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阀以及具有这种电磁阀的驾驶员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90608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2 0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阀体(3)的电磁阀(1),其中在所述阀体(3)中设有能够用密封元件(14)封闭的阀座(12)、至少一个通向电磁阀(1)的至少部分容纳密封元件(14)的流体腔(15)的排出通道(13)、以及一个至少部分包围密封元件(14)的导流元件(16),所述密封元件(14)与设置在衔铁腔(17)中的衔铁(5)有效连接,所述衔铁腔被构造在导流元件(16)的背向流体腔(15)的一侧。在此规定,所述导流元件(16)至少部分包围阀体(3),以及在流体腔(15)和衔铁腔(17)之间形成流体连接的连接通道(21)与径向穿过阀体(3)的壁部(30)的径向缺口(29)形成流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电磁阀(1)的驾驶员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阀体的电磁阀,在所述阀体中有一个可以用密封元件封闭的阀座、至少一个通向电磁阀的至少部分容纳密封元件的流体腔的排出通道、以及一个至少部分包围密封元件的导流元件,所述密封元件与设置衔铁腔中的衔铁有效连接,所述衔铁腔被构造在导流元件的背向流体腔的一侧。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驾驶员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上述类型的电磁阀是现有技术已知的。此类电磁阀,例如无流关闭的二位二通电 磁阀或者无流关闭的二位二通电磁阀可以在ABS系统、TCS系统或者ESP系统中使用。这些电磁阀均具有可以用密封元件封闭的阀座。为此密封元件至少能够在关闭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移动。将密封元件在关闭位置中被布置为使其遮盖阀座从而将其封闭。在开启位置中密封元件例如与阀座相间隔,从而使得流体可以穿过阀座。在关闭位置中电磁阀对于流体来说是不允许通过的,而在开启位置中流体则可以穿流过电磁阀。将密封元件至少部分布置在电磁铁的流体腔之中。阀座也可以位于流体腔的壁部之中。此外,还有至少一个排出通道通向流体腔,其中在流体腔和排出通道之间可以存在持久的流体连接。流体通过进入通道被输送给电磁阀,其中流体通过进入通道被引向阀座。当密封元件处在开启位置时,那么流体就可以经由阀座进入到流体腔中,然后通过排出通道被导出。在开启位置中,密封元件通常被布置在阀座上方,从而使得流过阀座的流体也流经密封元件或者与其连接的衔铁。此外,流入的流体的流动方向通常背离排出通道,从而可以在流体流入排出通道之前,首先在流体腔中被减速。在此,流体也可以到达衔铁和电磁阀的壳体之间的区域。由流入的流体在密封元件和/或者衔铁周围引起的环流以及进入衔铁与壳体之间的流体均会对密封元件的可移动性造成影响,因为流体会将附加轴向力施加到密封元件或者与密封元件相连的衔铁上。在某些情况下,这可能会对电磁阀的调节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这是由以下情况引起的,即这种附加力会对在弹簧元件的复位力和作用于衔铁上用于移动密封元件的磁力以及设计电磁阀时所考虑到的流体压力之间的力平衡造成影响。特别地在电磁阀中,是这样一种情况,即排出通道的开口布置在流体腔中被布置在阀座旁,从而实现流体经过阀座的流入并且实现流体经过排出通道朝相反方向的流出。原则上有利的是,仅出现旋转对称的径向力以替代沿轴向作用于密封元件或衔铁上的附加力,因为这不会影响轴向的力平衡。鉴于这个原因,可以设置一种导流元件,该导流元件例如具有一个导流面,通过该导流面可以使得流入的流体朝排出通道的方向转向或者说使得流体被引向该排出通道。所述导流面可以至少部分弯曲,有利的是朝排出通道的方向弯曲。在此,所述导流元件将电磁阀的衔铁腔与阀座所在的流体腔分开。与密封元件形成有效连接的衔铁被布置在衔铁腔之中。通过该有效连接,密封元件可借助于衔铁移动,其中这至少可在关闭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进行。例如由DE 198 02 464A1已知一种这样的电磁阀。该公开文件展示了一种液压电磁操作的阀,所述阀具有一个布置在电磁阀壳体之中的用于压力介质的传导体,该传导体被一个关闭体穿过,并且将一个与阀座压力介质连通地连接的具有至少一个阀壳体的周向侧排出口的环形通道与一个包含阀的操纵构件的腔室分开。所述传导体端面应当紧贴阀体支撑于该阀体上,并且具有在开口侧与阀座在轮廓上搭接的传导通道,这些传导通道在流出侧通向环形通道。在已知的电磁阀中,流体腔和衔铁腔之间形成压力平衡或者流体交换是通过导流元件的孔实现的,密封元件被设置为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孔中或者在其中被导向。
技术实现思路
与此相对地,具有权利要求所述特征的电磁阀的优点是,能够改善电磁阀的可调节性。为此根据本专利技术规定,导流元件至少部分地包围阀体,并且在流体腔和衔铁腔之间形成流体连接的连接通道与沿径向穿过阀体的壁部的径向缺口形成流体连接。通过导流元件对阀体的包围,可以将这两个元件相互固定在一起。例如可以将导流元件压紧在阀体上,从而在导流元件和阀体之间存在压连接形式的传力连接的连接。可以规定,相对于阀体布置导流元件,使得导流元件和阀体共同构成流体腔或者形成流体腔的边界。为此例如导流元件可以紧贴在阀体的端面上,其中阀体中的凹部形成流体腔,并且由导流元件构成流体腔 的边界。导流元件避免了经由阀座流入流体腔中的流体直接与衔铁或者与布置在衔铁腔中的阀体的区域相连,从而防止施加不希望的力。为此导流元件将衔铁腔与流体腔分开,使得流体仅在导流元件上施加力。为了防止该作用力使导流元件朝衔铁的方向移动,导流元件不可以在电磁阀的内部移动,也就是说被位置固定地保持。如前所述,这优选地借助于传力连接的连接实现。流体可以通过连接通道在流体腔和衔铁腔之间流动,从而实现这两个腔室之间的压力平衡。通过这种方式例如就不会导致因为衔铁移动而在衔铁腔之内形成反作用于衔铁移动的压力。因此通过连接通道形成的流体连接可以显著改善电磁阀的可调节性。用来形成流体连接的连接通道原则上可以存在于导流元件和/或者阀体之中,或者由这两者共同构成。连接通道与沿径向穿过阀体的壁部的径向缺口形成流体连接。在此,所述壁部是形成流体腔边界的壁部。因此存在于流体腔内的流体可以经由径向缺口到达连接通道之中并随后进入到衔铁腔之中。当然也可以存在相反的流体的流动方向,由此使流体从衔铁腔进入到流体腔之中。因此该连接通道与径向缺口一起至少部分地产生流体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规定,连接通道至少部分存在于阀体的外壁与导流元件的内壁之间。导流元件应当布置在阀体上,或者将该阀体包围,使得在这两个元件之间形成连接通道。例如当阀体以及导流元件的横断面基本上呈圆形时,连接通道可以至少部分作为环形通道存在。为了形成连接通道,阀体和/或者导流元件当然必须至少部分与这种圆形横断面不同。替代地,也可以将阀体和/或者导流元件基本上设计成圆形,并且通过支撑使其间隔,所述支撑可以存在于阀体上,或者存在于导流元件上。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规定,在阀体中形成至少一个在排出通道与连接通道之间产生流体连接的径向通道。排出通道和径向通道均位于阀体中。在此,排出通道优选地沿轴向通入到流体腔之中,从而需要(根据排出通道的开口位置)借助于径向通道在排出通道和径向缺口产生流体连接,并因此产生通向连接通道的流体连接,以实现优化的流体导向。在此径向通道指的是适合于使得流体基本上沿径向被导向的通道,其中流体的主流动方向具有至少一个径向分量。因此,径向通道被设置用于形成相对于电磁阀纵向轴线更靠内侧布置的排出通道通向相对于纵向轴线更靠外侧布置的连接通道流体连接。径向通道例如可以作为阀体的凹口或者缺口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规定,径向通道通向一个在周向至少部分包围阀体的环槽之中。在此,所述环槽优选地被设置在阀体的外侧上,并且沿径向伸入到阀体之中。在此,所述环槽可以在周向完全穿过阀体,或者替代地仅部分存在于阀体圆周上的一个区段或多个区段中。径向通道与环槽处于流体连接,也就是说通入到环槽之中。在此规定,所述径向通道和环槽可以共同构成径向缺口,通过该缺口产生从流体腔通向连接通道的流体连接。在此,径向通道优选地沿径向从内向外至少部分地穿过阀体的壁部,而环槽则沿径向从外向内伸入到壁部中。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环槽在周向完全包围阀体,而径向通道则仅在阀体内的排出通道的区域中构成,并且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12.23 DE 102009060292.51.一种具有一个阀体(3)的电磁阀(I),其中在所述阀体(3)中设有一个能够通过密封元件(14)封闭的阀座(12)、至少一个通向所述电磁阀(I)的至少部分容纳所述密封元件(14)的流体腔(15)的排出通道(13)、以及一个至少部分包围所述密封元件(14)的导流元件(16),其中所述密封元件(14)与设置在衔铁腔(17)中的衔铁(5)有效连接,所述衔铁腔被构造在所述导流元件(16)的背向所述流体腔(15)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元件(16)至少部分包围所述阀体(3),以及在所述流体腔(15)和所述衔铁腔(17)之间形成流体连接的连接通道(21)与沿径向穿过所述阀体(3)的壁部(30)的径向缺口(29)处于流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道(21)至少部分存在于所述阀体(3)的外壁(22)与所述导流元件(16)的内壁(23)之间。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体(3)中形成至少一个在所述排出通道(13)和连接通道(21)之间产生流体连接的径向通道(25)。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通道(25)通向沿周向至少部分包围所述阀体(3)的环槽(28)。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道(21)至少部分由所述导流元件(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库尔兹G·施托克迈尔D·克拉策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