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宽带监测式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22617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9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宽带监测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信号线、外壳与耦合块;所述主信号线在外壳内,所述耦合块与外壳连接,所述耦合块采用低阻抗传输线,所述耦合块不与外壳内壁短路。实际电路中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频带拓宽到0.7-2.7GHz的范围内。在已完成的宽带产品中得到验证。工艺简单,大大缩小了宽带产品的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超宽带监测式连接器
技术介绍
要使连接器具有监测功能,通常是在连接器中间部位增加一个弱耦合器来实现对主路信号的监测。而耦合器是一种将主路输入微波信号能量耦合出一定能量的器件,通常是利用两根内导体之间的空间进行耦合。通常采用所需频段中心频率的1/4波长的两段耦合线来实现,在有限的带内波动情况下,其带宽一般不会超过一个倍频程。为了达到宽带要求,通常采用多节耦合级联的方式进行设计。通常连接器体积都比较小,增加了监测功能的连接器也不能过大。所以必须采用体积小的耦合结构。现有的方式就是采用探针耦合的方式来实现。如图I所示,通过调节探针与主信号线之间的距离来调整耦合度。这种耦合结构在耦合度为30dB± IdB范围内的相对带宽只能到20%以内。无法实现宽带耦合。必须对每种需要使用这种连接器的产品单独设计监测式连接器。不利于标准化和备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超宽带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种超宽带监测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信号线、外壳与耦合块;所述主信号线在外壳内,所述耦合块与外壳连接,所述耦合块采用低阻抗传输线,所述耦合块不与外壳内壁短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的效果是实际电路中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频带拓宽到0.7-2. 7GHz的范围内。在已完成的宽带产品中得到验证。工艺简单,大大缩小了宽带产品的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I为现有技术中的耦合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I中的耦合曲线;图4为实施例2中的耦合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I :如图I所示,一种宽带监测式连接器,包括主信号线I、外壳2、耦合块3,主信号线I在外壳2内,耦合块3与外壳2连接,耦合块3中有探针4,通过调节主信号线I与探针4之间的距离来调整耦合度。上述宽带监测式连接器,可以保证小体积,其耦合曲线如图3所示,在0. 7-2. 7GHz带宽范围内其耦合波动范围达到10. 5dB。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超宽带监测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信号线5、外壳6与耦合块7 ;所述主信号线5在外壳6内,所述耦合块7与外壳6连接,所述耦合块7采用低阻 抗传输线,所述耦合块7不与外壳6内壁短路。如图2所示为阻抗为2欧姆、长度为Ilmm的同轴线所产生的传输曲线图,在0.7-2. 7GHz带宽范围内其耦合反向波动范围达到8. 6dB。最终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设计就可以在三倍频程的带宽内有效地改变耦合度的平坦度,使其平坦度达到I. 9dB左右。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宽带监测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信号线、外壳与耦合块;所述主信号线在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聆章竹林张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灏众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