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22457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23:54
一种高效率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卷芯和封装电池卷芯的软包装壳,所述电池卷芯由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层叠后卷绕而成,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上分别设有正极耳和负极耳,其特征在于:该锂离子电池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卷绕而成的电池卷芯层叠在一起,每个电池卷芯上的正极耳卷绕后位置重叠焊接在一起,每个电池卷芯上的负极耳卷绕后位置重叠后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锂电池与传统的卷绕式结构锂电池的生产工艺兼容,保证了生产的高效率,而且降低了电池的内阻,提高了电池的倍率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多卷芯多极耳高效率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作为贮能元件的蓄电池种类有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等,铅酸蓄电池的价格最低,其缺点是比容小,也就是说,在同样的容量下,电池重量和体积都大,充放电效率低,寿命短;镍氢电池的比容比铅酸蓄电池好很多,单体电池的寿命也比较好,其大电流充放电特性也比铅酸蓄电池好,但与锂电池相比,其原材料的成本呈上升趋势;锂电池的比容要好于镍氢电池,其重量、充电效率及寿命方面的参数也均比镍氢电池要好。因此,目前锂电池得以广泛地应用,并且锂电池正向更高能量、更大电流的方向发展。现今制作锂电池电芯较为普遍的方法是采用叠片式和卷绕式两种方式。叠片式是先将正极片和负极片均冲切成一小片一小片,每片极片上附有极耳,再将小片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以隔膜隔开用叠片机一片 片叠起来,再将所有的正极耳和负极耳分别焊接在一起后引出正极和负极,这种结构的电池内阻较小,比功率大,但为了保证分切精度,对分切模具精度要求极高,设备投入高,而且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效率低下。卷绕式锂电池电芯是将长条状正极片和负极片用隔膜隔开叠放在一起后用专用卷芯机卷绕而成,常规的方式是在极片的一端预留一部分非涂层,将极耳焊接于该非涂层引出正极和负极,这种结构的电芯存在的缺陷是由于电池在充、放电时电流皆要集中从极耳的一端导出或导入,导致在电流分布上高度不均匀,电化学极化非常严重,电池的内阻大,在功率充、放电的情况下发生急剧的发热现象。电池存在叠片工艺复杂、工作效率低、不容易实现自动化生产的问题。中国101106203A号专利《具有新电极结构的锂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的电芯结构,该结构是在极片上以预定距离设有多个极耳片,以致在卷绕之后多个极耳片相重叠形成极耳。此种设置多个极耳片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池的内阻,解决了电流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但其极耳片是间隔设置的,因间隔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如对于100米长的极片,其间隔大约10米),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电池内阻大,电流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难以达到高功率放电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效率高、内阻较小,且倍率性能较高的高效率锂离子电池。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高效率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卷芯和封装电池卷芯的软包装壳,所述电池卷芯由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层叠后卷绕而成,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上分别设有正极耳和负极耳,其特征在于该锂离子电池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卷绕而成的电池卷芯层叠在一起,每个电池卷芯上的正极耳卷绕后位置重叠焊接在一起,每个电池卷芯上的负极耳卷绕后位置重叠后焊接固定。所述正极片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极耳,所述负极片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在正极片呈不等距分布,所述负极耳在负极片上呈不等距分布。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位于电池卷芯的同侧或两侧。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位于电池卷芯的两侧。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高效率锂离子电池,其采用多个卷绕式卷芯层叠在一起的结构,并在卷芯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上分别设有多个正极耳和负极耳,正极耳和负极耳卷绕后位置重叠且分别焊接在一起,该结构不但使得本技术锂电池与传统的卷绕式结构锂电池的生产工艺兼容,保证了生产的高效率,而且降低了电池的内阻,提高了电池的倍率性能。附图说明 图I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正极片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负极片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卷芯层叠状态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电池封装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卷芯层叠状态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电池封装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叙实施例一如附图I 4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是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效率高、内阻较小,且倍率性能较高的高效率锂离子电池。所述的锂电池包括电池卷芯I和封装电池卷芯I的软包装壳2,所述电池卷芯I由正极片3、隔膜、负极片4层叠后卷绕而成,在正极片3和负极片4上分别设有正极耳31和负极耳41。其中,该锂离子电池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卷绕而成的电池卷芯I层叠在一起,电池卷芯I的正极片3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极耳31,每个电池卷芯I上的正极耳3 I卷绕后位置重叠焊接在一起,为了便于多个正极耳31卷绕后位置重叠焊接在一起,所述正极耳31在正极片3呈不等距分布;电池卷芯I的负极片4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负极耳41,每个电池卷芯I上的负极耳41卷绕后位置重叠焊接在一起,为了便于多个负极耳41卷绕后位置重叠焊接在一起,所述负极耳41在负极片4呈不等距分布。为了方便电池的串联和并联安装,正极耳31和负极耳41位于电池卷芯I的两侧。本技术锂电池采用多个卷绕式卷芯层叠在一起,并在卷芯的正极片3和负极片4上分别设有多个正极耳31和负极耳41,正极耳31和负极耳41卷绕后位置重叠且分别焊接在一起,该结构不但使得本技术锂电池与传统的卷绕式结构锂电池的生产工艺兼容,保证了生产的高效率,而且降低了电池的内阻,提高了电池的倍率性能。实施例二 如附图5 7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锂电池与实施例一中结构近似,不同之处为正极耳31和负极耳41位置位于同侧,该结构同样能够达到降低电池内阻,提高电池倍率性能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率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卷芯和封装电池卷芯的软包装壳,所述电池卷芯由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层叠后卷绕而成,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上分别设有正极耳和负极耳,其特征在于该锂离子电池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卷绕而成的电池卷芯层叠在一起,每个电池卷芯上的正极耳卷绕后位置重叠焊接在一起,每个电池卷芯上的负极耳卷绕后位置重叠后焊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效率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坚佘志安邓尧平王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精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