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移动组织的体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40206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2 0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移动身体内的组织,尤其是骨组织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称为基准部件(C1)的第一部件;称为搬移部件(C2)的第二部件,其相对于该基准部件(C1)可滑动地安装;相对于该基准部件(C1)可枢转地安装的螺纹杆;控制轴;将控制轴连接到螺纹杆的驱动机构;位于搬移部件(C2)和螺纹杆之间的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螺母被安装到螺纹杆并相对于所述基准部件(C1)可转动地引导;以及用于将连接螺母沿螺纹杆的运动转换成搬移部件(C2)的相对于基准部件(C1)的运动的机构。为了限制所述螺纹杆相对于基准部件(C1)的纵向平移,所述装置包括刚性连接到螺纹杆的第一支座(C11)和第二支座(C12),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分别与第一轴承(A11)和第二轴承(A12)配合,所述轴承被刚性连接到所述基准部件(C1)并沿该螺纹杆在所述支座(C11,C12)之间彼此隔开一定距离布置,所述连接螺母沿螺纹杆在第一轴承(A11)和第二轴承(A12)之间是可移动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移动人体或动物体内的组织的装置。本专利技术更具体但并非专有地涉及允许移动骨部分的装置。本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以下
-通过支承在椎骨、肋骨和/或骨盆上来矫正脊柱或胸廓的牵引棒或加压棒;-用于长骨、扁骨、颌骨或颅骨的骨延长或转位髓内钉或板;-生长假体。
技术介绍
骨延长最初是利用例如Ilizarov广泛制造的外部固定器来完成的,通过当骨发生断裂时在其骨化之前对自然形成的骨痂进行渐进牵弓I。为了设法纠正外部固定器的缺点,诸如感染或日常生活中的不便,提出完全植入的延长钉=Albizzia钉(通过该钉,慎重地转动患者的腿促使延长)、Bliskunov钉、Baumgart钉和Betz钉、或Cole的ISKD (髓内骨骼动态牵引)钉。按照临床观察结果,将骨骼延长的速度调整到每天一毫米的范围内。骨转位(Bone transport)允许通过逐渐拉伸在保存的骨部分和通过骨切开术已经从保存的骨部分处分开的骨片之间的骨痂,直至该骨片邻接第二保存的骨部分,在外伤、感染或肿瘤之后重建例如骨干的一部分。文献WO 02/071962和WO 95/24870介绍了骨转位钉的多个例子。这两种装置通过体积大的棘爪系统操作,包含大量的部件并且很难小型化。伸长它们所必需的移动往往会引起疼痛。还已经提出使用适于脊柱变形的手术治疗,尤其是治疗儿童进行性脊柱侧凸的体内机构的牵引。用于脊柱变形的手术治疗器械的功能介绍由Foster等(脊柱外科杂志(TheSpine Journal),第 652-694 页,2005)提供。对于儿童,不仅需要尽可能地矫正变形,还需要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保持所获得的矫正,同时尽可能少地限制发育。这要求植入的牵引器的几何形状随着时间演化。为此,大部分已知的牵引器需要重复手术,这伴随相关的困难、费用以及危险,尤其感染的危险。这是在文献 WO 2006/010844,WO 2007/051924, FR 2900563, FR 2843538,FR 2891727,FR2794357和FR 2892617中描述的装置的问题。这也是VEPTR (垂直可扩张假体钛肋骨)存在的问题。为了尽力限制外科手术的次数,已经提出若干可以被伸长而无需再手术的体内装置。例如,在文献WO 01/78614中描述的脊椎牵引器包括操纵轮转动与两个直径相对的轮相咬合的磁体并且每个轮设有与两个细长杆上的螺纹互补的内螺纹。在细长杆上的齿轮和螺纹的使用要求该装置制成相对周围的生物材料密封,这种装置在技术上是非常精密的并且限制了感染的可能性。另外,在细长杆上非常容易出现应力疲劳的螺纹的存在限制了植入物的寿命或者要求其是超尺寸的,这则导致其体积太大而不能被合理地植入儿童体内。本申请人的文献WO 2007/144489描述了ー种体内延长装置,所述现有的装置适合用作骨延长钉、骨转位钉、牵引脊骨杆或者生长假体。在文献WO 2007/144489中描述的装置包含-第一细长部件,-相对于该第一部件可伸縮地安装的第二部件,-在第一部件的第一端的例如通过螺纹连接到身体的第一机构,-在第二部件的第一端的例如通过螺纹连接到身体的第二机构,-包括至少ー个螺纹的杆,该杆的转动驱动第二部件相对于第一部件移动,-用于控制所述杆转动的机构,例如永磁体,所述杆被安装在当装置延长时靠近在一起的两端之间。在申请人的该现有文献中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中,杆在第一端部包括适合永磁体的壳体。支承突出部例如通过焊接固定到该杆的第二端部。所述支承突出部例如通过焊接固定到装置的第一管状部件,并且被引导相对装置的第二部件沿纵向滑动。在永磁体的壳体和支承突出部之间,螺纹杆被旋拧入装置的第二部件的内螺纹孔中。负载杆长度因此限定在第二部件的内螺纹孔和刚性连接到该装置的第一部件的支承突出部之间。这种现有的装置具有很多优点。具体来说,该装置按照实现的功能制造容易且花费低,在体积减小的情况下有足够的能力实现其功能,不需要特别的密封,尤其是在家中患者或者帮助患者的人员能使用简单的外部永磁体手动且无痛感地控制,而无需任何特殊的资格证明。另外,当装置伸长时负载杆的长度减小,并且当装置伸长时,负载杆长度在牵引下起作用,防止任何纵向弯曲的可能性。然而,在文献WO 2007/144489中描述的装置,为了获得期望的能力和延长潜能,其具有固定的直线长度,使得其不可能放置在完全弯曲(如应用到例如脊柱和胸廓)的位置或者沿着人们想要逐步进行的移动(例如对于显著的骨转位或延长,或者例如颌骨的那些骨)方向上缺乏纵向空间的位置。另外,这种装置能够施加牵引或加压,但两者都比较差,因为如果沿与该装置能够产生力的方向相反方向施加力,该装置将被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尤其在于消除这些局限性,同时通过提出一种新颖的体内螺钉延长装置而保留在文献WO2007/144489中描述的装置的优点,该体内螺钉延长装置具有可调整的长度,具体但并非专 有地适用于脊柱牵弓I或加压或骨转位。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根据第一方案,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移动身体内的组织,尤其是骨组织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称为基准部件的第一部件;称为搬移部件的第二部件,其相对于该基准部件可滑动地安装;相对于所述基准部件可枢转地安装的螺纹杆;控制轴;将控制轴连接到螺纹杆的驱动机构;位于搬移部件和螺纹杆之间的连接螺母,连接螺母被安装到螺纹杆并相对于基准部件可转动地引导;以及用于将连接螺母沿螺纹杆的运动转换成搬移部件的相对于基准部件的运动的机构,为了限制螺纹杆相对于基准部件的纵向平移,所述装置包括刚性连接到螺纹杆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这些支座分别与被刚性连接到基准部件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配合,这些轴承沿螺纹杆在所述支座之间彼此隔开一定距离布置,连接螺母沿螺纹杆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是可移动的。在所述两个支座之间的距离有利地大于在所述轴承之间的距离,以便允许螺纹杆相对于该基准部件的平移。在正常操作中,控制轴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机构转动。例如,控制轴能与永磁体结合使用,当受到磁场的作用时,该永磁体枢转以将其自身在磁场中定向并驱动控制轴。或者,控制轴被连接到马达、齿轮马达或键齿轮。根据多个不同的实施方案,该装置包括可以被结合的以下特征。驱动机构包括柔性传动轴和/或至少ー个螺旋弹簧和/或传动接头、一系列传动接头、万向接头或一系列万向接头。驱动机构包括刚性连接到螺纹杆并通过控制轴移动的间歇装置,尤其是槽轮机构,所述间歇装置能够将控制轴的连续旋转运动转换成螺纹杆的间歇运动。转换机构包括位于连接螺母和搬移部件之间的棘爪或刚性连接,或刚性连接到连 接螺母的轴承,所述轴承与刚性连接到搬移部件的支座协作。连接螺母相对于基准部件的转动引导可以是线性引导或螺旋形引导,使得当连接螺母从所述第一轴承移动到所述第二轴承时,该连接螺母转动10°到180°的角度,反之亦然。有利的是,该装置包括两个搬移部件和两个螺纹杆。有利的是,两个螺纹杆上的螺纹具有不同的直径、方向或节距特征。每个螺纹杆被有利地设有通过控制轴移动的间歇装置,每个间歇装置能够将控制轴的连续旋转运动转换成每个螺纹杆的间歇运动,两个间歇装置如此相对安装,使得当其中一个间歇装置处于驱动状态吋,另ー个间歇装置处于阻塞状态。螺纹杆的直径小于4mm,特别是为Imm至3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09.09 FR 09043061.用于移动身体内部的组织尤其是骨组织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称为基准部件(C1)的第一部件(6,206,306,406); -称为搬移部件(C2)的第二部件(53,205,305,405),所述搬移部件相对于所述基准部件(C1)可滑动地安装; -称为螺纹杆的包含至少一段螺纹的杆(2,202,302,402),其相对于所述基准部件(C1)可枢转地安装; -控制轴(3,203,303,403); -将所述控制轴连接到所述螺纹杆的驱动机构(4,202,304,404); -位于所述搬移部件(C2)和所述螺纹杆之间的被称为连接螺母(5,208,308,408)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螺母被安装到所述螺纹杆并相对于所述基准部件(C1)被可转动地引导; -用于将所述连接螺母沿所述螺纹杆的运动转换成所述搬移部件(C2)的相对于所述基准部件(C1)的运动的机构, 其中为了限制所述螺纹杆相对于基准部件(C1)的纵向平移,所述装置包括刚性连接到螺纹杆的第一支座(C11)和第二支座(C12),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分别与第一轴承(A11)和第二轴承(A12)配合,这些轴承被刚性连接到所述基准部件(C1)并沿所述螺纹杆在所述支座(Cn、C12)之间彼此隔开一定距离布置,所述连接螺母沿螺纹杆在第一轴承(A11)和第ニ轴承(A12)之间是可移动的。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柔性传动轴(4)。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至少ー个螺旋弹簧。4.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接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系列传动接头。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万向接头或ー连串万向接头(404) ο7.如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刚性连接到所述螺纹杆(302)并通过所述控制轴(303)移动的间歇装置(304),所述间歇装置(304)能够将所述控制轴(303)的连续旋转运动转换成所述螺纹杆(302)的间歇运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刚性连接到所述螺纹杆(302)的槽轮机构(310)。9.如权利要求I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连接螺母和所述搬移部件之间的刚性连接。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母相对于所述基准部件的转动引导是螺旋形引导,使得当所述连接螺母从所述第一轴承(A11)移动到所述第二轴承(A12)时所述连接螺母转动10°到180°的角度,反之亦然。11.如权利要求I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机构包括刚性连接到所述连接螺母的轴承,所述轴承与刚性连接到所述搬移部件的支座协作。12.如权利要求I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机构包括棘爪。1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两个搬移部件(305)和两个螺纹杆(302)。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螺纹杆的螺纹具有不同的直径、方向或节距特性。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螺纹杆(302)设有通过控制轴(303)移动的间歇装置(304),每个间歇装置(304)能够所述控制轴(303)的连续旋转运动转换成每个螺纹杆(302)的间歇运动,所述两个间歇装置(304)被如此相对安装,使得当其中一个间歇装置处于驱动状态时,另ー个间歇装置处于阻塞状态。1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202,302,402)的直径小于4mm。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螺纹杆(2,202,302,402)的直径为 Imm 到 3mm。18.如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搬移部件(305,C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诺德·索贝兰
申请(专利权)人:阿诺德·索贝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