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20975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0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薄膜晶体管、像素电极、公共电极和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液晶层包括第一液晶层和第二液晶层,所述第一液晶层为聚合物分散液晶层;所述第二液晶层包括多个彩色液晶单元,所述每个彩色液晶单元包括第一彩色液晶子单元,第二彩色液晶子单元和第三彩色液晶子单元,所述第一彩色液晶子单元包括第一螺距的胆甾相液晶;所述第二彩色液晶子单元包括第二螺距的胆甾相液晶;所述第三彩色液晶子单元包括第三螺距的胆甾相液晶。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提高了光的利用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液晶显示面板主要通过彩膜层来实现彩色显示,但彩膜层的制备需要采用构图工艺来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同时,由于彩膜层滤光的原理是使与彩膜颜色相对应波长的光透过,而吸收其余波长的光线,因此影响了光源的利用率。对于没有背光源的反射型液晶显示器来说,在自然光比较弱的条件下工作时,目前,光源的利用率仅为5%左右,因此提高光源的利用率就显得更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显示面板中对光的利用率。( 二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薄膜晶体管、像素电极、公共电极和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复合液晶层包括第一液晶层和第二液晶层,所述第一液晶层为聚合物分散液晶层;所述第二液晶层包括多个彩色液晶单元,所述每个彩色液晶单元包括第一彩色液晶子单元,第二彩色液晶子单元和第三彩色液晶子单元,所述第一彩色液晶子单元包括第一螺距的胆留相液晶;所述第二彩色液晶子单元包括第二螺距的胆留相液晶;所述第三彩色液晶子单元包括第三螺距的胆留相液晶。优选地,所述第一彩色液晶子单元为红色液晶子单元,所述第二彩色液晶子单元为绿色液晶子单元,所述第三彩色液晶子单元为蓝色液晶子单元;所述第一螺距为620 740nm,所述第二螺距为505 570nm,所述第三螺距为445 505nm。优选地,所述红色液晶子单元包括螺距为700nm的胆甾相液晶。优选地,所述绿色液晶子单元包括螺距为540nm的胆甾相液晶。优选地,所述蓝色液晶子单元包括螺距为500nm的胆甾相液晶。具体的,当所述薄膜晶体管与像素电极位于同一基板上时,所述薄膜晶体管漏极通过过孔与像素电极相连接。具体的,当所述薄膜晶体管与像素电极位于不同基板上时,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还设置有层间连接柱,所述层间连接柱用于将薄膜晶体管漏极与像素电极相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和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薄膜晶体管一一对应的驱动电路。(三)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胆甾相液晶的选择性反射特性,采用具有固定螺距的胆甾相液晶层来控制反射光的波长,同时,还采用聚合物分散液晶实现对反射光强度的控制,省去了取向层和偏光片,简化了制备工艺,提高了光源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I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第二基板2,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的像素电极3和薄膜晶体管7,设置于第一基板I和第二基板2之间的液晶层,该液晶层包括第一液晶层5和第二液晶层6,第一液晶层5和第二液晶层6之间设置有公共电极4。其中,第一液晶层为聚合物分散液晶,第二液晶层包括多个彩色液晶单元,每个彩色液晶单元包括第一彩色液晶子单元601,第二彩色液晶子单元602,第三彩色液晶子单元603,第一彩色液晶子单元601包括第一螺距的胆留相液晶,第二彩色液晶子单元602包括第二螺距的胆留相液晶,第三彩色液晶子单元包括第三螺距的胆留相液晶。本方案中,第一彩色液晶子单元601优选为红色液晶子单元,第二彩色液晶子单元602优选为绿色液晶子单元,第三彩色液晶子单元603优选为蓝色液晶子单元,相应的,第一螺距优选为620 740nm,更为优选的可设置为700nm ;第二螺距优选为505 570nm,更为优选的可设置为540nm ;第三螺距优选为445 505nm,更为优选的可设置为500nm。薄膜晶体管7与各彩色液晶子单元一一对应,用于控制各彩色液晶子单元区域的第一液晶层5的液晶分子偏转。薄膜晶体管7的漏极与像素电极3设置于同一基板上,且通过过孔连接。胆甾相液晶是反射型的,且具有很高的反射率(> 90% ),同时还具有选择性反射特性,根据胆留相液晶螺距的不同反射的光波长也不同,所以控制螺距可以控制反射光的波长,以显示不同的颜色。而胆留相液晶螺距的控制可以通过加入光固化化合物来固定调节。利用胆留相液晶的这一特殊的光学性质,可以将其引入显示面板中实现彩膜的功能。具体的,当外界光线射入显示面板到达第二液晶层时,第一彩色液晶子单元601反射波长为620 740nm的红光,第二彩色液晶子单元602反射波长为505 570nm的绿光,第三彩色液晶子单元603反射波长为445 505nm的蓝光,反射光线再经过第一液晶层5射出面板,通过第一液晶层5对三个波长范围的光的强度的控制,可以显示各种颜色,实现彩色显示。本方案通过采用具有固定螺距的胆留相液晶层控制反射光的波长,同时,采用PDLC控制反射光的强度,省去了传统显示面板中的偏光片和取向层,简化了工艺,提高了光源的利用率。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实现了一种反射型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第二基板2,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的公共电极4和设置于第二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7,设置于第一基板I和第二基板2之间的液晶层,该液晶层包括第一液晶层5和第二液晶层6,第一液晶层5和第二液晶层6之间设置有像素共电极4。其中,第一液晶层为聚合物分散液晶,第二液晶层包括多个彩色液晶单元,每个彩色液晶单元包括第一彩色液晶子单元601,第二彩色液晶子单元602,第三彩色液晶子单元603,第一彩色液晶子单元601包括第一螺距的胆留相液晶,第二彩色液晶子单元602包括第二螺距的胆留相液晶,第三彩色液晶子单元包括第三螺距的胆留相液晶。本方案中,第一彩色液晶子单元601优选为红色液晶子单元,第二彩色液晶子单元602优选为绿色液晶子单元,第三彩色液晶子单元603优选为蓝色液晶子单元,相应的,第一螺距优选为620 740nm,更为优选的可设置为700nm ;第二螺距优选为505 570nm,更为优选的可设置为540nm ;第三螺距优选为445 505nm,更为优选的可设置为500nm。薄膜晶体管7与各彩色液晶子单元一一对应,用于控制各彩色液晶子单元区域的第一液晶层5的液晶分子偏转。薄膜晶体管7的漏极与像素电极3中间设置有第二液晶层,因此需通过层间连接柱8相连。本实施例中采用固定螺距的胆甾相液晶代替彩膜层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I中相 同,在此不再赘述。实施例2与实施例I的区别点在于薄膜晶体管7的漏极与像素电极是通过层间连接柱8连接,而不是采用过孔的连接方式。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I或实施例2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和与实施例I或实施例2的显示面板的薄膜晶体管--对应的驱动电路9。该显示装置包括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优选彩色液晶单元包括红绿蓝三色液晶子单元,但不仅限于此三色液晶子单元,所有能够实现混合成白光效果的液晶子单元的组合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当采用其他颜色的液晶子单元时,选用与液晶子单元所要反射光的颜色相对应的螺距的胆留相液晶即可实现相同的效果。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薄膜晶体管、像素电极、公共电极和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包括第一液晶层和第二液晶层,所述第一液晶层为聚合物分散液晶层;所述第二液晶层包括多个彩色液晶单元,所述每个彩色液晶单元包括第一彩色液晶子单元,第二彩色液晶子单元和第三彩色液晶子单元,所述第一彩色液晶子单元包括第一螺距的胆留相液晶;所述第二彩色液晶子单元包括第二螺距的胆留相液晶;所述第三彩色液晶子单元包括第三螺距的胆留相液晶。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彩色液晶子单元为红色液晶子单元,所述第二彩色液晶子单元为绿色液晶子单元,所述第三彩色液晶子单元为蓝色液晶子单元;所述第一螺距为620 740nm,所述第二螺距为505 570nm,所述第三螺距为445 505nmo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岛美纪柳在健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