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模具
,涉及一种模具中的注塑量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实际生产中 注塑产品中通常会根据实际需要针对某个浇口或流道控制注塑量,来调整注塑产品熔接线的位置,以达到合理熔接区域,满足客户对产品外观及产品强度等需求,但是现有控制注塑量的装置在实际试模或生产时耗时较多,塑胶材料损耗大,废品率较高,产品熔接线位置难以调控,对产品外观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操作简单,降低废品率,降低塑胶材料损耗的模具中的注塑量控制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具中的注塑量控制装置,包括公模板以及母模板,所述的公模板与母模板之间具有流道,其特征是所述的流道上设置有注塑量控制器,所述的注塑量控制器的前端与流道的注入口接触并能够控制流道的注入口的间隙距离。为优化上述方案采取的措施具体包括在上述的一种模具中的注塑量控制装置中,所述的注塑量控制器包括控制头以及调节螺丝,在控制头上开设有呈U形的导滑槽,调节螺丝位于在导滑槽上并与母模板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在模具上所占空间小;调节时只需用扳手直接拧动调节螺丝即可达到注塑量调节效果,降低废品率,降低塑胶材料损耗,提闻广品品质,节约成本,不易损坏。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调节前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调节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注塑量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公模板I ;母模板2 ;流道3 ;注入口 31 ;注塑量控制器4 ;控制头5 ;导滑槽51 ;调节螺丝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中的注塑量控制装置,包括公模板(I)以及母模板(2),所述的公模板(I)与母模板(2)之间具有流道(3),其特征是所述的流道(3)上设置有注塑量控制器(4),所述的注塑量控制器(4)的前端与流道(3)的注入口(31)接触并能够控制流道(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