮箱及单一植物组成,净化主体为单一植物,由于受到植物的生物量的制约,仅仅靠筛选植物的物种来提高水体的净化,效果单一,难以解决水体中 多样生物并存的实际现状,同时,现有的人工生态浮床主要是通过去除水体中的氮N、磷P而改善水质,对于去除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没有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均将悬浮颗粒物沉降至水底,不能在更新浮床植物的同时实现沉积物的回收,针对现有浮床的缺陷,专利技术一种针对不同水体的、立体组合式的、沉降物可回收的生态浮床很有必要。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悬浮颗粒物的立体组合式人工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浮箱(I)、下浮箱(3)、浮筒(7)、箍带(8)、网状隔片(9)、波纹板(12)及收集槽(13),上浮箱(I)及下浮箱(3)是由杆件搭建而成的矩形立方体,上浮箱(I)顶部设有吊架(2)、两侧通过箍带(8)固定有浮筒(7);下浮箱(3)至少一个、其顶部及底部分别设有网状隔片(9);所述上浮箱(I)与下浮箱(3)垂直固定连接,收集槽(13)通过两块波纹板(12)连接于下浮箱(3)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去除悬浮颗粒物的立体组合式人工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上浮箱(I)的吊架(2)上装有数个花盆(4),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丹王永杰陈圆圆郑祥民方芳卢超沈冶吴永红赵庆周立旻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师范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