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泽华专利>正文

一种连续无酸洗拉丝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28253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无酸洗拉丝工艺,其工艺步骤如下:将待加工的线材放置在放线器上;从放线器上将线材牵引出来后绕在剥壳装置上对线材进行剥壳和导向;通过打磨机构对剥壳后的线材进行打磨,去除线材表面的锈蚀;在拉丝机中向打磨后的线材表面添上拉丝粉进行拉丝;将拉细后的线材使用自动收线机收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打磨机构从上、前、后、下四个方向对线材进行旋转打磨,能有效去除线材上的锈蚀;在去除线材表面的锈蚀时没有用到酸,不仅节省了水电资源,而且根除了酸雾、废酸、废水等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可以组成生产线实行自动化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高,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丝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金属线材的拉丝一般都采用酸进行酸洗后再拉丝,其工艺步骤为酸洗一中和一刷洗一拉丝一收线。这种工艺处理后的线材需要进行退火来消除内应力,酸洗后的酸会渗透入材料内部,对材料的韧性、强度以及使用寿命都有影响,而且使用到大量的酸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现在也有不采用酸洗进行线材拉丝的方法,其工艺步骤为线材浇水生锈一剥壳一拉丝一收线。但是这种工艺生产并不是连续进行的,各个工艺步骤是分开独立进行,整个操作流程分散,无法组成自动化生产线,生产效率低,而且线材在加工、转移过程中易造成压伤、擦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连续无酸洗拉丝工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续无酸洗拉丝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下 (1)将待加工的直径为6.5mm的线材放置在放线器上; (2)从放线器上将线材牵引出来后通过剥壳装置对线材进行剥壳,通过打磨机构对剥壳后的线材进行打磨,去除线材表面的锈蚀; (3)在拉丝机中向打磨后的线材表面添上拉丝粉进行拉丝; (4)将拉细后直径为5mm以下的线材使用自动收线机进行收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2)所述的剥壳装置包括剥壳轮,所述剥壳轮的数量至少为2个,以使线材绷紧在剥壳轮上,剥壳轮在转动时能对线材进行较好的剥壳。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剥壳轮呈矩形排列,其数量为4个,所述线材依次通过左下剥壳轮、左上剥壳轮、右上剥壳轮、右下剥壳轮。进一步,步骤(2)所述的打磨机构的数量为4个,其包括上、下、左、右打磨机构。进一步,每个打磨机构包括左、右刷轮,所述左、右刷轮由同一电机带动,其端面平 齐且朝向相同方向。进一步,所述刷轮的转速为200(T2200转/分。进一步,步骤(3)所述的拉丝机包括干拉机和水箱机。进一步,水箱机上安装的拉丝摸的数量为f 10个。进一步,步骤(4)所述的自动收线机的收线速度为220120米/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线材通过剥壳装置导向和剥壳后通过打磨机构从上、前、后、下四个方向对线材进行旋转打磨,能有效去除线材上的锈蚀,不会使线材的表面产生划伤和其它的质量缺陷,也不会对线材在后续拉拔过程中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在去除线材表面的锈蚀时没有用到酸,不仅节省了水电资源,而且根除了酸雾、废酸、废水等对环境的污染;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可以组成生产线实行自动化连续化生产,减少了人工成本、生产效率高、节能环保。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一种连续无酸洗拉丝工艺,其工艺流程如下 (1)放线将待加工的线材放置在放线器上,然后将线材牵引出来进入剥壳装置;(2)剥壳打磨:将线材绕在四个剥壳轮上,通过改变线材的弯曲率以达到剥壳的目的,剥壳完成后将线材牵引到打磨机构(3)对线材的表面进行打磨,以去除线材表面的锈蚀; (3)拉丝打磨完成后将线材依次牵引到干拉机和水箱机中进行拉丝; (4)收线拉丝完成后通过自动收线机来进行收线。下面结合具体的工艺参数来对整个工艺流程作详细说明。将待加工的直径为6. 5mm的线材放置在放线器上,然后从放线器上将线材牵引出来通过剥壳装置对线材进行剥壳;剥壳装置包括安装在支座上的剥壳轮,剥壳轮呈矩形排列,其数量可以优选为4个;线材依次通过左下、左上、右上、右下剥壳轮,线材绷紧在剥壳轮上;线材移动时,其弯曲率也不断变化,剥壳轮即能对线材起到较好的剥壳作用;剥壳轮除了可以对线材上的锈蚀进行剥壳外,还具有矫直和导向作用,使线材顺利进入打磨机构。将剥壳后的线材牵引到打磨机构来进行打磨,以去除线材表面的锈蚀;打磨机构的数量为4个,所述4个打磨机构分别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对线材进行打磨,这种打磨方式可以打磨到线材表面的每个地方,能够有效的去除线材表面的锈蚀。每个打磨机构包括左、右刷轮,所述左、右刷轮由同一电机带动,其端面平齐且朝向相同方向;刷轮采用钢丝轮,钢丝分布在刷轮的端面,以便在进行打磨时能够更有效地去除线材上的锈蚀;上述电机与刷轮通过皮带传动机构连接,电机的转速为1450转/分,刷轮的转速为2000转/分;刷轮在上述高转数下对线材进行旋转打磨,能够保证线材的表面不被划伤。打磨后的线材被牵引到干拉机上,本实施方式中的干拉机数量可优选为2台,其包括平行放置的左、右干拉机,线材移动时依次通过左、右干拉机;向线材的表面添上拉丝粉后使线材通过干拉机中的拉丝模;线材通过左干拉机上的拉丝模后其直径减小I. 5mm,通过右干拉机上的拉丝模后其直径减少Imm ;经过左、右干拉机进行拉丝以后,线材的直径可以从拉拔前的6. 5mm减小到4mm以下;此后再将右干拉机中牵引出来的线材在水箱机中进行拉丝,水箱机中拉丝模的数量设置为广10个,线材依次通过水箱机中的这些拉丝模后,其直径进一步减小,最后从水箱机中牵引出来的线材的直径可达到I. 5^2. 5mm。使用自动收线机对水箱机中牵引出来的线材进行收线,可以保证连续、稳定的收线,线材也不会出现窜出的情况,自动收线机的收线速度为22(T320米/分。以上所述,只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 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无酸洗拉丝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下 (1)将待加工的直径为6.5mm的线材放置在放线器上; (2)从放线器上将线材牵引出来后通过剥壳装置对线材进行剥壳,通过打磨机构对剥壳后的线材进行打磨,去除线材表面的锈蚀; (3)在拉丝机中向打磨后的线材表面添上拉丝粉进行拉丝; (4)将拉细后直径为5mm以下的线材使用自动收线机进行收线。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连续无酸洗拉丝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剥壳装置包括剥壳轮,所述剥壳轮的数量至少为2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无酸洗拉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剥壳轮呈矩形排列,其数量为4个,所述线材依次通过左下剥壳轮、左上剥壳轮、右上剥壳轮、右下剥壳轮。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连续无酸洗拉丝工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华赵建生
申请(专利权)人:张泽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