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志强专利>正文

一种芦丁的提取和精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32006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7:00
一种芦丁的提取和精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将原料粉碎,加入有机溶剂提取2-4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有机溶剂含量≤5wt%的稠浸膏;(2)碱溶-酸沉:先往稠浸膏中加入碱水,加热搅拌,过滤,再调节碱性滤液的pH为3~4,静置,过滤,干燥,得芦丁纯品;(3)母液处理:将所得酸水母液穿过装有树脂的层析柱,过柱完毕后,先用去离子水冲洗柱床,直至流出液为中性、呈无色,再往层析柱中通入洗脱剂,收集洗脱液,直至流出液呈无色,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5-10%,冷却结晶,过滤,用去离子水淋洗滤饼,干燥,得母液芦丁产品。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芦丁,收率高,产品纯度高,质量达到国际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芦丁(Rutin),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又名芸香甙,维生素P,紫槲皮甙;其不仅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的作用,还能保持及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弹性,可用于防治高血压脑溢血、糖尿病视网膜出血和出血性紫癜等,也可用作食品抗氧剂和色素,还能作为合成维脑路通的原料。目前,生产芦丁的方法主要有1、热水提取法,此法虽然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但是产品收率偏低,质量较差;2、碱提-酸沉法,此法制备的产品虽然质量稍好,但是收率偏低;3、溶剂提取法,此法收率虽有保障,但是产品的精制相当困难,产品含量偏低。由此可见,上述方法各有利弊。寻找一种高收率、高纯度的芦丁成产方法,在提升产品质量达到最高国际标准DAB-10的同时,又要兼顾原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目前芦丁生产行业的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收率高,产品纯度高,质量达到国际标准的芦丁的提取和精制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将含芦丁的干药材原料,粉碎至<50目,加入有机溶剂提取2-4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有机溶剂含量< 5wt%的稠浸膏; (2)碱溶-酸沉先往稠浸膏中加入碱水,加热搅拌,将浸膏分散溶解,过滤,得碱性滤液,再调节碱性滤液的pH为3 4,静置沉淀12-20小时,过滤,将所得滤渣在温度80-90°C,干燥10-14小时(优选11-13小时),得芦丁纯品; (3)母液处理将步骤(2)所得酸性滤液穿过装有树脂的层析柱,过柱完毕后,先用去离子水冲洗柱床,直至流出液为中性、呈无色,柱层冲洗完毕,再往层析柱中通入洗脱剂,收集洗脱液,直至流出液呈无色,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5-10%,冷却至室温,结晶7-9小时,过滤,用去离子水淋洗滤饼,将所得滤饼在温度80-90°C,干燥10-14小时(优选11-13 小时),得母液芦丁产品。进一步,步骤(I)中,所述含芦丁的干药材原料可为槐米、荞麦或芦笋等。进一步,步骤(I)中,所述有机溶剂可为甲醇、乙醇、乙二醇、异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等;每次提取加入有机溶剂的体积药材干重= (2. 5-5) : I (优选3-4:1),每次提取2 3小时,提取温度为60 80°C。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碱水可为含有0. 5wt% lwt%硼砂的饱和石灰水、或含有0. 5wt% lwt%硼砂的lwt% 2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或含有0. 5wt% lwt%硼砂的lwt% 2wt%的氢氧化钾水溶液,所用碱水的体积药材干重=(20 25) : I。进一步,步骤(2)中,加热搅拌的温度为50 70°C,时间2 3小时。进一步,步骤(2)中,调节pH所用调节剂可为10wt% 15wt%的盐酸或10wt% 15wt%的硫酸等。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树脂可为大孔树脂、聚酰胺树脂、硅胶树脂或氧化铝树脂坐寸o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洗脱剂可为体积分数60% 85%的甲醇或体积分数60% 85%的乙醇。 进一步,步骤(3)中,酸性滤液穿过树脂层析柱的流速为2 3BV/小时(IBV=I个柱床体积),去离子水穿过树脂层析柱的流速为5 6BV/小时,洗脱剂穿过树脂层析柱的流速为2 3BV/小时。进一步,步骤(3)中,减压浓缩的真空度彡-0. 06MPa,温度为50_80°C。本专利技术之芦丁的提取和精制方法,先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将原料中的芦丁充分、彻底地提取出来,以保障芦丁的提取率和收率,然后根据芦丁本身的理化性质特点,采用“碱溶-酸沉”的方式将芦丁精制,确保芦丁产品的质量合格,最后采用层析柱树脂吸附、洗脱的方式,将“酸沉”后过滤所得酸水母液中残留的芦丁进行回收,进而提高芦丁的收率。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适宜工业化生产。利用本专利技术制备芦丁,不仅可保障芦丁的提取率和收率,还能确保芦丁产品的质量合格,尤其能解决以往生产中母液产品回收困难的问题,进而提高产品的收率。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取槐米50g,粉碎至50目,用甲醇提取三次,第一次加入甲醇200mL,提取温度68°C,回流提取3小时,过滤,得提取液;第二次加入甲醇150mL,提取温度68°C,回流提取2小时,过滤,得提取液;第三次加入甲醇150mL,提取温度68°C,回流提取2小时,过滤,得提取液;合并三次提取液,浓缩至稠浸膏中无甲醇; (2)碱溶-酸沉先往稠浸膏中加入IOOOmL饱和石灰水(含0.5wt%的硼砂),加热至600C,搅拌溶解2小时,过滤,得碱性滤液,再往碱性滤液中加15wt%的盐酸,调节pH值至3,静置沉淀20小时,过滤,将所得滤渣在温度80°C,干燥12小时,得芦丁纯品12. 6g,纯度为98. 10wt% ; (3)母液处理将步骤(2)所得酸性滤液(lOOOmL,pH=3)穿过装有大孔树脂的层析柱,流速为2 BV/小时,过柱完毕后,先用去离子水冲洗柱床,流速为5BV/小时,直至流出液为中性、呈无色,柱层冲洗完毕,再往层析柱中通入体积分数80%的乙醇,流速为2 BV/小时,收集洗脱液160mL,直至流出液呈无色,将洗脱液在真空度-0. 06MPa,温度70°C下浓缩至16mL,冷却至室温,结晶8小时,过滤,用去离子水淋洗滤饼,将所得滤饼在温度80°C,干燥12小时,得芦丁产品I. 5g,纯度为98. 69wt%。实施例2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取槐米50g,粉碎至50目,用乙醇提取三次,第一次加入乙醇200mL,提取温度80°C,回流提取3小时,过滤,得提取液;第二次加入乙醇150mL,提取温度80°C,回流提取2小时,过滤,得提取液;第三次加入乙醇150mL,提取温度80°C,回流提取2小时,过滤,得提取液;合并三次提取液,浓缩至稠浸膏中无乙醇; (2)碱溶-酸沉先往稠浸膏中加入1000mL饱和石灰水(含0. 5wt%的硼砂),加热至600C,搅拌溶解2小时,过滤,得碱性滤液,再往碱性滤液中加15wt%的盐酸,调节pH值至3,静置沉淀20小时,过滤,将所得滤渣在温度80°C,干燥12小时,得芦丁纯品13. 26g,纯度为98. 87wt% ; (3)母液处理将步骤(2)所得酸性滤液(lOOOmL,pH=3)穿过装有聚酰胺树脂的层析柱,流速为2 BV/小时,过柱完毕后,先用去离子水冲洗柱床,流速为5BV/小时,直至流出液为中性、呈无色,柱层冲洗完毕,再往层析柱中通入体积分数70%的甲醇,流速为2 BV/小时,收集洗脱液200mL,直至流出液呈无色,将洗脱液在真空度-0. 05MPa,温度为60°C浓缩至15mL,冷却至室温,结晶8小时,过滤,用去离子水淋洗滤饼,将所得滤饼在温度90°C,干燥10小时,得芦丁产品I. 25g,纯度为98. 20wt%o实施例3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取荞麦50g(干燥),粉碎至50目,用正丁醇提取三次,第一次加入正丁醇200mL,提取温度为80°C,提取3小时,过滤,得提取液;第二次加入正丁醇150mL,提取温度为80°C,提取2小时,过滤,得提取液;第三次加入正丁醇150mL,提取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芦丁的提取和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将含芦丁的干药材原料,粉碎至<50目,加入有机溶剂提取2-4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有机溶剂含量< 5wt%的稠浸膏; (2)碱溶-酸沉先往稠浸膏中加入碱水,加热搅拌后,过滤,得碱性滤液,再调节碱性滤液的pH为3 4,静置沉淀12-20小时,过滤,将所得滤渣在温度80-90°C,干燥10-14小时,得芦丁纯品; (3)母液处理将步骤(2)所得酸性滤液穿过装有树脂的层析柱,过柱完毕后,先用去离子水冲洗柱床,直至流出液为中性、呈无色,柱层冲洗完毕,再往层析柱中通入洗脱剂,收集洗脱液,直至流出液呈无色,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5-10%,冷却至室温,结晶7-9小时,过滤,用去离子水淋洗滤饼,将所得滤饼在温度80-90°C,干燥10-14小时,得母液芦丁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芦丁的提取和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含芦丁的干药材原料为槐米、荞麦或芦笋。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芦丁的提取和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乙二醇、异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每次提取加入有机溶剂的体积药材干重=(2. 5-5) : 1,每次提取2 3小时,提取温度为60 80。。。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芦丁的提取和精制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刘志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