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株肠膜明串珠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株肠膜明串珠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105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肠膜明串珠菌及其应用。所述的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其菌株号为Lm10,已于2023年12月2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9370。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肠膜明串珠菌Lm10,其能够耐受高糖环境,可适用于含糖量高的食品发酵,能高效转化蔗糖高产葡聚糖,葡聚糖产量高达100.39g/L,可以作为良好的食品稳定剂。该菌株在应用于发酵饮品(发酵核桃乳、发酵胡萝卜汁、菌菇蛋白发酵奶、酸豆奶或发酵双蛋白奶)的生产中,改善了产品品质的同时,增强了产品的稳定性,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具体涉及一株肠膜明串珠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肠膜明串珠菌是一种g+c含量低于50%的乳酸菌,能够在发酵过程中产生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和芳香族化合物,并广泛应用于发酵食品,且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属于《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目录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作为专一性的异型发酵乳酸菌,肠膜明串珠菌可以通过磷酸戊糖途径在葡萄糖代谢过程中产乳酸和二氧化碳,并生成多种风味化合物(双乙酰,乙偶姻,乙酸盐和2,3-丁二醇等),从而改善产品质地和风味。肠膜明串珠菌作为产胞外多糖的典型代表益生菌菌株,最为熟知的就是利用蔗糖合成葡聚糖。肠膜明串珠菌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合成葡聚糖蔗糖酶,后者以蔗糖为底物,在无其他受体的情况下,催化蔗糖分解生成与酶连接的d-葡萄糖基和果糖,然后将d-葡萄糖基转移到右旋糖酐残基上从而合成葡聚糖。在食品加工领域,葡聚糖(dextran)及其它类型的胞外多糖均可用作食品添加剂,提高产品的粘度指标,改善食品品质;作为稳定剂,可以与水分子以及食品中其他组分发生作用,减弱蛋白质的脱水收缩作用,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2、蛋白含量高的乳制品和果蔬汁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各类大分子之间的作用会使得产品稳定性变差,这些物质受体系的ph值、温度、离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产品制作过程中应选择适宜的工艺条件。胞外多糖是提高产品稳定性和品质的重要途径,因此筛选高产多糖、且生产多糖对产品稳定效果好的乳酸菌意义重大,且能够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株肠膜明串珠菌。

2、本专利技术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肠膜明串珠菌的应用。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4、一株肠膜明串珠菌,分类命名为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菌株号为lm10,已于2023年12月2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9370,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5、其中,所述的肠膜明串珠菌,其菌落形态呈白色,圆形,表面湿润,不透明,且在含有蔗糖的培养基上能产生粘性多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菌株表面形态,细胞呈现短杆状(图1)。并且该菌在发酵过程产生乳酸、乙酸、葡聚糖等产物。

6、其中,所述的肠膜明串珠菌,其16s r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7、上述肠膜明串珠菌在发酵产葡聚糖中的应用也在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之内。

8、其中,所述的发酵,其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为20~30℃,发酵时间为30~48h;其发酵培养基配方为:150~350g/l蔗糖,蛋白胨5~15g/l,k2hpo4 3~6g/l和nacl1.5~3g/l。

9、优选的,所述的发酵,其发酵条件为:30℃发酵30h,其发酵培养基配方为:300g/l蔗糖,蛋白胨10g/l,k2hpo4 5g/l和nacl 2g/l。

10、其中,所述的肠膜明串珠菌,其种子液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的接种量为1%~4%v/v;优选的接种量为3%v/v。

11、其中,所述的肠膜明串珠菌在发酵产葡聚糖时还具有很强的耐高糖能力。

12、具体的,在30℃培养48h后,肠膜明串珠菌能在含300~400g/l蔗糖的发酵培养基中生长。

13、上述肠膜明串珠菌在制备发酵饮品中的应用也在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之内。

14、其中,所述的肠膜明串珠菌,其接种于发酵饮品中的菌体浓度为105~106cfu/ml。

15、其中,所述的发酵饮品为发酵核桃乳、发酵胡萝卜汁、菌菇蛋白发酵奶、酸豆奶或发酵双蛋白奶。

16、上述发酵饮品在发酵制备前,其对应的发酵原料(核桃乳、胡萝卜汁、菌菇蛋白奶、豆乳、双蛋白奶)需要经过预处理。

17、具体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核桃乳的预处理是将新鲜核桃仁去皮,每150kg核桃仁加入400kg 65℃纯净水进行打浆并过滤,并向滤渣中加入400kg 65℃纯净水进行二次打浆,过滤,弃去残渣并合并两次浆液,加入80kg蔗糖,加水定容至1000kg,并在65℃下25mpa均质2次,于100℃杀菌8min,冷却后得到核桃乳。

18、具体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胡萝卜汁的预处理是将新鲜胡萝卜清洗干净后切成1~2cm厚的薄片,沸水热烫3~5min后冷却,按料液比1:3加纯净水榨汁,并加入胡萝卜质量0.01%柠檬酸和0.1%抗坏血酸护色,0.05%果胶酶于50℃酶解2h以提高出汁率,得到胡萝卜浆。用60目滤网过滤,向得到的胡萝卜汁中添加4~10%蔗糖,于50℃下20mpa均质2次,95℃杀菌5min后冷却得到胡萝卜汁。

19、具体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菌菇蛋白奶的预处理是将菌菇蛋白粉(购于陕西天农生物科技公司)按照1:3~1:6(质量比)加入纯净水,并向其中加入2~8%蔗糖,经108℃灭菌20min得到菌菇蛋白奶。

20、具体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豆乳的预处理是将大豆浸泡后,沥干,加入大豆质量5~8倍的水进行磨浆,经过滤后得到生豆乳,向豆乳中加入0~8%蔗糖,经108℃灭菌20min得到熟豆乳。

21、具体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双蛋白奶的预处理是将大豆浸泡后,沥干,加入大豆质量5~8倍的水进行磨浆,经过滤后得到生豆乳,按照体积比1:0.4~1:3向豆乳中加入牛乳得到双蛋白奶,向双蛋白奶中加入2~8%蔗糖,经108℃灭菌20min得到热处理的双蛋白奶。

22、其中,所述的发酵核桃乳,其发酵处理条件为:25~32℃发酵6~10h,ph控制在4.5~4.7,冷却至15℃后,4000rpm搅拌10min,再110℃杀菌10~25s,20~35mpa均质2~5次;所述的发酵胡萝卜汁,其发酵处理条件为:25~32℃发酵6~8h后,4℃冷藏10~12h;所述的菌菇蛋白发酵奶,其发酵处理条件为:26~32℃发酵6~10h后,4℃后熟10~12h;所述的酸豆奶,其发酵处理条件为:25~30℃发酵至ph 4.6~4.8,达到发酵终点,50rpm搅拌后,再4℃后熟10~12h;所述的发酵双蛋白奶,其发酵处理条件为:26~30℃发酵至ph 4.8,达到发酵终点。

23、上述肠膜明串珠菌在制备食品发酵剂中的应用也在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之内。

24、具体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通过将肠膜明串珠菌的菌体按照5%(v/v)接种于10kg核桃乳中进行扩大培养,获得了一种肠膜明串珠菌数量达到107~108cfu/ml的核桃乳发酵剂。在制备发酵核桃乳时,将核桃乳发酵剂按照体积比1:100接种到核桃乳中再进行发酵制备核桃乳。

25、一种食品发酵剂,它包含了所述的肠膜明串珠菌,也在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之内。

26、有益效果: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株肠膜明串珠菌,分类命名为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菌株号为Lm10,已于2023年12月2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9370。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膜明串珠菌在发酵产葡聚糖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其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0~30℃,发酵时间30~48h;其发酵培养基配方为:150~350g/L蔗糖,蛋白胨5~15g/L,K2HPO43~6g/L和NaCl 1.5~3g/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肠膜明串珠菌,其种子液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的接种量为1%~4%v/v。

5.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膜明串珠菌在制备发酵饮品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肠膜明串珠菌,其接种于发酵饮品中的菌体浓度为105~106CFU/mL。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饮品为发酵核桃乳、发酵胡萝卜汁、菌菇蛋白发酵奶、酸豆奶或发酵双蛋白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核桃乳,其发酵处理条件为:25~32℃发酵6~10h,pH控制在4.5~4.7,冷却至15℃后,4000rpm搅拌10min,再110℃杀菌10~25s,20~35Mpa均质2~5次;所述的发酵胡萝卜汁,其发酵处理条件为:25~32℃发酵6~8h后,4℃冷藏10~12h;所述的菌菇蛋白发酵奶,其发酵处理条件为:26~32℃发酵6~10h后,4℃后熟10~12h;所述的酸豆奶,其发酵处理条件为:25~30℃发酵至pH 4.6~4.8,达到发酵终点,50rpm搅拌后,再4℃后熟10~12h;所述的发酵双蛋白奶,其发酵处理条件为:26~30℃发酵至pH 4.8,达到发酵终点。

9.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膜明串珠菌在制备食品发酵剂中的应用。

10.一种食品发酵剂,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了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膜明串珠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肠膜明串珠菌,分类命名为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菌株号为lm10,已于2023年12月2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9370。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膜明串珠菌在发酵产葡聚糖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其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0~30℃,发酵时间30~48h;其发酵培养基配方为:150~350g/l蔗糖,蛋白胨5~15g/l,k2hpo43~6g/l和nacl 1.5~3g/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肠膜明串珠菌,其种子液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的接种量为1%~4%v/v。

5.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膜明串珠菌在制备发酵饮品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肠膜明串珠菌,其接种于发酵饮品中的菌体浓度为105~106cfu/ml。

7.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秀东戴意强王喆王道营徐为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