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件机头部旋转上下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23530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02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元件插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插件机头部旋转上下传动机构,包括空心转轴及转动套,转动套开设有第一通孔,空心转轴的外壁开设有下沉联动面,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设置有与下沉联动面相匹配的凸起联动面,还包括推杆、压料丝杠及推料轮,所述空心转轴开设有第二通孔,推杆穿过该第二通孔,推杆的上端与压料丝杠连接,该压料丝杠装设有丝杠螺母,该丝杠螺母与推料轮连接。所述插件机头部底座机构用丝杠传动代替气缸驱动,具有噪音小、精度高及方便调节推杆初始位置的优点,便于对立式电子元件的夹取和下插进行分别动作,降低了夹料装置的复杂程度,提高了插件机的运行稳定性,便于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操作,实用性较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件插件设备
,尤其是指一种插件机头部旋转上下传动机构。技术背景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PCB电路板是电子产品的重要部件,立式插件机是将各种立式元件插装到PCB电路板指定位置的加工设备。在立式插件机的加工过程中,一般是先将带有立式元件的元件编带输送至站位装置进行分料处理,然后将其嵌入到链夹上,再由其它装置将其运送到PCB板的上方进行定位,然后压料杆下移,将立式元件准确地插入PCB电路板预设的线脚插孔内,然后夹料装置和压料杆复位,以便于插装新的电子元件,已经插装好的电子元件留在PCB电路板上,并随PCB电路板一起运行至下一位置,以进行焊接加固等操作。现有插件机的夹料装置和压料杆在进行上下移动时,压料杆的上下移动通过气缸来控制,由于气缸的伸出和回缩动作均采用气压控制,其上下移动行程取决于气缸的设计尺寸大小,其初始位置在气缸安装之后即已经固定,难以对初始位置进行调节,且实际加工中的噪音较大,精确度较低,缺陷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夹料装置和压料杆各自分别上下移动,且两者的上下移动不会相互影响的插件机头部旋转上下传动机构,用丝杠传动代替气缸驱动的的插件机头部底座机构,具有噪音小、精度高及方便调节推杆初始位置的优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件机头部旋转上下传动机构,包括空心转轴及转动套,转动套开设有第一通孔,空心转轴穿过该第一通孔,空心转轴的外壁开设有下沉联动面,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设置有与下沉联动面相匹配的凸起联动面,该凸起联动面与下沉联动面抵接,还包括推杆、压料丝杠及推料轮,所述空心转轴开设有第二通孔,推杆穿过该第二通孔,推杆的上端与压料丝杠连接,该压料丝杠装设有丝杠螺母,该丝杠螺母与推料轮连接。其中,所述空心转轴的上端设置有联动环槽。其中,所述转动套装设有转角同步轮。优选的,所述下沉联动面开设有下凹长槽。其中,所述转动套装设有第一螺母。其中,所述推料轮装设有第二螺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插件机头部旋转上下传动机构,包括空心转轴及转动套,转动套开设有第一通孔,空心转轴穿过该第一通孔,空心转轴的外壁开设有下沉联动面,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设置有与下沉联动面相匹配的凸起联动面,该凸起联动面与下沉联动面抵接,还包括推杆、压料丝杠及推料轮,所述空心转轴开设有第二通孔,推杆穿过该第二通孔,推杆的上端与压料丝杠连接,该压料丝杠装设有丝杠螺母,该丝杠螺母与推料轮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中,所述插件机头部底座机构用丝杠传动代替气缸驱动,具有噪音小、精度高及方便调节推杆初始位置的优点,便于对立式电子元件的夹取和下插进行分别动作,降低了夹料装置的复杂程度,提高了插件机的运行稳定性,便于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操作,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插件机头部旋转上下传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插件机头部旋转上下传动机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附图I和图2所示,插件机头部旋转上下传动机构,包括空心转轴I及转动套2,转动套2开设有第一通孔3,空心转轴I穿过该第一通孔3,空心转轴I的外壁开设有下沉联动面4,所述第一通孔3的内壁设置有与下沉联动面4相匹配的凸起联动面5,该凸起联动面5与下沉联动面4抵接,还包括推杆6、压料丝杠7及推料轮8,所述空心转轴I开设有第二通孔9,推杆6穿过该第二通孔9,推杆6的上端与压料丝杠7连接,该压料丝杠7装设有丝杠螺母10,该丝杠螺母10与推料轮8连接。在插件机设备中,夹料装置装设于所述空心转轴I的下端部,压料杆与所述推杆6的下端连接。在进行插件动作中,空心转轴I上下移动,并带动夹料装置同步上下移动,以实现夹料装置的上下移动功能;所述转动套2转动时,由于凸起联动面5和下沉联动面4的相互联动作用,空心转轴I与转动套2同步转动,并带动夹料装置转动,以实现夹料装置的转向功能;所述推料轮8与所述丝杠螺母10同步转动时,压料丝杠7做上下移动,并带动压料杆上下移动,以实现压料杆的压料下插动作。所述空心转轴I的上下移动与推杆6的上下移动互不关联,使压料杆的上下移动与夹料装置的上下移动互不影响,便于对立式电子元件的夹取和下插进行分别动作,降低了夹料装置的复杂程度,提高了插件机的运行稳定性,便于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操作,实用性较强。本技术所述插件机头部底座机构用丝杠传动代替气缸驱动,具有噪音小、精度高及方便调节推杆6初始位置的优点,便于对立式电子元件的夹取和下插进行分别动作,降低了夹料装置的复杂程度,提高了插件机的运行稳定性,便于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操作,实用性较强。本实施例的所述空心转轴I的上端设置有联动环槽11,以便于插件机的其它部件与该联动环槽11连接,并带动该联动环槽11上下移动,且不会影响所述空心转轴I绕其自转轴转动。本实施例的所述转动套2装设有转角同步轮12,以便于插件机的伺服电机与该转角同步轮12进行同步带传动连接,从而带动所述空心转轴I绕其自转轴转动,便于夹料装置的转向插入动作。在插件机的插件过程中,所述空心转轴I在转动套2内反复上下移动,所述下沉联动面4与所述凸起联动面5发生纵向摩擦,所述下沉联动面4开设有下凹长槽13,以便于在该下凹长槽13添加润滑油或润滑剂等润滑物质,使润滑物质容置于下凹长槽13内,从而避免润滑物质被转动套2推走而造成润滑失效,容置于下凹长槽13内润滑物质缓慢地流出,并补充到所述下沉联动面4与所述凸起联动面5之间的间隙内,提高两者之间的润滑功效,减小磨损,从而延长插件机设备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的所述转动套2装设有第一螺母14,以便于将转动套2装设于插件机的头部基座上,避免该转动套2上下松动而影响其正常工作,同时也大大简化了转动套2的拆卸和组装工作,提高插件机设备的生产效率。本实施例的所述推料轮8装设有第二螺母15,以便于将推料轮8装设于插件机的头部升降基座上,避免该推料轮8上下松动而影响其正常工作,同时也大大简化了转动套2的拆卸和组装工作,提高插件机设备的生产效率。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其它方 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插件机头部旋转上下传动机构,包括空心转轴(I)及转动套(2),转动套(2)开设有第一通孔(3),空心转轴(I)穿过该第一通孔(3),空心转轴(I)的外壁开设有下沉联动面(4),所述第一通孔(3)的内壁设置有与下沉联动面(4)相匹配的凸起联动面(5),该凸起联动面(5)与下沉联动面(4)抵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杆(6)、压料丝杠(7)及推料轮(8),所述空心转轴(I)开设有第二通孔(9 ),推杆(6 )穿过该第二通孔(9 ),推杆(6 )的上端与压料丝杠(7 )连接,该压料丝杠(7 )装设有丝杠螺母(10 ),该丝杠螺母(10 )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媛秀李杨寿曾翔清钟承文陈卓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新泽谷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