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垫料发酵床猪舍内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12305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01:54
一种薄垫料发酵床猪舍内设结构,属于猪舍的内设构成建筑。包括猪舍走道、猪圈、垫料沟、自动给料料槽、鸭嘴饮水器、饮水器下方的接水槽及与之配套的向舍外的排水管等。猪圈按功能分为采食休息区、中央活动区、排便集中区三个区域;猪圈地面采用水泥地坪,其上铺设平均厚度5-15cm的发酵床垫料,采食休息区和中央活动区的水泥地坪砌成返水坡度1-1.5%的返水区域;猪圈前围栏下方设高度13-15cm的垫料排出口与垫料沟相连;猪圈中央正上方2-3m处设置中压雾化喷淋系统,用于调节发酵床垫料湿度、防止发酵床中的粉尘扬起,同时降低夏季猪舍内的环境温度。本结构解决了发酵床养猪技术运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省工省力,效率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猪舍的内设构成建筑,特别是一种薄垫料发酵床猪舍内设结构
技术介绍
发酵床养猪技术利用发酵床垫料中的微生物的作用实现对猪只粪尿排泄物的原位降解,该技术改善了养殖环境、降低了猪群的发病率,减少了用于猪只排泄物收集、处理的人力、财力支出。但是,近年来本技术推广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I、发酵床猪圈建设、改造费用高。发酵床养猪需要有一定深度的垫料坑放置垫料,现有水泥地坪旧房舍改造成发酵床猪舍需要破坏原有地坪,深挖垫料坑,并重新修砌水泥坑面,建设、改造费用远高于将其改造成普通水泥地面猪舍的费用,阻碍了农民发展发酵床·养猪的积极性。2、发酵床垫料使用量大、费用高。普通发酵床养猪需要50-80cm厚度的木屑等木质素含量较高的垫料原料,在一些缺少此类原料地区,成本很高,不利于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而我们的研究发现发酵床垫料发酵降解猪只排泄物的主要区域是位于发酵床表层30cm的垫料,其下方的垫料基本不起作用。3、猪有定点排便的生物学习性,喜欢在相对地势低、阴暗潮湿的地方排便,而不喜欢在喂食区域和高燥区域排便。猪的这种特性会造成发酵床中局部区域粪便堆积、潮湿污浊,不利于粪便的发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垫料发酵床猪舍内设结构,其内部结构设置为 猪舍后围墙位于猪舍北侧,猪舍后围墙与猪圈后围栏间设走道,前围栏与后围栏之间为猪圈;猪舍前围墙位于猪舍南侧,猪舍前围墙与猪圈前围栏之间设垫料沟,位于后围栏内侧设自动给料料槽,位于后围栏外侧设鸭嘴饮水器,饮水器下方有接水槽及与之配套的向舍外的排水管, 猪圈东西方向宽6 — 8m、南北方向长4 一 6m,由北向南按功能分为采食休息区、中央活动区、排便集中区三个区域,各区域宽度、长度一致;猪圈地面采用水泥地坪,其中采食休息区和中央活动区地面南北走向用水泥砌成返水坡度I 一 I. 5%的返水区域,北高南低,排便集中区地面保持水平;猪圈地面上铺设平均厚度5-15cm的发酵床垫料;猪圈前围栏下方设有高度13 — 15cm的垫料排出ロ与垫料沟相连;猪圈中央正上方2 — 3m处设置中压雾化喷淋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ー种薄垫料发酵床猪舍内设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走道位于猪圈北侧,东西走向,宽度I. 5-2m,地面采用水泥地坪,便于采用机械喂料和补充发酵床垫料;所述自动给料料槽位于采食休息区靠近后围栏处,由于采取坡度设计,接近料槽的地面基本没有垫料,从而不会造成垫料对饲料的污染。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ー种薄垫料发酵床猪舍内设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料沟位于猪圈南侧,东西走向,通过垫料排出ロ与猪圈排便集中区相连,宽度1-1.5m,深度10-20cm,由水泥砌成,底面东西走向修成返水坡度O. 5-1%的水泥地坪,东高西低,用以保持沟内垫料相对干燥, 通过定期使用旋耕机或翻扒机对垫料沟内的猪粪尿、垫料混合物进行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洪如李健杨杰冯国兴潘孝青邵乐李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