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热致发声装置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39897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2 07:35
一种热致发声装置,其包括一致热装置以及一热致发声元件,该致热装置用于向该热致发声元件提供能量使该热致发声元件产生热量;其中,所述热致发声元件包括一复合膜,该复合膜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至少一碳纳米管层和至少一石墨烯膜。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热致发声装置的电子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致发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复合膜的热致发声装置及应用该热致发声装置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热致发声装置一般由信号输入装置和发声元件组成,通过信号输入装置输入信号到该发声元件,进而发出声音。热致发声装置为发声装置中的一种,其为基于热声效应的一种热致发声装置,请参见文献 “The Thermophone”,EDWARD C. WENTE, Vol. XIX, No. 4,p333_345及“On Some Thermal Effects of Electric Currents”,William Henry Preece,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Vol. 30, p408_411 (1879-1881)。其揭示一种热致发声装置,该热致发声装置通过向一导体中通入交流电来实现发声。该导体具有较小的热容(Heat capacity),较薄的厚度,且可将其内部产生的热量迅速传导给周围气体介质的特点。当交流电通过导体时,随交流电电流强度的变化,导体迅速升降温,而和周围气体介质迅速发生热交换,促使周围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致发声装置,其包括一致热装置以及一热致发声元件,该致热装置用于向该热致发声元件提供能量使该热致发声元件产生热量;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致发声元件包括一复合膜,该复合膜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至少一碳纳米管层和至少一石墨烯膜。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致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膜包括多层石墨烯,该多层石墨烯相互搭接或者相互叠加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致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膜为单层石墨烯。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致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膜的厚度为O.34纳米至10纳米。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致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层与所述石墨烯膜重叠设置。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致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层由多个碳纳米管通过范德华力相互连接组成。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致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层为一自支撑结构,所述石墨烯膜通过所述碳纳米管层支撑。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致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层中具有多个微孔,该微孔由碳纳米管之间的间隙形成。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致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层的多个微孔被所述石墨烯膜覆盖。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致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膜包括多层碳纳米管层和多层石墨烯膜,该多层碳纳米管层和该多层石墨烯膜交替层叠设置。11.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致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致发声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基底,所述热致发声元件设置于该基底的表面,所述基底包括至少一个通孔,所述热致发声元件相对于该至少一个通孔悬空设置。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致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通孔包括多个通孔,所述热致发声元件相对于该多个通孔悬空设置。1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致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致发声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基底,所述热致发声元件设置于该基底的表面,所述基底包括至少一个盲槽设置于该表面,该热致发声装置相对于该盲槽悬空设置。1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致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致发声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基底,所述热致发声元件设置于该基底的表面,所述基底为一网状结构,该基底包括多个网孔,所述热致发声元件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开利林晓阳肖林范守善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