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38806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2 0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水二次电池,在高容量下充放电循环特性以及储藏特性都优良。该非水二次电池具备具有正极合剂层的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所述负极含有石墨作为活性物质,所述正极使用平均粒径不同的2种以上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活性物质,所述正极合剂层的密度为3.5g/cm3以上,所述非水电解质含有丁二腈。由此,解决了上述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容量、具有优良的充放电循环特性,安全性等可靠性高的非水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近年来,二次电池作为个人电脑或者手机等的电源,或者作为电动汽车或电力储存用的电源,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特别的,在称为便携式计算机或便携信息终端(Personal Digital Assiatant)的移动通信用途中,要求更小型化、轻量化。但是因为液晶显示面板的背灯或图画控制所消耗的电力高,以及二次电池的容量目前还不够充分,因此,有难于系统紧凑化、轻量化的现状。特别在个人电脑中,随着通过搭载DVD等向多功能化发展,消耗的电力有增加的倾向。因此,急切要求电力容量,特别是单电池的电压在3. 3V以上的放电容量的增大。进而,伴随着地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对没有气体排放或发出噪音的电动汽车也日益受到瞩目。最近,对于有效地利用在电池中蓄积刹车时产生的能量,或者使用在电池中蓄积的起动时的电能等,采用例如这些提高效率等的系统的混合型电动汽车(HEV)正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目前的电池因为电力容量低,必须通过增加电池个数来提高电压,因此会使车内的空间变窄,会产生车体稳定性变差等问题。在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06.10.26 JP 2006-2906371.一种非水二次电池,具备含有正极合剂层的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极含有石墨作为活性物质, 所述正极使用平均粒径不同的2种以上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活性物质, 所述平均粒径不同的2种以上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中,具有最小平均粒径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是用下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 LixM1yM2zM3vO2(I) 其中,M1是Co、Ni或Mn中的至少一种过渡金属元素,M2是Mg以及选自Ti、Zr、Ge、Nb、Al和Sn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M3是Li、M1和M2以外的元素,且0. 97 ( x〈l. 02,0. 8 ≤ y<l. 02,0. 002 ≤ z ≤ 0. 05,0 ≤ V≤ 0. 05, 所述正极合剂层的密度为3. 5g/cm3以上, 所述非水电解质含有丁二腈。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非水二次电池,其中,使用丁二腈的含量是非水电解质总量的0. 005 0. 75质量%的非水电解质。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非水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平均粒径不同的2种以上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中,具有最小平均粒径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以外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是用下述通式(2 )表示的化合物, LiaMu bM2,CM3,d02(2) 其中,M1 ’是Co、Ni或Mn中的至少一种过渡金属元素,M2’是Mg以及选自Ti、Zr、Ge、Nb、Al和Sn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M3’是Li'M1,和M2’以外的元素,且0. 97彡a〈l. 02,0. 8 ≤ b〈l. 02,0 ≤ c ≤0. 02,0 ≤ d ≤ 0. 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水二次电池,其中, 所述平均粒径不同的2种以上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中,具有最小平均粒径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以外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平均粒径为5 25 u m。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田英郎喜多房次石塚久美子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麦克赛尔能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