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36246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23:43
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注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加注润滑油费时费力、加注量和加注周期不稳定的问题,它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润滑油脂,可同时对多个润滑点进行加油润滑,其构成元件包括储油杯、上端盖、出油口和出油控制机构,所述上端盖安装在储油杯的上端口处,所述出油口安装在储油杯的底部,出油口结构与不同类型的润滑油脂相匹配,所述出油控制机构与不同类型的润滑油脂及润滑方式相匹配。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用性能好的特点,能充分保证机械设备的润滑效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润滑油加注装置,尤其适用于机械设备润滑油的自动加注,属于工程元件或部件润滑

技术介绍
目前机械设备润滑油加注一般采用人工作业模式,即按照标准要求的周期,通过手动油枪(油壶)或气动加注设备对加油部位逐一进行加注润滑油操作。手动加注设备体积小易于操作,但需耗费操作者体力;气动加油设备操作省力,但设备笨重,受场地限制。两种加注设备均对加注量无法准确控制,量小时达不到润滑效果,加注量大时不仅会造成浪费,还可能腐蚀设备部件或影响产品的质量,另外,因有些设备处于连续运行状态,以人工作业方式不仅加注的时间周期不容易保证,而且对其进行润滑油加注作业时存在安全隐患,在操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工伤或设备事故,给操作者带来人身伤害,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加注润滑油费时费力、加注量和加注周期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种类润滑油脂、并可调节润滑油的加注量、实现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对多点同时进行加油润滑、能充分保证润滑效果、节省人力、减少设备停机时间的润滑油自动加注装置 本专利技术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注装置,它包括储油杯、上端盖I、出油口 I和出油控制机构,所述上端盖I安装在储油杯的上端口处,所述出油口 I安装在储油杯的底部,所述出油控制机构包括塞杆、弹簧I和转轮,所述塞杆上部与上端盖I配装,在塞杆中部设有凸台结构,塞杆的下部穿过出油口 I,在塞杆的底部以铰接方式装配转轮,所述弹簧I套装在塞杆外面,位于上端盖I及塞杆的凸台结构之间。上述润滑油自动加注装置,所述上端盖I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配装进气调节螺丝。上述润滑油自动加注装置,所述塞杆上部与上端盖I通过塞杆O型密封圈连接。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注装置,它包括储油杯、上端盖I、出油口 I和出油控制机构,所述上端盖I安装在储油杯的上端口处,所述出油口 I安装在储油杯的底部,所述出油控制机构包括塞杆、弹簧I、滑轮组件和操作柄,所述塞杆上部与上端盖I配装,在塞杆中部设有凸台结构,塞杆的下部穿过出油口 I,所述弹簧I套装在塞杆外面,位于上端盖I及塞杆的凸台结构之间,所述滑轮组件与塞杆配装。上述润滑油自动加注装置,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拉绳、拉杆和支架,所述滑轮和拉杆分别与支架铰接,所述拉绳包括分别固定在拉杆不同部位的拉绳I和拉绳II,所述拉绳I和拉绳II均绕过滑轮与塞杆顶端连接,所述操作柄安装在拉杆上。上述润滑油自动加注装置,所述上端盖I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配装进气调节螺丝。上述润滑油自动加注装置,所述塞杆上部与上端盖I通过塞杆O型密封圈连接。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注装置,它包括储油杯、上端盖I、出油口 II和出油控制机构,所述上端盖I安装在储油杯的上端口处,所述出油口 II安装在储油杯的底部,所述出油控制机构包括活塞、弹簧II和指示杆,所述活塞与储油杯内壁通过活塞O型密封圈连接,所述指示杆与活塞通过顶丝固定连接,所述弹簧II套装在指示杆外面,位于端盖I与活塞之间。上述润滑油自动加注装置,所述出油口 II与黄油类润滑油脂匹配,在出油口 II上设有黄油嘴,在出油口 II的下端设有出油调节螺丝。上述润滑油自动加注装置,所述上端盖I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配装进气调节螺丝。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注装置,它包括储油杯、上端盖II、出油口III和出油控制机构,所述上端盖II安装在储油杯的上端口处,所述出油口 III安装在储油杯的底部,所述出油控制机构包括活塞和丝杆,所述活塞与储油杯内壁通过活塞O型密封圈连接,所述丝杆与上端盖II配装,丝杆的下端与活塞通过顶丝固定连接。上述润滑油自动加注装置,所述丝杆与上端盖II组成螺纹传动机构。本专利技术可根据不同类型的润滑油脂更换相应的零部件,实现机械设备自动加注润滑油的操作。其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本专利技术只需在储油杯的油量不足时由人工补充油脂,其余操作可自动完成,并且可实现多点同时加注润滑油,从而节省了大量的(2/3左右)人工和加油时间;二、本专利技术的加油剂量可随需求进行调整,消除了因加油不足造成的设备磨损损失及加油量大时油脂溢出带来的不良影响;三、本专利技术只需更换少量部件,就可实现不同油脂、不同加注方式的转换;四、本专利技术可实现连续加注和定点加注两种功能,适用于多种设备零部件的润滑油加注;五、由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代替了人工走动加油模式,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六、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消耗任何外加动力能源,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七、本专利技术以连续不间断的加注润滑油方式,保证了机械设备的润滑效果,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应用于链条类设备加注润滑机油时的结构 图2是本专利技术采用非接触式加油方式加注润滑机油时的结构 图3是本专利技术应用于黄油类润滑油脂加注时的结构 图4是本专利技术采用手动加注润滑油方式加注黄油类润滑油脂时的结构图。图中各标号为1、储油杯,2、进气孔,3、进气调节螺丝,4、塞杆O型密封圈,5、塞杆,6、上端盖I,7、弹簧I,8、出油口 I,9、转轮,10、滑轮,11、拉绳I,12、拉绳II,13、拉杆,14、支架,15、顶杆,16、指示杆,17、弹簧II,18、活塞,19、顶丝,20、活塞O型密封圈,21、黄油嘴,22、出油口 II,23、出油调节螺丝,24、上端盖II,25、丝杆,26、操作柄,27、出油口III。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看图1,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对链条类设备加注润滑机油时,在其上端盖I 6上设有进气孔2,所述进气孔2通过进气调节螺丝3来调节进气量;其出油控制机构包括塞杆5、弹簧I 7和转轮9,所述塞杆5上部与上端盖I 6配装,两者之间通过塞杆O型密封圈4连接,在塞杆5中部设有凸台结构,塞杆的下部穿过出油口 I 8,在塞杆的底部以铰接方式装配转轮9,所述弹簧I 7套装在塞杆5外面,位于上端盖I 6及塞杆的凸台结构之间。本专利技术对链条类设备加注润滑油采用接触式加油模式,利用链条转动的旋转部位比其他部位偏高的特点,固定储油杯I时,使链节高点能接触并顶升塞杆5下端的转轮9,使塞杆5上升后在出油口 I 8处产生间隙,使润滑油顺塞杆流至链节处进行润滑;链节脱离转轮9时塞杆5在弹簧I 7的作用下下降与出油口 I 8贴合停止出油,调整上端盖I 6上的进气调整螺丝3可调节储油杯I的进气量,以此来调整储油杯I中的真空度,达到控制出油量的目的。参看图2,本专利技术采用非接触式加油方式对不同部位的多个润滑点进行加注润滑机油时,在其上端盖I 6上设有进气孔2,所述进气孔2通过进气调节螺丝3来调节进气量;其出油控制机构包括塞杆5、弹簧I 7、滑轮10、拉绳、拉杆13、支架14和操作柄26,所述塞杆5上部与上端盖I 6配装,两者之间通过塞杆O型密封圈4连接,在塞杆5中部设有凸台结构,塞杆的下部穿过出油口 I 8,所述弹簧I 7套装在塞杆5外面,位于上端盖I 6及塞杆的凸台结构之间,所述滑轮10和拉杆13分别与支架14铰接,所述拉绳包括分别固定在 拉杆不同部位的拉绳I 11和拉绳II 12,拉绳I 11和拉绳II 12均绕过滑轮10与塞杆5的顶端连接,所述操作柄26安装在拉杆13上。非接触式加注机油方式是在链条类设备加注润滑机油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注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储油杯(I)、上端盖I (6)、出油口 I(8)和出油控制机构,所述上端盖I (6)安装在储油杯(I)的上端口处,所述出油口 I (8)安装在储油杯(I)的底部,所述出油控制机构包括塞杆(5)、弹簧I (7)和转轮(9),所述塞杆(5)上部与上端盖I (6)配装,在塞杆(5)中部设有凸台结构,塞杆(5)的下部穿过出油口I(8),在塞杆的底部以铰接方式装配转轮(9),所述弹簧I (7)套装在塞杆(5)外面,位于上端盖I (6)及塞杆的凸台结构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端盖I(6)设有进气孔(2 ),所述进气孔(2 )配装进气调节螺丝(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塞杆(5)上部与上端盖I (6)通过塞杆O型密封圈(4)连接。4.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注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储油杯(I)、上端盖I (6)、出油口 I(8)和出油控制机构,所述上端盖I (6)安装在储油杯(I)的上端口处,所述出油口 I (8)安装在储油杯(I)的底部,所述出油控制机构包括塞杆(5)、弹簧I (7)、滑轮组件和操作柄(26),所述塞杆(5)上部与上端盖I(6)配装,在塞杆(5)中部设有凸台结构,塞杆(5)的下部穿过出油口 I (8),所述弹簧I (7)套装在塞杆(5)外面,位于上端盖I (6)及塞杆的凸台结构之间,所述滑轮组件与塞杆(5)配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润滑油自动加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10)、拉绳、拉杆(13)和支架(14),所述滑轮(10)和拉杆(13)分别与支架(14)铰接,所述拉绳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永辉李永伟马震环周倩代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