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机械拉线式油门踏板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油门分为电子油门以及拉线式油门。拉线式油门结构反应直接、价格便宜、结构非常简单,且基本不会坏。因此,现有的汽车多采用该种方式。但是,常规的采用拉线式油门的车型经常会出现油门踏板吱吱异响问题,很容易让驾驶员产生烦躁感,不利于安全驾驶。而目前的汽车越来越关注人机工程,对于采用拉线式油门的经济型汽车,改善驾乘操控的舒适性是ー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这其中,消除油门踏板操控时的异响就是改善的ー项重要内容。 如图I所示,在拉线式油门结构中,油门踏板包括传动杆I以及固定在传动杆I 一端的踏板2,传动杆I上设置有中心轴3,当踏板2被踩踏时,传动杆I可绕中心轴3转动,中心轴3通过支架4固定于车身。中心轴3上穿套有复位弹簧5,复位弹簧5的一端安装于支架4上,另一端通过销钉6固定在中心轴3上的止动环7上,止动环7处于中心轴3的设定位置处,从而,复位弹簧5能够以最合适的预设扭转カ矩(约3N · m)使被释放的踏板2复位。拉线式油门的原理为在需要加油时,通过踩踏油门踏板2,由传动杆I控制牵拉ー条拉线(未示出),从而改变化油器喷油量或节气门开度;松开踏板2,由于复位弹簧5的扭转,踏板2回复初始位置。如图2所示,为了实现上述预设扭转カ矩,现有的复位弹簧5总长度h为29mm,有效圈数η为5圈,有效长度I为18mm(去除固定于止动环7的部分),弹簧丝直径d为2. 8nn,节距t为3. 25mm。现有的复位弹簧5的节距t过小,在扭转过程中,各节弹簧丝会产生相互摩擦,从而产生异响,复位弹簧5的摩擦异响是影响驾乘操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门踏板结构,其特征在干,该结构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节距为4. 5 5.Omm0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门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节距为5mm。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门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的有效圈数为7。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门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的有效长度为3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兴民,李鹏飞,王洪栋,李夕友,王海力,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