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模块以及光学模块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0883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7 0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模块以及光学模块的制造方法。为了实现一种能够防止向光学模块内部的异物的侵入的光学模块,相机模块具备设置有用于使光在相机模块内通过的开口的顶面部以及粘接在顶面部并堵塞开口的玻璃基板,顶面部具备以与玻璃基板抵接的方式突出的突出部,突出部以围绕开口的方式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在相机模块中,侵入到容纳有固体摄像元件的区域的异物(尘土、尘埃)会引起问题。近年来,固体摄像元件的エ艺的精细化一直在进步,所以,当即使是例如微小的(例如颗粒直径为20μπι 30μπι左右的)异物附着在固体摄像元件的光接收部或微透镜(microlens)等时,也会导致该异物的影子作为黑色的点、污痕被映现到摄像画面上,使摄 影品质恶化。除了有时这样的微小的异物被捕捉到微透镜的凹凸中从而不能够排除以外,根据附着位置而存在检查时难以检测出的情况,非常成为问题。因此,在相机模块中不使异物侵入到容纳有固体摄像元件的区域是重要的。但是,在相机模块中需要用于使光在内部通过的开ロ。因此,在专利文献I 4记载的技术中,使用透光构件堵塞该开ロ。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在封装的上表面的整周涂敷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使该封装和盖玻璃(透光构件)固接。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利用形成在基座架的多个肋使基座架和盖玻璃(透光构件)接触、定位,然后在形成在基座架的半圆状的切ロ部涂敷粘接剂的方法。被涂敷在切ロ部的粘接剂利用毛细管现象蔓延到基座架的整周上,由此,使基座架和盖玻璃固接。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如下方法在框状构件的环状粘接部的一部分形成槽,在环状粘接部上方的区域即槽以外的区域涂敷粘接剂,通过在其上配置玻璃帽(透光构件),从而使框状构件和玻璃帽粘接。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有如下方法在基座的玻璃盖(透光构件)搭载面的四角具备抵接部,当将粘接剂涂敷在粘接部吋,利用抵接部使基座和玻璃盖粘接从而使得粘接剂不漏出到摄像区域。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I]: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6-262072号公报(2006年9月28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7-300428号公报(2007年11月15日公开),,; [专利文献3]: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0-141123号公报(2010年6月24日公开),,; [专利文献4]: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9-3058号公报(2009年I月8日公开)”。但是,在上述这样的现有技术中,会在相机模块中的设置有所述开ロ的部位和被粘接在该部位的透光构件之间产生间隙,异物可能会侵入到相机模块内部。例如,在专利文献I以及专利文献3的技术中,对所述开ロ的周围以遍及整周的方式涂敷粘接剂来粘接透光构件。但是,近年来,根据便携式设备的小型化的要求及高功能、高精度化的要求,能够涂敷粘接剂的空间受到限制。例如存在在所述开ロ的周围形成有凸起或部件等的情況。作为凸起或部件的例子,能够举出为了透镜的定位而与摄像元件相接的凸起以及1C、电阻、电容器等的电气部件。在形成有这样的凸起或部件等的情况下,该凸起以及部件成为障碍,难以对所述开ロ的周围以遍及整周的方式涂敷粘接剂。因此,可能在未涂敷粘接剂的部分产生间隙而且异物从该间隙侵入到相机模块2的内部。如果使用附图对其进行说明,则情况如下。图23 25是示出包括形成有柱状凸起212的透镜支架21的相机模块2的例子的图。相机模块2具备设置有用于使光在相机模块2内通过的开ロ 213的顶面部211。顶面部211经由粘接剂与玻璃基板(透光构件)22粘接。此外,在开ロ 213的附近设置有柱状凸起212。 如图23所示,在将粘接剂26涂敷到相机模块2的顶面部211中的涂敷粘接剂26的区域(虚线)吋,由于存在柱状凸起212,所以,用于涂敷粘接剂26的喷嘴或粘接剂涂敷装置(点胶机)不能够进入该区域。因此,如图24所示,在柱状凸起212的附近未涂敷粘接剂26的状态下粘接顶面部211和玻璃基板22。此处,在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粘接剂中多是包含用于调整粘接剂的粘度的固体添加物(填充剂、填料)。该固体添加物为20μπι 30μπι左右的颗粒直径,所以,粘接剂的厚度成为至少该固体添加物的颗粒直径的量。因此,导致在使用粘接剂粘接的顶面部211和玻璃基板22之间离开了至少该固体添加物的颗粒直径的量。图25是图24的点划线rL-V处的剖面图。如图25所示,在左右的柱状凸起212的附近未涂敷粘接剂26。因此,在顶面部211和玻璃基板22之间产生间隙。异物可能从这样的间隙侵入到相机模块2的内部。此外,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在该粘接剂利用毛细管现象蔓延到基座架的整周时,在基座架和盖玻璃(透光构件)之间从紧贴的状态产生间隙至产生毛细管现象的程度。异物可能从该间隙侵入到相机模块的内部。此外,在专利文献4的技术中,如图25所示,在未涂敷粘接剂的顶面部和透光构件之间产生间隙,所以,异物可能从该间隙侵入到相机模块的内部。这样,在现有技术中,相机模块的顶面部和透光构件之间产生间隙,所以,异物侵入到相机模块的内部,因此存在导致使摄影品质降低这样的问题。因此,谋求一种能够成功地防止异物向内部的侵入的相机模块。此外,在一般的容纳光学兀件的光学模块中也和相机模块同样地,用于成功地防止异物向内部的侵入的技术是有用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能够成功地防止异物向内部的侵入的光学模块。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专利技术中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干,具备设置有用于使光在光学模块内通过的开ロ的顶面部以及被粘接在所述顶面部并堵塞所述开ロ的透光构件,所述顶面部具备以与所述透光构件抵接的方式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以围绕所述开ロ的方式形成。在上述结构中,在粘接了顶面部和透光构件时,由于用于粘接的粘接剂通常所含的填料等,而存在在粘接部位处顶面部和透光构件之间离开的情況。此处,由于根据上述结构,从顶面部突出的突出部和透光构件抵接,所以,能够在顶面部和透光构件之间无间隙地进行填埋。而且,由于突出部以围绕开ロ的方式形成,所以来自外部的异物被突出部阻挡。由此,能够防止异物向光学模块内的侵入。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专利技术中的光学模块的制造方法是所述光学模块具备设置有用于使光在光学模块内通过的开ロ的顶面部以及被粘接在所述顶面部并堵塞所述开ロ的透光构件,所述顶面部具备以与所述透光构件抵接的方式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以围绕所述开ロ的方式形成的光学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所述顶面部和所述透光构件粘接的粘接エ序。在上述方法中,在粘接了顶面部和透光构件时,由于用于粘接的粘接剂通常所含的填料等,而存在在粘接部位处顶面部和透光构件之间离开的情況。此处,由于当使上述结 构的光学模块的顶面部和透光构件粘接时,从顶面部突出的突出部和透光构件抵接,所以,能够在顶面部和透光构件之间无间隙地进行填埋。而且,由于上述结构的光学模块的突出部以围绕开ロ的方式形成,所以来自外部的异物被突出部阻挡。由此,能够制造能够防止异物向光学模块内的侵入的光学模块。根据以下所示的记载就可充分得知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特征以及出色的方面了。此外,通过參照附图的以下的说明就可明白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了。本专利技术中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具备设置有用于使光在所述光学模块内通过的开ロ的顶面部以及被粘接在所述顶面部并堵塞所述开ロ的透光构件,所述顶面部具备以与所述透光构件抵接的方式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以围绕所述开ロ的方式形成。由此,能够防止异物向光学模块内的侵入。附图说明图I是实施方式I中的光学模块的俯视图和该俯视图中的点划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3.22 JP 2011-0624601.ー种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 具备设置有用于使光在所述光学模块内通过的开ロ的顶面部以及被粘接在所述顶面部并堵塞所述开ロ的透光构件,所述顶面部具备以与所述透光构件抵接的方式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以围绕所述开ロ的方式形成。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模块容纳有摄像元件,所述开ロ使光通向所述摄像元件。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部还具备从所述突出部开始向与所述开ロ相反的ー侧延伸的延长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部与所述透光构件线接触。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形成为大致正方形或大致长方形,所述延长部从所述突出部的四角开始延伸。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形成为大致正方形或大致长方形,所述延长部从所述突出部的各边开始延伸。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干,在所述顶面部设置有用于涂敷粘接剂的粘接区域,所述粘接区域包括所述延长部或与所述延长部相连,所述顶面部利用涂敷在所述粘接区域的粘接剂与所述透光构件粘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面部设置有用于捕捉所述粘接剂的台阶部,所述突出部被所述台阶部围绕。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部从所述突出部开始呈直线状延伸。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部从所述突出部开始呈曲线状延伸。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部的整体被所述透光构件覆盖。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延长部高度相同,与长度方向垂直的剖面的形状不同。1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和所述透光构件被部分粘接。1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下一生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