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导热油的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99487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4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合成导热油的生产装置,包括原料炉、热熔机、高压釜、滤机、蒸馏机、精馏塔、精制釜、中间罐和成品沉降罐,所述原料炉的输出管与热熔机的进口相连接,所述热熔机的出口与高压釜的进口相连接,所述高压釜的出口与滤机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滤机的出口与蒸馏机的进口相连接,所述蒸馏机的出口与精馏塔相连接;所述精馏塔的出口与收集器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收集器的出口与精制釜的进口相连接,所述精制釜的出口与滤机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滤机的出口与中间罐的进口相连接,所述中间罐的出口与成品沉降罐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高压加氢装置,去除了所有的无机物,提高了产品的流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导热油的生产装置,尤其涉及ー种合成导热油的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导热油是ー种热传递介质,因具有传热效果好,操作方便,节能并输送等优点而日益广泛的应用于各エ业和民用领域。早期使用的矿物油型导热油,因其自身组成结构的局限性,日趋没落;各种合成型导热油正在逐步取而代之。但是在传统的生产合成导热油的过程中,制成的合成导热油中杂质过多,导致生产的产品品质不够高。本技术通过高压加氢生产装置,去除了所有的无机物,提闻了广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合成导热油的生产装置,能够去除导热油中的无机物,提闻广品品质。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ー种合成导热油的生产装置包括原料炉、热熔机、高压釜、滤机、蒸馏机、精馏塔、精制釜、中间罐和成品沉降罐,所述原料炉的输出管与热熔机的进ロ相连接,所述热熔机的出口与高压釜的进ロ相连接,所述高压釜的出口与滤机的进ロ相连接;所述滤机的出口与蒸馏机的进ロ相连接,所述蒸馏机的出口与精馏塔相连接;所述精馏塔的出口与收集器的进ロ相连接,所述收集器的出口与精制釜的进ロ相连接,所述精制釜的出ロ与滤机的进ロ相连接;所述滤机的出ロ与中间罐的进ロ相连接,所述中间te的出ロ与成品沉降te相连接。上述的合成导热油生产装置,其中,所述的热熔机的数量为4只,所述的高压釜的数量为4只,所述的中间罐的数量为2只。上述的合成导热油生产装置,其中,所述的高压釜的底部设置有远红外加热装置上述的合成导热油生产装置,其中,所述的蒸馏机的底部设置有远红外加热装置。上述的合成导热油生产装置,其中,所述的精馏塔和收集器之间设置有冷凝装置。上述的合成导热油生产装置,其中,所述的收集器的数量为两个,与精制釜相连的为重油收集器,另ー个为轻油收集器。上述的合成导热油生产装置,其中,所述的重油收集器与精制釜之间设置有冷凝装置。上述的合成导热油生产装置,其中,所述冷凝装置和精制釜之间设置有高压釜。上述的合成导热油生产装置,其中,所述高压釜和精制釜之间设置有冷凝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合成导热油生产装置,通过设置高压釜、精馏塔、蒸馏机、滤机等装置进行高压加氢,除去了油品中的硫、氮、氧、不饱和烃、金属等杂质,提高了产品的品质。且生产过程中无有害物质的排放,有效保护了运行装置,属于环保型产品。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合成导热油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原料炉2热熔机3高压釜4滤机5蒸馏机6精馏塔7收集器9高压釜10精制釜11滤机12中间罐13成品沉降罐14冷凝器15冷凝器16冷凝器31远红外加热装置51远红外加热装置71重油收集器72轻油收集器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合成导热油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參见图1,本技术提供的合成导热油生产装置;包括原料炉I、热熔机2、高压釜3、滤机4、蒸馏机5、精馏塔6、精制釜10、中间罐12和成品沉降罐13,原料炉I的输出管与热熔机2的进ロ相连接,热熔机2的出口与高压釜3的进ロ相连接,高压釜3的出口与滤机4的进ロ相连接,高压釜3的底部设置有远红外加热装置31 ;较佳地,热熔机2的数量为4只,高压釜3的数量为4只;滤机的出ロ 4与蒸馏机5的进ロ相连接,蒸馏机5的出口与精馏塔6的进ロ相连接,蒸馏机5的底部设置有远红外加热装置51 ;精馏塔6的出口与收集器7的进ロ相连接,精馏塔6和收集器7之间设置有冷凝装置15 ;收集器7的出口与精制釜10的进ロ相连接,收集器7的数量为两个,与精制釜10相连的为重油收集器71,重油收集器71与精制釜10之间设置有冷凝装置14,冷凝装置14和精制釜10之间设置有高压釜9,高压釜9和精制釜10之间设置有冷凝器16 ;另一个为轻油收集器8 ;精制釜10的出口与滤机11的进ロ相连接;滤机11的出口与中间罐12进ロ相连接,中间罐12的出口与成品沉降罐13相连接,中间罐12的数量为2只。使用本技术合成导热油的生产装置进行生产的过程如下将原料置于原料炉I内,先进入四只热熔机2内分级分离原料,后进入高压釜3内,通过远红外加热31,加入催化剂和氢气进行降凝,使固态原料变为液态原料,再通过滤机4过滤部分杂质后进入蒸馏机5,通过远红外加热51,蒸汽由塔底进入精馏塔6,下降液中的低沸点组分不断地向气相中转移,气相中的高沸点组分不断地向下降液中转移,气相愈接近塔顶,其易挥发组分浓度愈高,而下降液愈接近塔底,其难挥发组分则愈富集,从而达到组分分离的目的。由塔顶上升的气相进入冷凝器15,冷凝的液体的一部分进入重油收集器71,另一部分液体作为釜液进入轻油收集器72。重油收集器71中的产品再经过冷凝器14 一部分进入精制釜10内,另一部分进入高压釜9内加入催化剂进行分布加氢重整与选择性加氢后通过冷凝器16进入精制釜10。在精制釜内10,产品进行合成精制,排除所有的废弃物,经过滤机11,过滤掉所有的杂质后进入中间罐12,最后经过成品沉降罐13得到最终产品合成导热油。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合成导热油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炉(I)、热熔机(2)、高压釜(3)、滤机(4)、蒸馏机(5)、精馏塔(6)、精制釜(10)、中间罐(12)和成品沉降罐(13),所述原料炉(I)的输出管与热熔机(2)的进ロ相连接,所述热熔机(2)的出口与高压釜(3)的进ロ相连接,所述高压釜⑶的出口与滤机的进ロ⑷相连接;所述滤机⑷的出口与蒸馏机(5)的进ロ相连接,所述蒸馏机(5)的出口与精馏塔相连接(6);所述精馏塔(6)的出口与收集器(7)的进ロ相连接,所述收集器(7)的出口与精制釜(10)的进ロ相连接,所述精制釜(10)的出口与滤机(11)的进ロ相连接;所述滤机(11)的出口与中间罐(12)的进ロ相连接,所述中间罐(12)的出口与成品沉降罐(13)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合成导热油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熔机(2)的数量为4只,所述的高压釜(3)的数量为4只,所述的中间罐(12)的数量为2只。3.根据权利要求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长江佳隆石化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