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记忆中空纤维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07267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7 0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形状记忆中空纤维的制备方法,通过湿法纺丝、干法纺丝、熔体纺丝、反应纺丝、凝胶纺丝和复合纺丝技术,将形状记忆聚合物合成所述形状记忆中空纤维。所述形状记忆聚合物为形状记忆聚氨酯。所述形状记忆聚氨酯由三种起始原料合成:长链的多羟基化合物、二异氰酸酯和链增长剂,其中,所述二异氰酸酯和链增长剂作为硬片段,所述长链的多羟基化合物作为软片段。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形状记忆中空纤维的制备方法,能够获得具有热刺激敏感性形状记忆聚合物,可用在热管理的智能纺织品、枕头填料、感觉舒适的床垫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刺激敏感性内径的形状记忆中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热刺激敏感性形状记忆聚合物与传统聚合物不同在于首先,它们具有物理交联或化学交联的结构,该结构在高温下稳定聚合物;第二,在室温附近或略高于室温的低温下,其可控的热转换作为形状开关。受控的热转换温度是开关温度(Ttrans),其可能是玻璃化温度(Tg)或熔化温度CU。当形状记忆纤维变形时,变形后的形状可在低于开关温度时固定。当聚合物被再次加热到高于开关温度时,由于熵弹性而恢复原始的未变形的形状,该过 程是可逆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制备形状记忆中空纤维不具有热刺激敏感性内径的缺陷,提供一种制备具有热刺激敏感性内径的形状记忆中空纤维。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过湿法纺丝、干法纺丝、熔体纺丝、反应纺丝、凝胶纺丝和复合纺丝技术,将形状记忆聚合物合成所述形状记忆中空纤维。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所述形状记忆聚合物至少包括以下物质中的一种多面低聚倍半硅氧烷、遥爪多面低聚倍半硅氧烷、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己内酯、聚酮乙醇、聚己内酯共聚低聚对二氧环己酮二醇、聚十六烯共聚丙烯、聚乙烯共聚甲基-1,3-环戊烷、降冰片基多面低聚倍半硅氧烷、聚氨(尼龙66)共聚己内酯、聚酯共聚氧乙烯、尼龙6共聚乙烯、聚苯乙烯共聚丁二烯、聚氨酯嵌段共聚物、芳香族聚酰胺聚己内酯共混物、芳香族聚酰胺聚四氢呋喃共混物、聚偏氟乙烯聚醋酸乙烯酯共混物、聚乳酸聚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己内酰胺、聚己二酰己二胺、聚氨基十一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六亚甲基葵二酸、聚醋酸乙烯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聚异戊烯。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所述形状记忆聚合物为形状记忆聚氨酯。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所述形状记忆聚氨酯由三种起始原料合成长链的多羟基化合物、二异氰酸酯和链增长剂,其中,所述二异氰酸酯和链增长剂作为硬片段,所述长链的多羟基化合物作为软片段。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所述形状记忆聚氨酯由交联的二异氰酸酯的两种多羟基化合物合成,其中,具有高热转换的一种多羟基化合物作为硬片段,另一种多羟基化合物作为软片段。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所述多羟基化合物至少包括以下物质中的一种聚二乙二醇壬二酸酯、聚己内酯、聚乙烯己二酸、聚四氢呋喃、聚丁烯己二酸酯、聚环氧丙烷、聚乳酸、聚己内酯苯氧基共混物、聚氯乙烯。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所述多羟基化合物的分子量在500到30000之间。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所述二异氰酸酯至少包括以下物质中的一种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_4,4’ - 二异氰酸脂、1,6_己二异氰酸酯、月旨环二异氰酸酯、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4_甲苯二异氰酸酯、四甲苯基二异氰酸酯。 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所述链增长剂至少包括以下物质中的一种I,3-丙二醇、I,4-丁二醇、I,2-乙二醇、I,6-己二醇、4,4 二羟苯基 _2,2 二羟甲基丙酸、2-羟乙基对苯二酚、4,4’_双(2-羟基乙氧基)联苯、4,4 双(6-羟氧基己氧基)联苯、双酚A、氮-二(二羟基乙氧基)异烟胺、N-甲基二乙醇胺、双酚A乙氧基酯、1,2-二氨基乙烷、1,2-二氨基丙烷、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N,N-二(2-羟乙氧基)异烟酰胺、N-甲基二乙醇胺、1,2- 二氨基乙烷、1,2- 二氨基丙烷。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所述聚氨酯由叔醇(tertiaryethanol)或者叔胺(tertiary amine)在溶剂中交联合成,所述叔醇或叔胺至少包括以下物质中的一种二甲基丙烧、丙二醇、I,2,6-己基二醇、二轻甲基乙烧、季戍四醇、戍烧-I, 2, 3,4,5-五烷、甘露醇、蔗糖、二乙烯三胺;所述溶剂至少包括以下物质中的一种N,N_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N,N_ 二甲基乙酰胺、I-甲基_2_吡咯烷酮、甲基亚讽。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I是本专利技术制备具有刺激敏感性内径的智能中空纤维所采用的喷嘴喷丝头的横截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具有刺激敏感性内径的智能中空纤维的截面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具有刺激敏感性内径的智能中空纤维在常态下的横截面图;图3b是图3a中具有刺激敏感性内径的智能中空纤维在长度方向上拉伸后的横截面图;图3c是图3b中具有刺激敏感性内径的智能中空纤维加热恢复后的横截面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具有刺激敏感性内径的智能中空纤维在常态下的横截面图;图4b是图4a中具有刺激敏感性内径的智能中空纤维在横向方向上按压后的横截面图;图4c是图4b中具有剌激敏感性内径的智能中空纤维加热恢复后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用于中空纤维的聚合物为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热塑性嵌段共聚物、共混聚合物或热固性聚合物。对于热固性聚合物,在纺丝过程中或之后,通过利用单体或辐射来交联聚合物。形状记忆聚合物至少包括以下物质中的一种多面低聚倍半娃氧焼(polyhedraloligomeric silsesquioxanes)、遥爪多面低聚倍半娃氧焼(telechelic of polyhedral oligomeric silsesquioxanes)、聚乙二酉享 (polyethylene glycol)、聚乳酸-轻基乙酸-己内酉旨(polylactide-co-poly (glycolide-co-caprolactone))、聚酮乙醇(poly (ketone-co-alcohol))、聚己内酯共聚低聚对二氧环己酮二醇(polycaprolactone-co-oligo (p-dioxanone) diol、)、聚十六烯共聚丙烯(Poly (1-hexadecene) -co-polypropylene)、聚乙烯共聚甲基-I,3_ 环戊焼(polyetheylene-co-poly (methylene-1, 3-cyclopentane)、降冰片基多面低聚倍半娃氧焼(polyhedraloligomeric silsesquioxanes-co-norbornyl)、聚氛(尼龙66)共聚己内醋(polyamide (nylon 6/6,6)-co-polycaprolactone)、聚酯共聚氧乙烯(polyester-co-poly (ethylene oxide))、尼龙 6 共聚乙烯(Nylon6-co-polyethylene)、聚苯乙烯共聚丁二烯(po Iy styrene-co-po Iybutadiene)、聚氨酯嵌段共聚物(polyurethane block copolymer)、芳香族聚酰胺聚己内酯共混物(aramid/polycaprolactone blends)、芳香族聚酰胺聚四氢呋喃共混物(aramid/polyutetrahydrofuran blends)、聚偏氟乙烯聚醋酸乙烯酯共混物(polyvinylidenefluoride/polyvinyl acetate blends)、聚乳酸聚醋酸乙烯酯共聚物(poly lactic acid/polyvinyl acetate blends)、聚对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形状记忆中空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湿法纺丝、干法纺丝、熔体纺丝、反应纺丝、凝胶纺丝和复合纺丝技术,将形状记忆聚合物合成所述形状记忆中空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状记忆聚合物至少包括以下物质中的ー种 多面低聚倍半硅氧烷、遥爪多面低聚倍半硅氧烷、聚こニ醇、聚乳酸-羟基こ酸-己内酷、聚酮こ醇、聚己内酯共聚低聚对ニ氧环己酮ニ醇、聚十六烯共聚丙烯、聚こ烯共聚甲基-1,3-环戊烷、降冰片基多面低聚倍半硅氧烷、聚氨(尼龙66)共聚己内酷、聚酯共聚氧こ烯、尼龙6共聚こ烯、聚苯こ烯共聚丁ニ烯、聚氨酯嵌段共聚物、芳香族聚酰胺聚己内酯共混物、芳香族聚酰胺聚四氢呋喃共混物、聚偏氟こ烯聚醋酸こ烯酯共混物、聚乳酸聚醋酸こ烯酯共聚物、聚对苯ニ甲酸こニ醇脂、聚甲基丙烯酸こ酷、聚己内酰胺、聚己ニ酰己ニ胺、聚 氨基十一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酷、聚六亚甲基葵ニ酸、聚醋酸こ烯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酷、聚甲基丙烯酸、聚异戊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状记忆聚合物为形状记忆聚氨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状记忆聚氨酯由三种起始原料合成长链的多羟基化合物、ニ异氰酸酯和链增长剂,其中,所述ニ异氰酸酯和链增长剂作为硬片段,所述长链的多羟基化合物作为软片段。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状记忆聚氨酯由交联的ニ异氰酸酯的两种多羟基化合物合成,其中,具有高热转换的一种多羟基化合物作为硬片段,另一种多羟基化合物作为软片段。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羟基化合物至少包括以下物质中的ー种 聚ニこニ醇壬ニ酸酷、聚己内酷、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金莲孟庆浩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