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怀民专利>正文

激波聚压流体装置与激波聚压流体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27937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流体的压缩技术领域,尤其是蒸汽的液化和水体的气化技术领域。激波聚压流装置与激波聚压流体方法包括有激波聚压液化工艺以及下述设备,未压缩流体输入管(1)、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聚压流体输出管(3)。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至少包括有下述其中之一种,机械波激波发生设备(21)、超音速流体喷射激波器(22)、超声波震射激波器(23)、电磁波激波发生设备(26)。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对未压缩流体(30)进行“激波”状态压缩,产生的“激波聚压效应”使流体的内能聚变,使流体的压力、温度瞬间巨增;结果使流体被压缩;形成高压高温的聚压流体(35);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的功率愈大,其压缩后的聚压流体(35)的压力愈大、温度愈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的压缩
,尤其是蒸汽的液化或者水体的气化

技术介绍
现有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技术耗能高,能源浪费严重。例如,在现有凝汽式发电厂的蒸汽冷凝液化技术中,通常采用湿冷或者风冷方法把乏蒸汽冷凝液化;在乏蒸汽冷凝液化的同时,要使发电厂的50-60%的热量流失浪费棹。例如,通常采用锅炉加热加压的单一方法,而不是多个多种其它加热加压方法,来把热水直接转化成高压高温蒸汽。因此,现在凝汽式电厂(火电厂、核电厂)的热电率Π —般只有35%左右。众所周知,在流体进入“激波(波爆)”状态时,容易产生“激波聚压效应”。“激波聚压效应”使流体的内能聚变,分子间的势能聚增或者聚减、热能转化成压カ能量,使流体压力、温度瞬间巨増。其结果使流体得以被压缩,甚至被液化或者气化。在下述3种条件下,流体容易进入“激波”状态I、在流体受到其它超音速流体冲激时(音爆),流体容易进入“激波”状态; 2、流体受:到超声波震荡激荡状态时(声揚),流体容易进入“激波”状态;3、同理,在流体(导电的流体)受到高频、超高频电磁波的交变磁场震荡激荡时(磁爆),也容易进入“激波,,状态。因为产生和制造“激波聚压效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激波聚压流体装置包括有下述设备,未压缩流体输入管(I)、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聚压流体输出管(3); 其中未压缩流体输入管(I)连接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的前端或侧端;未压缩流体输入管(I)内包括有未压缩流体(30);其中聚压流体输出管(3)连接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的后端,聚压流体输出管(3)内包括有聚压流体(35); 未压缩流体(30)至少包括有下述其中之ー种,未压缩气液混合体(31)、未压缩液体(32)、未压缩气体(33);聚压流体(35)至少包括有下述其中之ー种,聚压气液混合体(36)、聚压液体(37)、聚压气体(38)。2.激波聚压流体方法包括有激波聚压エ艺;激波聚压エ艺是采用激波聚压流体装置或者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对未压缩流体(30)进行“激波”状态压缩,产生“激波聚压效应”; 激波聚压流体装置包括有下述设备,未压缩流体输入管(I)、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聚压流体输出管⑶; 其中未压缩流体输入管(I)连接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的前端或侧端;未压缩流体输入管(I)内包括有未压缩流体(30);其中聚压流体输出管(3)连接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的后端,聚压流体输出管(3)内包括有聚压流体(35); 未压缩流体(30)至少包括有下述其中之ー种,未压缩气液混合体(31)、未压缩液体(32)、未压缩气体(33);聚压流体(35)至少包括有下述其中之ー种,聚压气液混合体(36)、聚压液体(37)、聚压气体(38)。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激波聚压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至少包括有下述其中之一种设备,机械波激波发生设备(21)、电磁波激波发生设备(26);其中机械波激波发生设备(21)至少包括有下述其中之ー种设备,超音速流体喷射激波器(22)、超声波震射激波器(23); 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包括有单级或多级,多级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采用串联结构或者并联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波聚压流体方法,其特征在于 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至少包括有下述其中之一种设备,机械波激波发生设备(21)、电磁波激波发生设备(26);其中机械波激波发生设备(21)至少包括有下述其中之ー种设备,超音速流体喷射激波器(22)、超声波震射激波器(23); 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包括有单级或多级,多级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采用串联结构或者并联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激波聚压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激波聚压流体装置还至少包括有下述其中之一种设备,加速设备(2)、液体输出管(4)、气液分离罐(5)、流体喷射管路¢)、气体输出管路(7)、换热器(8)、连接管路(11)、管路控制器件(12)、液体蒸发设备(13)、气体驱动设备(14); 其中加速设备(2)的前端可以连接未压缩流体输入管(I),加速设备(2)的后端可以连接聚压流体输出管(3)的前端; 其中加速设备(2)的前端或后端或侧端可以连接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的前端或后端或侧端;加速设备(2)与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之间的连接采用下述其中之ー种方式,机械直接连接,管路间接连接; 液体输出管(4)内包括有聚压液体(37);流体喷射管路(6)内包括有聚压流体(35)或外来流体(40);气体输出或循环管路(7)内包括有聚压气体(38)。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波聚压流体方法,其特征在于 激波聚压流体装置还至少包括有下述其中之一种设备,加速设备(2)、液体输出管(4)、气液分离罐(5)、流体喷射管路¢)、气体输出管路(7)、换热器(8)、连接管路(11)、管路控制器件(12)、液体蒸发设备(13)、气体驱动设备(14); 其中加速设备(2)的前端可以连接未压缩流体输入管(I),加速设备(2)的后端可以连接聚压流体输出管(3)的前端; 其中加速设备(2)的前端或后端或侧端可以连接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的前端或后端或侧端;加速设备(2)与激波聚压流体设备(20)之间的连接采用下述其中之ー种方式,机械直接连接,管路间接连接; 液体输出管(4)内包括有聚压液体(37);流体喷射管路(6)内包括有聚压流体(35)或外来流体(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怀民朱庆东尹凌青吕屾
申请(专利权)人:吕怀民吕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