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子硕专利>正文

电磁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49146 阅读:4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发动机,利用磁性材料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产生做功动力,当磁性活塞(6)的正极面到达缸体(19)的上止点电磁铁线圈(5)的正极面时,通过分电器(3)接通上止点电磁铁线圈(5)的正极电源,由于产生同极排斥作用推动磁性活塞(6)下行,当磁性活塞(6)经缸体(19)下行到下止点电磁铁线圈(9)的负极面时,通过分电器(3)接通下止点电磁铁(9)的负极电源,由于下止点电磁铁线圈(9)与磁性活塞(6)产生负极相斥作用来推动活塞上行,以此不断循环往复产生做功动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造价低,环保节能,减少了传统燃油能源的消耗,对传统发动机的改造是革命性的技术变革和创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力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发动机
技术介绍
一升燃油做功的极限是多少呢?汽车发动机一升燃油可以行驶500公里1000公里吗?是否还能行驶更远的距离呢?除靠燃油做功做动力的途径还有其它方法可替代吗?目前,所使用的燃油发动机中大部分都以燃料燃烧为主,然而燃料是有限的,这些动力设备需要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能源,燃料的燃烧还会带来有害的物质。类如汽油机,柴油机,都是燃烧石油的,燃料能源为我们带来工业革命和文明的同时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靠燃料燃烧做功的发动机正在一步步的蚕食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对地球环境和大气污染的破坏作用大家有目共睹,在这里不--叙述。 我们知道,世界范围内寻找新的动力能源和新的动力输出技术是人类迫切需要解决和突破的重大科技难题,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各种动力需求越来越多,传统能源消耗越来越大,故此,寻找新的能源替代产品和节能技术是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磁发动机,该电磁发动机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发动机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能源,污染环境、能耗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电磁发动机,它包括电源开关1,空气滤芯散热器2,分电器3,正时分电凸轮轴4,上止点电磁铁线圈5,磁性活塞6,线圈导轨7,电磁发动机壳8,下止点电磁铁线圈9,连杆10,曲轴11,正时链条12,润滑油13,油底壳14,飞轮15,启动机16,冷却通道17,蓄电池18,缸体19,电流电容线圈20,电磁发动机壳8内部设置有缸体19,缸体19的上方设置有上止点电磁铁线圈5,下方设置有下止点电磁铁线圈9,缸体19内部设置有磁性活塞6,缸体19外壁设置有线圈导轨7,缸体19外壁与电磁发动机壳8之间设置有冷却通道17,磁性活塞6通过连杆10与曲轴11连接,曲轴11设置在电磁发动机壳8内,曲轴11的一端与正时链条12的主动轮连接,另一端与飞轮15连接,油底壳14的底部设置有润滑油13 ;电磁发动机壳8的外部设置有空气滤芯散热器2、启动机16和蓄电池18,蓄电池18与电源开关I、电流电容线圈20依次顺序连接,电流电容线圈20与设置在电磁发动机壳8外的分电器3连接,分电器3与正时分电凸轮轴4连接,正时分电凸轮轴4与正时链条12的从动轮连接,飞轮15与启动机16连接。所述的分电器3通过正时分电凸轮轴4和正时链条12设置上止点电磁铁线圈5、下止点电磁铁线圈9的连接或断开。所述的缸体19还可以设置成310个线圈导轨构成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匹配磁性活塞6上下运动的圆环。所述的缸体19、上止点电磁铁线圈5、下止点电磁铁线圈9、电流电容线圈20、线圈导轨7与磁性活塞6和连杆10及蓄电池18均设置为f 60个。所述的电磁发动机壳8设置为I个。所述的一种电磁发动机,上止点电磁铁线圈5、下止点电磁铁线圈9与磁性活塞6根据磁性活塞6的正负极可以设置成上止点电磁铁线圈5排斥,下止点电磁铁线圈9吸合或上止点电磁铁线圈5吸合,下止点电磁铁线圈9排斥中的任意一种。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电磁发动机结构简单合理,利用原有燃油发动机结构特点稍作改造就可实现不燃油的做功行程,依据磁性材料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替代燃油燃烧做功,根据电磁铁或电磁导轨功率的大小能使磁性活塞在缸体或线圈导轨内进行上下行程做功。该电磁发动机造价低,环保节能,减少了传统燃油能源的消耗。对传统发动机的改造是革命性的技术变革和创新。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种电磁发动机,它包括电源开关1,空气滤芯散热器2,分电器3,正时分电凸轮轴4,上止点电磁铁线圈5,磁性活塞6,线圈导轨7,电磁发动机壳8,下止点电磁铁线圈9,连杆10,曲轴11,正时链条12,润滑油13,油底壳14,飞轮15,启动机16,冷却通道17,蓄电池18,缸体19,电流电容线圈20,电磁发动机壳8内部设置有缸体19,缸体19的上方设置有上止点电磁铁线圈5,下方设置有下止点电磁铁线圈9,缸体19内部设置有磁性活塞6,缸体19外壁设置有线圈导轨7,缸体19外壁与电磁发动机壳8之间设置有冷却通道17,磁性活塞6通过连杆10与曲轴11连接,曲轴11设 置在电磁发动机壳8内,曲轴11的一端与正时链条12的主动轮连接,另一端与飞轮15连接,油底壳14的底部设置有润滑油13 ;电磁发动机壳8的外部设置有空气滤芯散热器2、启动机16和蓄电池18,蓄电池18与电源开关I、电流电容线圈20依次顺序连接,电流电容线圈20与设置在电磁发动机壳8外的分电器3连接,分电器3与正时分电凸轮轴4连接,正时分电凸轮轴4与正时链条12的从动轮连接,飞轮15与启动机16连接。所述的分电器3通过正时分电凸轮轴4和正时链条12设置上止点电磁铁线圈5、下止点电磁铁线圈9的连接或断开。所述的缸体19还可以设置成3 40个线圈导轨构成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匹配磁性活塞6上下运动的圆环。所述的缸体19、上止点电磁铁线圈5、下止点电磁铁线圈9、电流电容线圈20、线圈导轨7与磁性活塞6和连杆10及蓄电池18均设置为f 60个。所述的电磁发动机壳8设置为I个。所述的一种电磁发动机,上止点电磁铁线圈5、下止点电磁铁线圈9与磁性活塞6根据磁性活塞6的正负极可以设置成上止点电磁铁线圈5排斥,下止点电磁铁线圈9吸合或上止点电磁铁线圈5吸合,下止点电磁铁线圈9排斥中的任意一种。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利用磁性材料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产生做功动力,当磁性活塞6的正极面到达缸体19的上止点电磁铁线圈5的正极面时,分电器3接通上止点电磁铁线圈5的正极电源,由于产生同极排斥作用推动磁性活塞6下行,此时分电器3断开上止点电磁铁线圈5的正极电源,当磁性活塞6经缸体19下行到下止点电磁铁线圈9的负极面时,分电器3接通下止点电磁铁9的负极电源,由于下止点电磁铁线圈9与磁性活塞6产生负极相斥作用来推动活塞上行,此时分电器3断开下止点电磁铁9的负极电源。以此不断循环往复产生做功动力。利用磁性活塞6上下往复做功行程,与缸体19壁的线圈导轨7产生电磁感应切割进行发电或者推动活塞做功。以此不断的循环往复而产生动力或发电。上止点电磁铁线圈5和下止 点电磁铁线圈9及缸体19或线圈导轨7可根据磁性活塞6的上下做功行程相互拆解单独组装应用,还可以另外配置一台小小型燃油发电机,以弥补靠自身发电不足的情况,这样可以大大的节约燃油,以保证每升燃油行驶500—1000公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发动机,它包括电源开关(1),空气滤芯散热器(2),分电器(3),正时分电凸轮轴(4),上止点电磁铁线圈(5),磁性活塞(6),线圈导轨(7),电磁发动机壳(8),下止点电磁铁线圈(9),连杆(10),曲轴(11),正时链条(12),润滑油(13),油底壳(14),飞轮(15),启动机(16),冷却通道(17),蓄电池(18),缸体(19),电流电容线圈(20),其特征在于电磁发动机壳(8)内部设置有缸体(19),缸体(19)的上方设置有上止点电磁铁线圈(5),下方设置有下止点电磁铁线圈(9),缸体(19)内部设置有磁性活塞(6),缸体(19)外壁设置有线圈导轨(7),缸体(19)外壁与电磁发动机壳(8)之间设置有冷却通道(17),磁性活塞(6)通过连杆(10)与曲轴(11)连接,曲轴(11)设置在电磁发动机壳(8)内,曲轴(11)的一端与正时链条(12)的主动轮连接,另一端与飞轮(15)连接,油底壳(14)的底部设置有润滑油(13);电磁发动机壳(8)的外部设置有空气滤芯散热器(2)、启动机(16)和蓄电池(18 ),蓄电池(18 )与电源开关(I)、电流电容线圈(20 )依次顺序连接,电流电容线圈(20 )与设置在电磁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硕
申请(专利权)人:王子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