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棒材冶炼引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97712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4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棒材冶炼引铸装置,包括一不锈钢棒,不锈钢棒前端设有螺纹,所述不锈钢棒后端还连接若干表面硅胶的引棒,所述若干引棒依次连接。引棒表面注塑有硅胶,硅胶摩擦力大,引铸时容易引铸,不容易打滑;组合不同数量的引棒,可调整出不同长度的引棒,满足不同高度、不同规格的冶炼设备使用,兼容性较好,通用性高;当开始引铸时,随着引棒向下运动,可逐渐拧下下端的引棒,随时调整引棒长度,防止顶住其他东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冶炼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金属棒材冶炼引铸装置
技术介绍
通用的棒材制备方式,是利用一种冶炼设备,是将金属放在一个坩埚里,通过高温后融化后,让金属溶液流过坩埚底部的一个模具(一个有圆孔的石墨管),经过冷凝,形成棒 材。金属溶液在流模具时,在冷凝的过程中,需要引铸。引铸是在金属冶炼前,先把一个不锈钢棒插入模具圆孔,等金属融化后,部分溶液接粘到不锈钢前段,然后在不锈钢下端,用两个通过压力紧靠到一起的滚轮夹紧不锈钢,通过马达带动滚轮转动,从而拉动不锈钢棒,逐渐将金属棒引铸下来。传统技术中就一个不锈钢棒,前段有螺纹,以便于金属溶液容易形成粘合,缺点主要是不锈钢棒容易打滑,使引铸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容易引铸且实用性高的金属棒材冶炼引铸装置。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棒材冶炼引铸装置,包括一不锈钢棒,不锈钢棒前端设有螺纹,所述不锈钢棒后端还连接若干表面硅胶的引棒,所述若干引棒依次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不锈钢棒后端设有螺孔,引棒一端为连接螺孔的螺纹端,另一端也设有与螺纹端连接的螺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棒的表面滚花处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棒的长度为5厘米,引棒为不锈钢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引棒表面注塑有硅胶,硅胶摩擦力大,引铸时容易引铸,不容易打滑;组合不同数量的引棒,可调整出不同长度的引棒,满足不同高度、不同规格的冶炼设备使用,兼容性较好,通用性高;当开始引铸时,随着引棒向下运动,可逐渐拧下下端的引棒,随时调整引棒长度,防止顶住其他东西。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引铸装置结构不意图;图2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图2出示了本技术一种金属棒材冶炼引铸装置的实施方式包括一不锈钢棒1,不锈钢棒I前端设有螺纹2,所述不锈钢棒I后端还连接若干表面硅胶的引棒3,所述若干引棒3依次连接。引棒3表面涂覆硅橡胶粘结剂,才有注塑模具将硅胶注塑到四周,硅胶在在160 - 190°C温度条件,及10 - 25MPA的压力条件下,附着到引棒3上,所述不锈钢棒I后端设有螺孔4,引棒3 —端为连接螺孔4的螺纹端5,另一端也设有与螺纹端5连接的螺孔4。将表面注塑有硅胶的引棒3,拧到不锈钢棒I后端。通过几个引棒3相互拧紧,可组合出不同长度,所述引棒3的表面滚花处理,所述引 棒3的长度为5厘米,引棒3为不锈钢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金属棒材冶炼引铸装置,包括一不锈钢棒(I),不锈钢棒(I)前端设有螺纹(2),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棒(I)后端还连接若干表面硅胶的引棒(3),所述若干引棒(3)依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金属棒材冶炼引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棒(I)后端设有螺孔(4),引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军平王一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衡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