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容压缩机、具有其的空调器和热泵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00628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4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容压缩机、具有其的空调器和热泵热水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变容压缩机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电机和泵体组件,泵体组件包括第一泵送单元,第一泵送单元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滑片和在第一气缸内滚动的第一转子,第一气缸包括:第一吸气口:第二吸气口;气缸排气口;其中,沿第一转子的旋转方向,第二吸气口与气缸排气口之间的角度小于第一吸气口与气缸排气口之间的角度,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中至少第二吸气口可开闭地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变容压缩机,可以根据环境变化,有效地控制变容压缩机的工作容积,使压缩机耗功与所需排气量相适应。(*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ー种变容压缩机、具有其的空调器和热泵热水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双转子变容压缩机,在变容时一个气缸工作,而另ー个空转,不能迅速的实现制冷、制热,影响了压缩机的效率,増加了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变压缩机工作容积,调节制冷制热能力,降低低负荷时的消耗功率的变容压缩机、具有其的空调器和热泵热水器。 本技术提供了ー种变容压缩机,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机和泵体组件,所述泵体组件包括第一泵送单元,所述第一泵送单元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滑片和在所述第一气缸内滚动的第一转子,所述第一气缸包括第一吸气ロ ;第二吸气ロ ;气缸排气ロ ;沿所述第一转子的旋转方向,所述第二吸气ロ与所述气缸排气ロ之间的角度小于所述第一吸气ロ与所述气缸排气ロ之间的角度,所述第一吸气口和所述第二吸气ロ中至少所述第二吸气ロ可开闭地设置。进ー步地,所述第一吸气ロ、所述第二吸气ロ分别沿径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的不同的圆周位置。进ー步地,所述变容压缩机包括柱塞阀,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吸气ロ。进ー步地,所述柱塞阀包括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対的第二端,所述柱塞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缸体内部连通,所述变容压缩机还包括旁通控制管,连通所述变容压缩机的压缩机排气ロ与所述柱塞阀的第二端;电子控制阀,设置于所述旁通控制管上。进ー步地,所述第一气缸、第一滑片和第一转子形成低压压缩腔,所述泵体组件还包括第二泵送单元,与所述第一泵送单元串联设置,所述第二泵送单元包括第二气缸、第ニ滑片和在所述第二气缸内滚动的第二转子,所述第二气缸、第二滑片和第二转子形成高压压缩腔;泵体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泵送单元和所述第二泵送单元之间。进ー步地,所述第一气缸还包括增焓ロ,所述变容压缩机还包括中压腔,与所述低压压缩腔的出口、所述高压压缩腔的入口和所述增焓ロ分别连通;增焓管,与所述增焓ロ连通,所述增焓管用于向所述增焓ロ引入增焓气体。进ー步地,所述变容压缩机还包括下法兰,设置于所述第一缸体下方,所述下法兰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吸气ロ连通的下法兰连通孔;分液器;第一吸气管,连通所述分液器的气相区与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一吸气ロ 第二吸气管,连通所述分液器的气相区与所述下法兰连通孔。进ー步地,所述下法兰包括设置于下侧的下法兰凹入部,所述变容压缩机还包括下法兰盖板,盖设于所述下法兰凹入部使所述下法兰凹入部形成所述中压腔。进ー步地,所述变容压缩机还包括中间缸,设置于所述泵体隔板与所述第一泵送単元之间,所述中间缸包括设置于所述泵体隔板ー侧的中间缸凹入部,所述泵体隔板盖设于所述中间缸凹入部使所述中间缸凹入部形成中压腔,所述中压腔与所述低压压缩腔的出口和所述高压压缩腔的入口分别连通;增焓管,向所述中压腔引入增焓气体。进ー步地,所述中间缸的缸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吸气ロ连通的中间缸连通孔;所述变容压缩机还包括分液器;第一吸气管,连通所述分液器的气相区与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一吸气ロ 第二吸气管,连通所述分液器的气相区与所述中间缸连通孔。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变容压缩机,所述变容压缩机为前述的变容压缩机。本技术还提供了 ー种热泵热水器,包括变容压缩机,所述变容压缩机为前述的变容压缩机。根据本技术的变容压缩机,可以根据环境变化,有效地控制变容压缩机的エ作容积,使压缩机耗功与所需排气量相适应。在空调器或热泵热水器中使用本技术的变容压缩机,可控制空调器或热泵热水器中变容压缩机的功率消耗,使得消耗功率随所需制冷量或制热量调节到最低,最終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ー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容压缩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容压缩机的第一工作行程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容压缩机的第二工作行程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变容压缩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參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图I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容压缩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第一实施例的变容压缩机主要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电机和泵体组件。变容压缩机的壳体由壳体组件19、上盖组件20和下盖5组成。在壳体内部,电机转子17和电机定子18组成了电机,电机优选地为变频电机。电机定子18热套在壳体组件19内部,电机转子17热套在泵体组件的曲轴11上,曲轴11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泵体组件主要包括曲轴11、上法兰组件16、下法兰7和下法兰盖板6、第一泵送单元、第二泵送单元和设置于第一泵送单元、第二泵送单元之间的泵体隔板12。其中,第一泵送单兀包括第一气缸4、第一滑片(未图不)和在第一气缸内滚动的第一转子8。第二泵送単元与第一泵送单元串连设置,位于第一泵送单元上方,第二泵送单元包括第二气缸14、第ニ滑片(未图示)和在第二气缸14内滚动的第二转子13。第一转子8和第二转子13分别设置于曲轴11的第一偏心部和第二偏心部上,并在曲轴11的带动下在各自的气缸内滚动。其中,第一气缸4、第一转子8和第一滑片共同组成了低压压缩腔;第ニ气缸14与第二转子13和第二滑片共同组成了高压压缩腔。低压压缩腔与高压压缩腔通过泵体隔板12分隔。变容压缩机还包括了分液器、第一吸气管I、第二吸气管2、电子阀9、圆柱阀10、旁通控制管15、压缩机排气ロ 21。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气缸4包括了第一吸气ロ 41、第二吸气ロ42、气缸排气ロ 44 ;沿第一转子8的旋转方向,第二吸气ロ 42与气缸排气ロ 44之间的角度小于第一吸气ロ 41与气缸排气ロ 44之间的角度。其中第一吸气ロ 41和第二吸气ロ 42中至少第二吸气ロ 42可开闭地设置。这样的设置可以通过控制第二吸气ロ 42或第一和第ニ吸气ロ的打开和关闭来调节压缩机的工作容积,使得压缩机的耗功随工作容积变化而变化,最終达到节能的效果。在第一实施例中具体地,第二吸气ロ 42设置为可开闭的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吸气ロ 41和第二吸气ロ 42之间相差了 Φ角,其中,为了 使第一吸气ロ 41和第二吸气ロ 42均处于吸气区,Φ角满足0° < Φ < 180°的关系。第一吸气ロ 41和第二吸气ロ 42之间相差Φ角的设置方式可以使从第一吸气ロ 41和第二吸气ロ 42进入变容压缩机的起始压缩时间不同,即从第二吸气ロ 42进入第一气缸4内的气体比从第一吸气ロ 41进入第一气缸4的气体延迟了 Φ角后才开始压缩,因此,第二吸气ロ42打开时的工作容积小于第一吸气ロ 41吸气而第二吸气ロ 42关闭时的工作容积。于是,变容压缩机的容量可调节。下法兰7设置于第一气缸4下方,下法兰7设置了与第二吸气ロ 42连通的下法兰连通孔;第一吸气管I连通分液器的气相区与第一气缸4的第一吸气ロ 41 :第二吸气管2连通分液器的气相区与下法兰连通孔。在第一实施例中采用了设置于第一气缸4内部的柱塞阀来打开或关闭第二吸气ロ 42。柱塞阀具体地可米用圆柱阀10。如图I所不,圆柱阀10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变容压缩机,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机和泵体组件,所述泵体组件包括第一泵送单元,所述第一泵送单元包括第一气缸(4)、第一滑片和在所述第一气缸(4)内滚动的第一转子(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4)包括 第一吸气ロ(41); 第二吸气ロ (42); 气缸排气ロ(44);其中, 沿所述第一转子(8)的旋转方向,所述第二吸气ロ(42)与所述气缸排气ロ(44)之间的角度小于所述第一吸气ロ(41)与所述气缸排气ロ(44)之间的角度,所述第一吸气ロ(41)和所述第二吸气ロ(42)中至少所述第二吸气ロ(42)可开闭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变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气ロ(41)、所述第二吸气ロ(42)分别沿径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4)的不同的圆周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变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容压缩机包括 柱塞阀(10),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吸气ロ(4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阀(10)包括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対的第二端,所述柱塞阀(1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缸体(4)内部连通,所述变容压缩机还包括 旁通控制管(15),连通所述变容压缩机的压缩机排气ロ(21)与所述柱塞阀(10)的第ニ端; 电子控制阀(9),设置于所述旁通控制管(15)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4)、第一滑片和第ー转子(8)形成低压压缩腔,所述泵体组件还包括 第二泵送单元,与所述第一泵送单元串联设置,所述第二泵送单元包括第二气缸(14)、第二滑片和在所述第二气缸(14)内滚动的第二转子(13),所述第二气缸(14)、第二滑片和第二转子(13)形成高压压缩腔; 泵体隔板(12),设置于所述第一泵送单元和所述第二泵送单元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容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4)还包括增焓ロ(43),所述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涛李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