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曳引机及其钢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30700 阅读:6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梯曳引机及其钢带,包括:底座,电机,减速器,失电制动器,离合器,曳引轮,曳引钢带,导引轮,支座,限位开关。离合器输入端与失电制动器输出轴相连;离合器输出轴与曳引轮相连。曳引轮圆柱形表面具有横向沟槽与曳引钢带上横向沟槽相互啮合。限位开关用以检测配重与缓冲器的接触。正常工作情况下离合器锁紧,离合器输出轴与输入端同步转动,曳引钢带和曳引轮同步转动。当发生配重与缓冲器接触、配重安全钳工作或系统断电的情况时,离合器输出轴与输入端分离,切断动力从而避免轿厢在曳引轮牵引下继续上升。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大了曳引能力,在相同工作条件下减轻了轿厢和配重的重量,达到节约能源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领域的曳引机,具体地说,是一种减轻轿厢和配重重量的电梯曳引机及其钢带
技术介绍
高层建筑用电梯由于电梯升降速度快,曳引能力要求高对电梯的曳引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曳引系统主要包括曳引机,曳引轮,曳引钢丝绳或钢带。传统的曳引系统采用曳引钢丝绳牵引,曳引轮圆柱形外侧表面具有和曳引钢丝绳相互配合的周向沟槽,曳引时曳引钢丝绳缠绕在曳引轮周向沟槽内,靠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摩擦来驱动轿厢运动。该 方式为了保证足够的曳引能力,曳引轮的尺寸较大,因此所需的曳引电机的功率也较大。为了减小曳引轮的尺寸从而降低电机功率,新型的电梯曳引系统采用扁平曳引钢带牵引,曳引轮圆柱形外侧表面光滑,曳引钢带内具有若干根钢丝绳,钢丝绳外包覆橡胶或聚氨酯材料制成的扁平护套,护套一侧有较浅的条纹。虽然这种新型曳引轮在满足曳引能力的前提下比传统曳引轮小很多,而且由于曳引轮圆柱形外侧表面光滑,可以满足在对重与缓冲器接触时钢带与曳引轮可发生相对滑动的安全要求,但如果能进一步增大钢带与曳引轮之间的摩擦力(曳引能力),无疑将进一步降低电梯的驱动功率,从而降低电梯的使用成本。经过对现有技术文件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1020162434,名称为一种电梯专用钢带,该专利技术包覆钢丝的用的扁平型护套一侧具有沟槽形条纹,该条纹方向与其中的钢丝绳方向相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摩擦力,但是为了满足在对重与缓冲器接触时钢带与曳引轮可发生相对滑动的安全要求,其曳引力不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申请号为200720033646,名称为结构改良的电梯曳引机,该专利技术包括电机,减速机,曳引轮,机座,失电制动器等装置。该曳引机可满足电梯正常使用功能,但在电梯对重与缓冲器接触情况下不能切断动力,只能依靠曳引轮和曳引钢丝绳打滑的方式防止轿厢继续上升,响应速度受到打滑速度的限制,稳定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电梯曳引系统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曳引机上附加离合器,在曳引轮和钢带附加相互啮合的横向沟槽,使钢带与曳引轮同步转动且具有较大曳引力,从而减轻轿厢和配重重量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的电梯曳引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机,包括底座,电机,减速器,失电制动器,离合器,曳引轮,曳引钢带,导引轮,支座,限位开关。其中所述电机、减速器、失电制动器、离合器、曳引轮、导引轮以及支座均固定在底座上,减速器输入轴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失电制动器与减速器输出轴相连;离合器输入端与失电制动器输出轴相连,输出轴与曳引轮相连;曳引轮与离合器输出轴相连;曳引钢带环绕曳引轮和导引轮,其一端从底座中的通孔穿出;支座与离合器输出轴相连;限位开关用以检测配重与缓冲器的接触。所述的曳引轮固定在离合器的输出轴上,与离合器的输出轴同步转动。曳引轮圆柱形表面具有横向沟槽与曳引钢带上横向沟槽相互啮合,实现同步转动。所述的曳引钢带环绕曳引轮和导引轮,其一端从底座中的通孔穿出。曳引钢带具有横向沟槽与曳引轮上圆柱形表面横向沟槽相互啮合,实现同步转动。本专利技术上述电梯曳引机,电机的动力输出经过减速器减速后,通过一根穿过失电制动器轴孔的轴传导至离合器。正常工作情况下离合器锁紧,离合器输出轴与输入端同步转动,曳引钢带上的横向沟槽和曳引轮上的横向沟槽相互啮合,实现同步转动。当发生配重与缓冲器接触、配重安全钳工作或系统断电的情况时,离合器输出轴与输入端分离,切断动力从而避免轿厢在曳弓I轮牵引下继续上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首先,传统的曳引方式依赖曳引轮和钢带之间的摩擦力工作,为保证充足的摩擦力,轿厢和配重有一定的重量限制,本专利技术曳引轮和曳引钢带的横向沟槽相互啮合,具有较大的曳引能力,在相同工作条件下,可以减轻轿 厢和配重的重量,从而减少了能耗。其次,当配重与缓冲器接触或系统断电时,限位开关产生信号使离合器松开,输出轴与输入端分离,切断动力,曳引轮自由转动,从而避免轿厢在曳引轮牵引下继续上升。与传统的曳引系统依靠其曳引轮与其曳引钢带打滑的方式避免危险相比,本系统更加安全稳定。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部分零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部分零件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电机2,减速器3,失电制动器4,离合器5,曳引轮6,曳引钢带7,导引轮8,支座9,限位开关10,缓冲器11,配重12。图3为曳引轮6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曳引钢带7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曳引轮表面横向沟槽13,曳引钢带表面沟槽14,曳引钢带内钢丝15。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底座I,电机2,减速器3,失电制动器4,离合器5,曳引轮6,曳引钢带7,导引轮8,支座9,限位开关10,缓冲器11,配重12。以上零部件的连接关系为电机2固定住底座I上;减速器3固定在底座I上,且与电机2的动力输出轴相连;失电制动器4固定在底座I上,与减速器3输出轴相连;离合器5固定在底座I上,输入端与失电制动器4输出轴相连,输出轴与曳引轮6相连;曳引轮6与离合器5输出轴相连;导引轮8固定住底座I上;曳引钢带7环绕曳引轮6和导引轮8,其一端从底座I中的通孔穿出;支座9固定在底座I上,且与离合器4输出轴相连;限位开关10用以检测配重12与缓冲器11的接触。所述的电机2底部有两个通孔,与底座I相应的通孔配合,利用螺栓固定。所述的减速器3底部有两个通孔,与底座I相应的通孔配合,利用螺栓固定。减速器3的输入轴与电机2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所述的失电制动器4底部有两个通孔,与底座I相应的通孔配合,利用螺栓固定。失电制动器4的输入端与减速器3输出轴相连。所述的离合器5底部有两个通孔,与底座I相应的通孔配合,利用螺栓固定。离合器5的输入端与失电制动器4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的曳引轮6固定在离合器5的输出轴上,与离合器5的输出轴同步转动。曳引轮6圆柱形表面具有横向沟槽13与曳引钢带7上横向沟槽14相互啮合,实现同步转动。 所述的的导引轮8底部有通孔,与底座I相应的通孔配合,利用螺栓固定。所述的曳引钢带7环绕曳引轮6和导引轮8,其一端从底座I中的通孔穿出。曳引钢带7具有横向沟槽14与曳引轮6圆柱形表面横向沟槽13相互啮合,实现同步转动。所述的支座9底部有两个通孔,与底座I相应的通孔配合,利用螺栓固定。离合器的输出轴通过支座9的轴孔。所述的曳引轮6和曳引钢带7表面横向沟槽可能为三角形、梯形等各种形状,但形状并不限于此。本专利技术中,电机2的动力输出经过减速器3减速后,通过失电制动器4,传导至离合器5。正常工作情况下离合器5锁紧,离合器5输出轴与输入端同步转动。正常工作情况下,失电制动器4轴孔放松不工作。离合器5输出轴带动曳引轮6转动。曳引钢带7环绕曳引轮6,曳引钢带7上的横向沟槽14和曳引轮6上的横向沟槽13相互啮合,实现同步转动。曳引钢带7环绕导引轮8,导引轮8可以起到调整曳引钢带7工作位置的作用。离合器5输出轴通过支座9的轴孔,支座9主要起到固定和稳定的作用。在以下情况下,本曳引机的工作情况发生改变。当发生配重12与缓冲器11接触时,限位开关10产生信号使离合器5松开,输出轴与输入端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曳引机,包括底座,电机,减速器,失电制动器,离合器,曳引轮,曳引钢带,导引轮,支座以及用以检测配重与缓冲器接触的限位开关;所述电机、减速器、失电制动器、曳引轮、导引轮以及支座均固定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离合器,该离合器输入端与失电制动器输出轴相连,该离合器输出轴与曳引轮相连;所述曳引钢带环绕曳引轮和导引轮,且一端从底座中的通孔穿出;所述曳引轮圆柱形表面具有横向沟槽与曳引钢带上横向沟槽相互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器正常工作情况下锁紧,离合器输出轴与输入端同步转动,曳引钢带上的横向沟槽和曳引轮上的横向沟槽相互啮合,实现同步转动;当发生配重与缓冲器接触、轿厢安全钳工作或系统断电的情况时,离合器输出轴与输入端分离,切断动力,曳引轮自由转动,轿厢在配重通过曳引钢带传递的拉力和自身重力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健史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