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阀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19325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0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闸阀密封结构,包括通过阀杆螺套(4)可旋转地连接在支架(5)顶部的阀杆(1)和设置在支架(5)底部的阀盖(2),所述的阀杆(1)和所述的阀盖(2)之间设置有密封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体(3)包括若干密封件(3-1),相邻的密封件(3-1)之间设置有不锈钢板(3-2),密封件(3-1)和不锈钢板(3-2)均套装在阀杆(1)上。闸阀上使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后,就避免了闸阀内漏的现象。(*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闸阀密封结构,属于阀门

技术介绍
目前,如图I所示,现有技术下的闸阀,阀杆与阀盖之间也设置有石墨盘根,但石墨盘根为整块,且无任何固定结构,这样很容易导致石墨盘根被高温高压流体介质冲蚀,甚至是冲走,从而造成闸阀内漏现象,影响使用寿命,増加维修工作量,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会导致闸阀内漏的闸阀密封结构。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闸阀密封结构,包括通过阀杆螺套可旋转地连接在支架顶部的阀杆和设置在支架底部的阀盖,所述的阀杆和所述的阀盖之间设置有密封体,所述的密封体包括若干密封件,相邻的密封件之间设置有不锈钢板,密封件和不锈钢板均套装在阀杆上。进ー步,所述的阀杆上还套装有压套,该压套设置在密封体的上面。进ー步,所述的密封件为石墨盘根。更进一歩,所述的不锈钢板的厚度为5mm。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在原来的结构基础上,将原来的密封体,也就是石墨盘根,用多层石墨盘根代替,石墨盘根之间再设置不锈钢板,就减弱了高温高压流体介质的腐蚀作用;密封体的上部再用压套压紧,起固定作用,这样就不会导致多层石墨盘根被流体介质冲走,从而就使得闸阀不会产生内漏的现象。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下的闸阀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闸阀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如图2所示,一种闸阀密封结构,包括通过阀杆螺套4可旋转地连接在支架5顶部的阀杆I和设置在支架5底部的阀盖2,所述的阀杆I和所述的阀盖2之间设置有密封体3,所述的密封体3包括若干密封件3-1,相邻的密封件3-1之间设置有不锈钢板3-2,密封件3-1和不锈钢板3-2均套装在阀杆I上。所述的阀杆I上还套装有压套6,该压套6设置在密封体3的上面。所述的密封件3-1为石墨盘根。所述的不锈钢板3-2的厚度为5mm。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在原来的结构基础上,将原来的密封体,也就是石墨盘根,用多层石墨盘根代替,石墨盘根之间再设置不锈钢板3-2,就减弱了高温高压流体介质的腐蚀作用,密封体3的上部再用压套6压紧,起固定作用,这样就不会导致多层石墨盘根被流体介质冲走,从而就使得闸阀不会产生内漏的现象。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ー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 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闸阀密封结构,包括通过阀杆螺套(4)可旋转地连接在支架(5)顶部的阀杆(I)和设置在支架(5)底部的阀盖(2),所述的阀杆(I)和所述的阀盖(2)之间设置有密封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体(3)包括若干密封件(3-1),相邻的密封件(3-1)之间设置有不锈钢板(3-2),密封件(3-1)和不锈钢板(3-2)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志荣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港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