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具排气泡功能的点胶单元,其包含:一直线驱动模块,包含一推动柱塞与一胶体容置室,且该胶体容置室上方顶部位置具有一上通道,该上通道一端连接胶体容置室,另一端导通于出胶口;其中,该推动柱塞的外径小于该胶体容置室内径,且该推动柱塞由该胶体容置室的通孔伸入该胶体容置室内移动时,将该胶体容置室内的气泡或胶水,由该上通道挤压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易于完全排除气泡、不易损换,提升产品点胶质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排气泡功能的点胶单元,可将胶体容置室内的气泡排除,且具有能防止推动柱塞于胶体容置室内滑行时被胶水内的添加物粉粒卡住的功能。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点胶装置主要应用于各种电子芯片、光学镜头以及IXD、LED的组装时进行点胶,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电子元件越做越小,因此需要高精度的点胶装置进行点胶,其大概区分为喷射点胶方式与针头点胶方式,以进行最精确位置的涂布,上述的现有技术为业界所普遍采用,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246506号、第590049号以及美国专利第US6371339 号、第 US7762088 号。 目前点胶装置的胶水点胶方式技术常用柱塞推动胶水从胶体容置室内排出,并由控制系统控制驱动模块以进行柱塞最准确的移动,利用胶体容置室容积的改变控制胶水流出量或压力;为求质量良好,必须精确控制点胶压力、点胶量大小等,但该种点胶装置更换储胶筒时会造成胶水管路间残留的空气进入点胶装置,因而常发生胶水中有气泡,使得点胶过程中出现点胶量大小不一,甚至,造成产品没有点胶的缺陷,因而产品不良率提高;另夕卜,目前胶水中常需要加入荧光粉或各种添加剂等粉粒混合,例如LED的点胶作业,该种荧光粉为细小粉粒状混于胶水中,会渗入推动柱塞与胶体容置室的墙壁两者间的细缝,造成推动柱塞与胶体容置室卡住无法使用,甚至因而造成机器损坏。如图IA与图IB所示为一现有点胶装置,该现有点胶装置具有一储胶筒300、一注胶筒400以及一切换阀装置500,切换阀装置500中具有一驱动器501以及第一通道502、第二通道503,一推动置柱塞401深入该注胶筒400内的胶水容置室402,一点胶针头600装于注胶筒400下方,图IA为传统点胶装置的胶水从储胶筒300进入该注胶筒400的剖视图,此时切换阀装置500的第二通道503连通储胶筒300与注胶筒400,如储胶筒300更换,或者第一次使用时,胶水通道或注胶筒400内残留空气会与胶水混合形成气泡404进入注胶筒400,需进行排气泡作业,图IB为现有点胶装置气泡404或胶水50从注胶筒400排出点胶针头600的剖视图,此时切换阀装置500的第一通道502连通注胶筒400与点胶针头600,由于注胶筒400的排胶口 403位于底部,而气泡404比重较轻会自行往上升于胶水容置室402顶部,而不会从排胶口 403以及出胶口 601排出;使得气泡404的排出作业不顺利,停留于胶水容置室402内或胶水通道中,纵使推动柱塞401降至胶水容置室402的底部,两者间的小空隙仍会停留气泡404,以至无法完全干净排除气泡404 ;再者,推动注塞401与胶水容置室402内壁两者为紧密接合以便滑行推动胶水50排出点胶,胶水50中如加入添加剂或荧光粉等粉粒405,滑行过程及压力作用下,粉粒405会渗入推动柱塞401与容置室402墙壁两者间的细缝406,造成推动柱塞401卡住,无法继续动作,甚至造成损坏,必须更换。由此可知,现有点胶装置仍存在上述所述诸多缺陷,而有予以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胶单元,可易于完全排除胶体容置室内的气泡,提高点胶作业的精确度,避免不良产品发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胶单元,该点胶单元的胶体容置室上方具有一上通道,可让胶体容置室内胶水中的气泡自行上升从该上通道排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胶单元,该点胶单元的推动柱塞外径小于胶体容置室的内径而具有间隙,使该具粉粒胶水可于该间隙自由移动,避免胶水中的添加剂或荧光粉的粉粒卡入于推动柱塞与胶体容置室两者间的细缝,造成卡住无法移动或者损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胶单元,该点胶单元的胶体容置室上方具有一上通道,以及包含一切换阀,通过切换阀可变换该上通道连通该出胶口或连通该入胶口其中之一,可让胶体容置室内胶水中的气泡自行上升从该上通道排出,或者胶水从上通道排出或注入胶体容置室。 为达到前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排气泡功能的点胶单元包含一直线驱动模块与一点胶模块;上述直线驱动模块,包含一直线驱动装置与一推动柱塞,该直线驱动装置驱动该推动柱塞直线移动;以及上述点胶模块,包含一点胶座本体,该点胶座本体包含一注胶腔本体与一腔体上盖围成一胶体容置室,且该注胶腔本体上方顶部位置具有一上通道,该上通道一端连通胶体容置室,另一端连通出胶口 ;其中,该推动柱塞的外径小于该胶体容置室内径而具有间隙,该推动柱塞由该腔体上盖的通孔伸入该胶体容置室向内移动时,将该胶体容置室内的气泡或胶水,由该上通道挤压排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排气泡功能的点胶单元进一步包含一下通道设于注胶腔本体下方底部位置,以及进一步包含一第一通道与一第二通道,该第一通道一端与该上通道连通,另一端与出胶口连通,该第二通道一端与该下通道连通,另一端与入胶口连通,该胶体容置室内的气泡或胶水由该上通道连通该第一通道排出,该胶体容置室内的胶水由该下通道连通该第二通道注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排气泡功能的点胶单元还包含一切换阀,该切换阀设于该点胶座本体的切换阀容置室,该切换阀具有一第一环凹槽与第二环凹槽,该切换阀于切换阀容置室内移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该切换阀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环凹槽连通上通道与第一通道,且该第二通道与下通道被该切换阀阻挡不连通;该切换阀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二环凹槽连通下通道与第二通道,且该第一通道与上通道被该切换阀阻挡不连通。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排气泡功能的点胶单元进一步包含一切换阀驱动器与一弹性元件,该切换阀驱动器与该弹性元件分别顶于该切换阀的两端,驱动该切换阀于该切换阀容置室内移动于该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为达到前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具排气泡功能的点胶单元包含一推动柱塞与一点胶模块,上述推动柱塞可直线移动;以及上述点胶模块包含一点胶座本体,该点胶座本体包含一胶体容置室,且该胶体容置室上方顶部位置设有一上通道,该上通道一端连通胶体容置室,另一端连通于出胶口 ;其中,该推动柱塞的外径小于该胶体容置室内径而具有间隙,该推动柱塞由该胶体容置室的通孔伸入该胶体容置室向内直线移动时,将该胶体容置室内的气泡或胶水,由该上通道挤压排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排气泡功能的点胶单元进一步包含包含一第一通道、一第二通道与一切换阀,该第一通道一端与出胶口连通,该第二通道一端与入胶口连通,该切换阀位于切换阀容置室,该切换阀于该切换阀容置室内可移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该切换阀于该第一位置时该上通道与该第一通道连通,且被该切换阀阻挡不连通该第二通道;该切换阀于该第二位置时该上通道与该第二通道连通,且被该切换阀阻挡不连通第一通道。本专利技术通过胶体容置室上方具有一上通道,以及推动柱塞外径小于胶体容置室的内径而具有间隙,使得进入胶水中的气泡可以因比重轻自行上升于胶体容置室上方,由上通道排出,以及避免添加剂或荧光粉的粉粒渗入于推动柱塞与胶体容置室两者间的细缝而卡住,从而使点胶单元的排气泡作业易于达成,提高点胶精确度以及良率,并可避免损坏与增加点胶单元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A为传统点胶装置胶水从储胶筒进入该注胶筒的剖视图;图IB为现有点胶装置气泡或胶水从注胶筒排出点胶针头的剖视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胶水开始流入胶体容置室状态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排气泡功能的点胶单元,包含 一直线驱动模块,包含一直线驱动装置与一推动柱塞,该直线驱动装置驱动该推动柱塞直线移动;以及 一点胶模块,包含一点胶座本体,该点胶座本体包含一注胶腔本体与一腔体上盖围成一胶体容置室,且该注胶腔本体上方顶部位置具有一上通道,该上通道一端连通胶体容置室,另一端连通于出胶口 ; 其特征在于,该推动柱塞的外径小于该胶体容置室内径而具有间隙,该推动柱塞由该腔体上盖的通孔伸入该胶体容置室向内移动时,将该胶体容置室内的气泡或胶水,由该上通道挤压排出。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排气泡功能的点胶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注胶腔本体进一步包含一下通道设于注胶腔本体下方底部位置,该下通道一端连通于胶体容置室,另一端连通于入胶口,该推动柱塞于该胶体容置室内向上移动时,该胶水可由该下通道注入该胶体容置室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排气泡功能的点胶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点胶座本体进一步包含一第一通道与一第二通道,该第一通道一端与该上通道连通,另一端与出胶口连通,该第二通道一端与该下通道连通,另一端与入胶口连通,该胶体容置室内的气泡或胶水由该上通道连通该第一通道排出,该胶体容置室内的胶水由该下通道连通该第二通道注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排气泡功能的点胶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切换阀,该切换阀设于该点胶座本体的切换阀容置室,该切换阀具有一第一环凹槽与第二环凹槽,该切换阀于切换阀容置室内移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该切换阀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环凹槽连通上通道与第一通道,且该第二通道与下通道被该切换阀阻挡不连通;该切换阀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二环凹槽连通下通道与第二通道,且该第一通道与上通道被该切换阀阻挡不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排气泡功能的点胶单元,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切换阀驱动器与一弹性元件,该切换阀驱动器与该弹性元件分别顶于该切换阀的两端,驱动该切换阀于该切换阀容置室内移动于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排气泡功能的点胶单元,其特征在于,于该点胶座本体进一步设置一封口旋钮连接该第一通道。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排气泡功能的点胶单元,其特征在于,于该点胶座本体进一步设置一封口旋连接该第二通道。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排气泡功能的点胶单元,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储胶筒连通该入胶口。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排气泡功能的点胶单元,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转接头,该转接头一端连通出胶口,另一端连通点胶针头。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排气泡功能的点胶单元,其特征在于,于该切换阀的该第一环凹槽与第二环凹槽的上方与下方进一步设置至少一密封凹槽,至少一 O形环置于该密封凹槽内,使该切换阀与该切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贤源,黄政洲,蔡柏廷,杨王维,
申请(专利权)人:元利盛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