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12909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0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躺椅,包括椅框架(1)和椅面(2),所述椅框架(1)包括支撑架(1.1)、设在椅面(2)两侧的左右支撑梁(1.2)以及第一支撑框(1.3);所述椅面(2)包括支撑膝部的第一椅面(2.1)、支撑臀部的第二椅面(2.2)以及支撑背部的第三椅面(2.3),它还包括用于仰卧起坐的压腿用的第二支撑框(1.4),所述第二支撑框(1.4)的底部与左右支撑梁(1.2)铰接,顶部与第一椅面(2.1)的底部嵌合。该躺椅满足人们锻炼身体的需求、且使用成本和保养成本都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躺椅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各类的躺椅一般包括椅框架和椅面,所述椅框架包括支撑架、设在椅面两侧的左右支撑梁以及第一支撑框;所述椅面包括支撑膝部的第一椅面、支撑臀部的第二椅面以及支撑背部的第三椅面,该第一椅面与第三椅面分别可转动连接在第二椅面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框的顶部与第三椅面连接,底部与左右支撑梁连接;该第三椅面通过第一支撑框可调节倾斜幅度,从而能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该躺椅虽然能供使用者仰躺,不使用时也能折叠,但是其功能比较单一,在当前人们越来越注重锻炼身体、加强体质的状况下,目前的躺椅已远远无法满足人马锻炼身体的需求;当然目前也有很多的健身椅,但是结构复杂、费用昂贵,其使用成本和保养成本都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满足人们锻炼身体的需求、且使用成本和保养成本都低的躺椅。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ー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躺椅,包括椅框架和椅面,所述椅框架包括支撑架、设在椅面两侧的左右支撑梁以及第一支撑框;所述椅面包括支撑膝部的第一椅面、支撑臀部的第二椅面以及支撑背部的第三椅面,该第一椅面与第三椅面分别可转动连接在第二椅面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框的顶部与第三椅面连接,底部与左右支撑梁连接;它还包括用于仰卧起坐的压腿用的第二支撑框,所述第二支撑框的底部与左右支撑梁铰接,顶部与第一椅面嵌合。所述第一椅面的底部设有两个安装块,每块安装块上设有供第二支撑框的横杆嵌入的多个缺ロ。所述左右支撑梁分别包括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和第三支撑管,所述第一支撑管和第三支撑管分别设在第二支撑管的两端并可拆式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它还包括用于仰卧起坐的压腿用的第二支撑框,所述第二支撑框的底部与左右支撑梁铰接,顶部与第一椅面嵌合,这样第二支撑框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支撑在第一椅面的下方,可以使第一椅面往上摆,从而使用者可以将腿部伸直。当需要再躺椅上做仰卧起坐时,将第二框架的顶部从第一椅面的地下脱离,第二框架沿着在左右支撑梁的铰接轴向外侧转动,直到第一椅面可以向下摆动,再使第二框架向上摆动,这样使用者在做仰卧起坐时,脚部可以直接穿过第二框架并勾住,这样可以在躺椅上,単独一人做仰卧起坐,这样满足人们锻炼身体的需求、且使用成本和保养成本都低。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椅面的底部设有两个安装块,每块安装块上设有供第二支撑框的横杆嵌入的多个缺ロ,这样第二支撑框在正常使用状态下,通过调节支撑框在缺ロ中的位置来改变角度,从而改变第一椅面的倾斜角度,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作为改进,所述左右支撑梁分别包括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和第三支撑管,所述第一支撑管和第三支撑管分别设在第二支撑管的两端并可拆式连接,这样在第一椅面、第ニ椅面和第三椅面折叠后,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和第三支撑管也可以拆卸并转动,大大缩小了拆卸后的最终尺寸,方便运输。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的躺椅的一种状态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躺椅的另ー种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躺椅折叠第一歩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的躺椅折叠第二步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的躺椅折叠第三步的示意图。附图6是本技术的躺椅折叠后的示意图。图中所示,I、椅框架,I. I、支撑架,I. 2、左右支撑梁,I. 2. I、第一支撑管,I. 2. 2、第ニ支撑管,I. 2. 3、第三支撑管,I. 3、第一支撑框,2、椅面,2. I、第一椅面,,2. 2、第二椅面,2. 3、第三椅面,3、安装块,3. I、缺ロ。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躺椅作进ー步说明。如图I、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技术的躺椅,包括椅框架I和椅面2,所述椅框架I包括支撑架I. I、设在椅面2两侧的左右支撑梁I. 2以及第一支撑框I. 3 ;所述椅面2包括支撑膝部的第一椅面2. I、支撑臀部的第二椅面2. 2以及支撑背部的第三椅面2. 3,该第一椅面2. I与第三椅面2. 3分别可转动连接在第二椅面2. 2的两侧,也就是说,该第一椅面2. I与第二椅面2. 2之间以及第三椅面2. 3与第二椅面2. 2之间均设有转动轴,可以转动;所述第一支撑框I. 3的顶部与第三椅面2. 3连接,底部与左右支撑梁I. 2连接;本技术的躺椅,它还包括用于仰卧起坐的压腿用的第二支撑框I. 4,该第二支撑框I. 4由顶杆、底杆和两个竖杆首尾相接组成矩形,所述第二支撑框I. 4的底部与左右支撑梁I. 2铰接,即底杆与左右支撑梁I. 2铰接;顶部与第一椅面2. I嵌合,即顶杆与第一椅面2. I的底部嵌入式配合,该第二支撑框I. 4可以绕左右支撑梁I. 2摆动角度,其转动轴中心为底杆。所述第一椅面2. I的底部设有两个安装块3,每块安装块3上设有供第二支撑框I. 4的横杆嵌入的多个缺ロ 3. I。所述左右支撑梁I. 2分别包括第一支撑管I. 2. I、第二支撑管I. 2. 2和第三支撑管I. 2. 3,所述第一支撑管I. 2. I和第三支撑管I. 2. 3分别设在第二支撑管I. 2. 2的两端并可拆式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管I. 2. I的一端和第三支撑管I. 2. 3的一端分别嵌入在第二支撑管I. 2. 2的两端,并用弹簧和径向销轴轴向和周向定位,所述第二支撑管I. 2. 2的两端均设有该径向销轴轴,其外端部伸出在管外,内端部通过弹簧安装在管内,受外力作用,其外端部可向内收缩,这样第一支撑管I. 2. I和第三支撑管I. 2. 3分别套接到第二支撑管I. 2. 2后,销轴先收缩,安装到位后,再伸出并定位到对应的第一支撑管I. 2. I和第三支撑管I. 2. 3的径向孔内,从而进行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躺椅,包括椅框架(I)和椅面(2),所述椅框架(I)包括支撑架(I. I)、设在椅面(2)两侧的左右支撑梁(I. 2)以及第一支撑框(I. 3);所述椅面(2)包括支撑膝部的第一椅面(2. I)、支撑臀部的第二椅面(2.2)以及支撑背部的第三椅面(2. 3),该第一椅面(2. I)与第三椅面(2. 3)分别可转动连接在第二椅面(2. 2)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框(I. 3)的顶部与第三椅面(2. 3)连接,底部与左右支撑梁(I. 2)连接;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于仰卧起坐的压腿用的第二支撑框(I. 4),所述第二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雄焕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蒙恩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