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门踏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16122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拉线式油门踏板结构,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节距为4.5~5.5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油门踏板结构的复位弹簧通过增加了节距,在扭转过程中弹簧丝不会相互摩擦,消除了因摩擦而产生的异响,踏板的操控更加轻便、舒适,且经过实际装车验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油门踏板结构的异响被彻底消除。(*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机械拉线式油门踏板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油门分为电子油门以及拉线式油门。拉线式油门结构反应直接、价格便宜、结构非常简单,且基本不会坏。因此,现有的汽车多采用该种方式。但是,常规的采用拉线式油门的车型经常会出现油门踏板吱吱异响问题,很容易让驾驶员产生烦躁感,不利于安全驾驶。而目前的汽车越来越关注人机工程,对于采用拉线式油门的经济型汽车,改善驾乘操控的舒适性是ー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这其中,消除油门踏板操控时的异响就是改善的ー项重要内容。 如图I所示,在拉线式油门结构中,油门踏板包括传动杆I以及固定在传动杆I 一端的踏板2,传动杆I上设置有中心轴3,当踏板2被踩踏时,传动杆I可绕中心轴3转动,中心轴3通过支架4固定于车身。中心轴3上穿套有复位弹簧5,复位弹簧5的一端安装于支架4上,另一端通过销钉6固定在中心轴3上的止动环7上,止动环7处于中心轴3的设定位置处,从而,复位弹簧5能够以最合适的预设扭转カ矩(约3N · m)使被释放的踏板2复位。拉线式油门的原理为在需要加油时,通过踩踏油门踏板2,由传动杆I控制牵拉ー条拉线(未示出),从而改变化油器喷油量或节气门开度;松开踏板2,由于复位弹簧5的扭转,踏板2回复初始位置。如图2所示,为了实现上述预设扭转カ矩,现有的复位弹簧5总长度h为29mm,有效圈数η为5圈,有效长度I为18mm(去除固定于止动环7的部分),弹簧丝直径d为2. 8nn,节距t为3. 25mm。现有的复位弹簧5的节距t过小,在扭转过程中,各节弹簧丝会产生相互摩擦,从而产生异响,复位弹簧5的摩擦异响是影响驾乘操控舒适性的主要的噪声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复位弹簧的摩擦异响对驾乘操控舒适性的影响的油门踏板结构。( ニ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门踏板结构,该结构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节距为4. 5 5. 5mm。优选地,所述复位弹簧节距为5mm。优选地,所述复位弹簧的有效圈数为7。优选地,所述复位弹簧的有效长度为30_。优选地,所述复位弹簧的弹簧丝直径为2. 2_。优选地,该结构还包括传动杆、固定在所述传动杆一端的踏板、设置在所述传动杆上的中心轴、以及与所述中心轴固定连接的支架,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远离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另一端呈钩状,钩在所述传动杆上(三)有益效果技术的油门踏板结构增大了复位弹簧的节距,复位弹簧的弹簧丝在扭转过程中不会相互摩擦,消除了因摩擦而产生的异响,踏板的操控更加轻便、舒适。附图说明图I为传统的油门踏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传统的油门踏板结构的复位弹簧示意图;图3为依照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油门踏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依照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油门踏板结构的复位弹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出的油门踏板结构,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为了消除油门踏板结构中复位弹簧产生的摩擦噪声,提高驾乘操控的轻便性和舒适性,本技术的油门踏板结构改善了复位弹簧的节距,复位弹簧节距为4. 5 5. 5mm。如图3所示,依照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油门踏板结构包括传动杆I、踏板2、中心轴3、支架4、以及复位弹簧5。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油门踏板结构中,复位弹簧5的节距t优选为5mm,有效圈数η为7,有效长度I为30臟,弹簧丝直径d为2. 2mm。由于増大了节距,为了維持较适宜的扭转カ矩(3Ν·πι),本技术的油门踏板结构更改了复位弹簧5的固定方式,其固定在支架4远离传动杆I的一端的方式不变,另一端取消了中心轴3上的止动环,而将复位弹簧5的另一端做成钩状,将其直接钩在传动杆I上,且如图4中所示,复位弹簧5穿套在中心轴3上的总长度I’为35mm,自中心轴3的轴线到复位弹簧5钩在传动杆I上的一端的垂直距离hi为33mm,钩状圆弧的圆点至离开自中心轴3处的轴向距离11为18mm。具有上述结构的本技术的油门踏板结构增大了复位弹簧5的节距,复位弹簧5的弹簧丝在扭转过程中不会相互摩擦,消除了因摩擦而产生的异响,踏板的操控更加轻便、舒适,且经过实际装车验证,本技术的油门踏板结构的异响被彻底消除。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技术的范畴,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门踏板结构,其特征在干,该结构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节距为4. 5 5.Omm0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门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节距为5mm。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门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的有效圈数为7。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门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的有效长度为3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兴民李鹏飞王洪栋李夕友王海力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