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建国专利>正文

差环变风式收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0772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差环变风式收尘器,外壳上部通过间隔设置的含尘烟气进气管及支撑板连接内筒,与调速电机连接的传动轴连接大、小风叶,间隔设置的排风管连通内、外壳的下部,在外壳内壁固设挡风板,通过向上运动的旋风气流与大、小风叶、挡风板以及直角转弯外壳内壁的阻挡,碰撞运动形成差环变风式旋转向下气流与细粉收集空间。在高温、高含尘浓度条件下能长期高效运动,收尘效率达到90%。(*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重力、惯性、离心力及其联合装置从气体或蒸汽中分离悬浮粒子的装置,尤其是依靠旋转的轮叶、转筒产生离心力,使弥散在气体中的粒子分离回收的装置。当前水泥,建材企业使用的旋风扩散式除尘器,只有一个旋风空间对进入的含尘烟气进行分离,因而收尘效率较低,不能回收含尘烟气中的细粉颗粒。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造成已经下沉的尘粒受风吹动重新上扬,造成收尘工作的反复作业。现有的电除尘器除尘效果较好,但仅适用于温度小于300℃的场合,且需庞大配套设备,投资多、适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现有的玻璃纤维袋收尘器同样仅适用于工作温度小于300℃的场合,不适用于高温高含尘浓度烟气的净化。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适用于高温、高含尘浓度烟气的除尘装置,它不仅适用于水泥、建材企业,还要适用于冶金炉、电站锅炉的烟气除尘、且设置费用较前述电除尘及玻璃纤维袋除尘少的除尘装置。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差环变风式收尘器,包括由调速电机1、传动轴3、旋转风叶组成的回转部分、外壳4、内壳6、含尘烟气进气管9、排风管10、粗粉排料管11、细粉排料管12,其特征是外壳上部42通过间隔设置的含尘烟气进气管9及支撑板61连接内筒6;传动轴3连接大风叶5与小风叶8;大风叶5设置于外壳上部42,小风叶伸入内壳6内部空间;间隔设置的排风管10连通内壳6与外壳下部43;与内壳下部漏斗64连通的粗粉排料管11连通外壳下部43,外壳下部漏斗口41连接细粉排料管12;外壳内壁固设挡风板7。外壳上部42横截面呈n边形结构(n≥3),外壳下部43呈从上往下缩小的n≥3多边形。内壳6的横断面为圆形结构或圆内切多边形结构。在外壳内壁对称设置长条形挡风板7。外壳上部42间隔对称设置含尘烟气进气管9及支撑板61。内壳6的内壁与小风叶8形成产生向上旋转气流的旋风空间65;大风叶5与内壳外壁形成产生旋转向下气流的差环形空间44;外壳内壁挡风板7与内壳外壁大风叶5形成产生圈流状旋转向下气流的细粉收尘空间45。本技术实现了粗粉、细粉的双级分离,使含尘烟气被充分净化。排风量可调使其达到最佳收尘效果。在高温、高含尘浓度的含尘烟气条件下可以长期高效运行,收尘效率达到90%以上,如采用双级联网运行收尘效率可达95%,投资少、见效快。且结构简单、传动平稳、收尘效率高,是环保治理收集烟尘的理想收尘设备。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与工作状态示意图现结合附图进一步叙述本技术的结构参见图1-2收尘器包括外壳4、内壳6、回转部份、上盖14,外壳4分为外壳上部42与外壳下部43,悬挂在耳架13上,外壳边缘由铁板焊接组装,形成具有有直线棱角的外壳4,在外壳内壁间隔设置长条形立式挡风板7。外壳下部43用铁板焊接形成n≥3的多边形,在漏斗口41处与细粉排料管12连通。在外壳下部侧边设置粗粉排料管11。外壳下部43另侧设置排风管10,对称间隔设置的含尘烟进气管设置在外壳上部42的底部。内壳6通过支撑板61,含尘烟气进气管9、排风管10、粗粉排料管11与外壳4连通,内壳上部62是圆柱形筒体,内壳下部62是圆锥形体。其中与外壳上部42连通的含尘烟气进气管9设置于内壳上部62,与外壳下部43连通的排风管10与粗粉排料管11设置于内壳下部63。内壳下部漏斗口64接通粗粉排料管11。外壳下部漏斗口41接通细粉排料管12。回转部份由调速电机1、三角皮带轮、轴承座2、传动轴3、大风叶5、小风叶8组成。大、小风叶5、8安装在传动轴3上。调速电机1通过三角皮带轮带动传动轴转动,轴承座2设置于上盖横梁14处。上盖与外壳4连接,在上盖上设置检修门。从含尘烟气进气管进入,内壳上部62的烟气流相互对持,受小风叶旋转气流的带动在旋风空间65产生了向上的旋转气流,这一携带大量烟尘的旋风气流通过小风叶8的旋转区域时,比表面积较小的粗粉颗粒因浮力小,在受到离心力作用时被抛向内壳筒壁并因与内壳筒壁碰撞失去运动动能而下沉至粗粉排料管11处排出收尘器;而比表面积较大的细粉颗粒通过小风叶8的旋转区域后,携带大量细粉烟气的旋风气流上升通过内壳上口,涌入内壳上部外壁与大风叶5之间的差环形空间44,这时携带大量细粉颗粒的烟气呈螺旋形气流旋转向下运动。差环形空间44的内环是内壳的外壁,外环与外壳内壁相切,形成多个细粉收集空间45,在外壳内壁固设相互对称的立式长条形挡风板7以后,差环形空间44的外环缩小,细粉收集空间45增大。细粉颗粒受离心力作用,连续从差环形空间44抛向细粉收集空间45。在细粉收集空间,向下旋转的烟气流逐步进入后受扩散,直角转弯阻力和挡风板7造成的反向旋转气流的影响,使烟气流的风速急剧下降,导致进入细粉收集空间的细粉颗粒的运动动能急剧减少,当其与外壳内壁或与挡风板7碰撞后,丧失了残余的运动动能而沿外壳内壁或挡风板下滑沉落至细粉排料管12排出。由于大量的细颗粒被连续抛向细粉收集空间45,并沿细粉排料管12排出收尘器,实现了细粉颗粒和热气热的分离,并实现了排风气流的净化。已净化的热气流经排风管10排出收尘器,进入烟囱或下一级收尘器内。权利要求1.一种差环变风式收尘器,包括由调速电机(1)、传动轴(3)、旋转风叶组成的回转部分;外壳(4)、内壳(6)、含尘烟气进气管(9)、排风管(10)、粗粉排料管(11)、细粉排料管(12),其特征是外壳上部(42)通过间隔设置的含尘烟气进气管(9)及支撑板(61)连接内筒(6);传动轴(3)连接大风叶(5)与小风叶(8);大风叶(5)设置于外壳上部,小风叶伸入内壳(6)内部空间;间隔设置的排风管(10)连通内壳(6)与外壳下部;与内壳下部漏斗口(64)连通的粗粉排料管(11)连通外壳下部(43),外壳下部漏斗口(41)连接细粉排料管(12);外壳内壁固设挡风板(7)。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环变风式收尘器,其特征是外壳上部(42)横截面呈n边形结构(n≥3),外壳下部(43)呈从上往下缩小的n≥3多边形。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环变风式收尘器,其特征是内壳(6)的横断面为圆形结构或圆内切多边形结构。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差环变风式收尘器,其特征是在外壳内壁对称设置长条形挡风板(7)。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环变风式收尘器,其特征是外壳上部(42)间隔对称设置含尘烟气进气管(9)及支撑板(61)。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环变风式收尘器,其特征是内壳(6)的内壁与小风叶(8)形成产生向上旋转气流的旋风空间(65);大风叶(5)与内壳外壁形成产生旋转向下气流的差环形空间(44);外壳内壁挡风板(7)与内壳外壁大风叶(5)形成产生圈流状旋转向下气流的细粉收尘空间(45)。专利摘要一种差环变风式收尘器,外壳上部通过间隔设置的含尘烟气进气管及支撑板连接内筒,与调速电机连接的传动轴连接大、小风叶,间隔设置的排风管连通内、外壳的下部,在外壳内壁固设挡风板,通过向上运动的旋风气流与大、小风叶、挡风板以及直角转弯外壳内壁的阻挡,碰撞运动形成差环变风式旋转向下气流与细粉收集空间。在高温、高含尘浓度条件下能长期高效运动,收尘效率达到90%。文档编号B07B7/083GK2274104SQ9621551公开日1998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12日 优先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差环变风式收尘器,包括由调速电机(1)、传动轴(3)、旋转风叶组成的回转部分;外壳(4)、内壳(6)、含尘烟气进气管(9)、排风管(10)、粗粉排料管(11)、细粉排料管(12),其特征是:外壳上部(42)通过间隔设置的含尘烟气进气管(9)及支撑板(61)连接内筒(6);传动轴(3)连接大风叶(5)与小风叶(8);大风叶(5)设置于外壳上部,小风叶伸入内壳(6)内部空间;间隔设置的排风管(10)连通内壳(6)与外壳下部;与内壳下部漏斗口(64)连通的粗粉排料管(11)连通外壳下部(43),外壳下部漏斗口(41)连接细粉排料管(12);外壳内壁固设挡风板(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于建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