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色显示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85712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1 0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色显示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胶囊型电泳方式的多色显示板,其可以改善显示亮度低下或视角狭窄化的问题,而且显示品质的均质性优异。一种多色显示板,该多色显示板是以透明基板、滤色片层、透明电极层、微胶囊层、粘合剂层、背面电极板的顺序层叠构成的;微胶囊层直接层叠在透明电极层上,微胶囊层是将微胶囊分散到粘结剂树脂中构成的,微胶囊是封入了在透明分散介质中分散有电泳粒子的分散液而得到,通过电场变化改变光学的反射性质;其中,滤色片层的膜厚在0.5~2.0μm的范围内,显示画面内的像素间的级差(膜厚差)为0.3μm以内,邻接的各像素之间没有重叠,而且各像素的顶部边缘离像素边界5.0μm以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同滤色片一体化的微胶囊型电泳显示板相关,涉及一种多色显示面板,该多色显示板由下述结构构成在微胶囊中封入电泳油墨,将形成的微胶囊层配置在一组相向的电极板间,该一组相向的电极板的一个是具有滤色片层的透明基板,然后通过使用合适的滤色片,期待提高图像品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信息设备的发达,信息显示也具有各种各样的形态。作为可变信息的显示板,主流是CRT (阴极射线管)或使用背光的液晶。但CRT或使用背光型的液晶显示器等发光型显示器,在长时间使用时,眼睛的负担大,看起来疲劳,不适用于长时间连续阅读文件等。另外,不使用背光的类型的液晶显示器,由于使用偏振片导致图像明显较暗,具有视觉性差的问题。此外,这些显示器的显示图像没有记忆性,在停止供应电能的同时,显示图像消失。需要一种即使长时间使用,看东西的眼睛也不会疲劳,视觉性良好,耗电量少,而且具有图像记忆性的显示器。因此,作为对眼睛负担小的反射型显示装置,例如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内容中,提出了一种电泳式显示板,其具有一组相向的电极以及设置在该电极间的电泳式显示层。该电泳式显示板和印刷的版面同样地通过反射光显示文字或图像,所以对眼睛的负担少,适合长时间持续观看画面的作业。该电泳式显示板是基于下述原理进行的在分散了带电粒子的分散液上施加电压、改变电场,从而使带电粒子移动,可以显示图像。电泳式显示板中,将着色的带电粒子封入微胶囊,将微胶囊配置在一组相向的电极间中而形成的微胶囊型电泳式显示板,具有低运行电压、高柔韧性等优点,正被实用化、进一步开发。除了所谓的PDA (便携信息终端)或电子书等可以携带的信息设备的显示器以外,会在今后进一步普及的是报纸以及书、杂志、海报等印刷品、以及从打印机等输出到纸上的硬拷贝,向显示器进行显示转换,此时适用该电泳式面板。该电泳式面板结构上一般是以黑白显示为主的两色显示,为了显示上述杂志或彩色印刷品,近年来需求多色彩化。为了使该电泳式面板多色彩化,公开了使用两种以上的多色电泳粒子,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是通过照相平版法形成图案,在专利文献3中除了照相平版法以外还使用喷墨法,将电泳粒子配置在预先确定的像素内的技术。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显示板,该显示板通过预先形成的收纳微胶囊的盒框架,将多个微胶囊准确地设置在所希望的位置上,从而可以多种颜色显示。但是,将多种颜色的微胶囊配置在预先确定的像素中的方法与普通的光致抗蚀剂等相比,实际情况是工序多、复杂,技术困难多。因此,在专利文献5中发表了通过将滤色片基板贴合到黑白电泳式显示板上,从而使微胶囊和像素间不需要位置精度的可以多色显示的方式。但是,该方式由于在作为反射型显示板的黑白电泳式显示板上,贴合另外制造的滤色片基板,所以必须在中间插入贴合用的粘合层,所以其显示亮度低下,此外由于滤色片基板的贴合困难,还具有生产性低下的问题。此外,由于滤色层和电泳层式显示层间存在距离,因此根据观看角度会产生颜色的视觉差异,导致丢掉了无观察角度影响这样的电子纸的优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通过在滤色片的透明电极层上直接层叠微胶囊油墨,试图提高显示亮度和视角。但是,滤色片层的膜厚变化对反射浓度的影响变得更大。另外,分散了的微胶囊的涂敷液的触变性(Th ixotropy)(以下,简称为触性)非常高。因此,在涂布涂敷液时,由于底层的不均匀,暂时产生的不均匀的涂布斑在干燥前的状态下,也没有平面化、均匀化。因此,为了在全部显示画面中进行不均匀的高精度的彩色显示,观看侧的滤色片的平滑性很重要,该观看侧由作为微胶囊的被涂布基材的透明电极层的底层构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公昭50-01511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6566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156770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295234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3-16196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提出的,课题在于提供ー种多色显示板,其可以改善在多色显示微胶囊型电泳式显示板中,显示亮度低下以及视角狭窄化的问题,而且显示品质的均质性优异。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滤色片层的平滑性调节在一定范围内,可容易均匀地涂布微胶囊油墨,浓度不均少,可以得到其图像质量有望提高的多色显示板,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也就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I的专利技术是ー种多色显示板,该多色显示板是以透明基板、滤色片层、透明电极层、微胶囊层、粘合剂层、背面电极板的顺序层叠构成的,前述微胶囊层直接层叠在前述透明电极层上,前述微胶囊层是将微胶囊分散到粘结剂树脂中构成的,前述微胶囊封入了在透明分散介质中分散电泳粒子而得到的分散液,通过施加电压而产生的电场改变来改变光学的反射性质;前述背面电极板是在基材上配置像素电极形成的电极板;其特征在于在多色显示板中,前述滤色片层的膜厚在O. 5 2. Ομπι的范围内,显示画面内的像素间以及像素内的级差(膜厚差)为O. 3μπι以内,邻接的各像素之间没有重叠,而且梯形的各像素的顶部边缘是离像素边界5. O μ m以内。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是技术方案I所记载的多色显示板,其特征在于前述电泳粒子是具有两种不同表面电荷的粒子,其中ー种是着色粒子,另ー种是白色粒子。在本专利技术的多色显示板中,通过在膜厚差少、平滑性高的滤色片层上所具有的透明电极层上直接形成微胶囊层,容易均匀地涂布微胶囊油墨,而且作为显示表面的微胶囊层和滤色片层的距离配置得非常接近,可以得到显示品质提高的多色显示板。另外,得到以下多色显示板,其是反射型显示板,光二次通过而产生的、由滤色片层的膜厚差引起的顔色浓度不均少。另外,与贴合另外制造的滤色片基板形成的现有的显示板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中,在微胶囊层和滤色片层间存在不需要粘合剂等的层,由微胶囊层反射的反射光通过最低限度的层,显示亮度比前述现有的显示板更高。另外,由于滤色片层和微胶囊层的距离分开而观察到的微胶囊层的显示和滤色片的顔色偏差,也是通过使微胶囊接近滤色片层,从而没有观察到前述那样的视觉差,没有引起视角的狭窄。 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多色显示板中,滤色片层的平滑性高,其上形成的透明电极层平滑,容易使其成对形成的像素电极层的间隔保持一定,所以在微胶囊上施加均匀的电压,没有显不不均,提闻图像显不品质。附图说明图I :通过剖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色显示板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结构简图。图2 :通过放大的剖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色显示板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结构的示意图。图3 :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多色显示板的滤色片的一个例子的剖面放大示意图。图4(a)和图4(b):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多色显示板的滤色片的一个实施例的放大平面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多色显示板,基于其ー个实施方案如下详细说明。图I是通过剖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多色显示板的结构例的简图,图2是通过其放大的剖面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如图I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多色显示板是在透明基板I上具有滤色片层2和透明电极层4,而且层叠带微胶囊的滤色片和背面电极板的剖面结构,其中带微胶囊的滤色片是在前述透明电极层4上直接层叠微胶囊层10形成的,微胶囊层10是将微胶囊5分散到粘结剂树脂11中形成的,微胶囊5封入了在透明分散介质中分散有电泳粒子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多色显示板,该多色显示板是以透明基板、滤色片层、透明电极层、微胶囊层、粘合剂层、背面电极板的顺序层叠而构成的, 前述微胶囊层直接层叠在前述透明电极层上, 前述微胶囊层是将微胶囊分散到粘结剂树脂中构成的, 前述微胶囊封入了在透明分散介质中分散电泳粒子而得到的分散液,通过施加电压而产生的电场改变来改变光学的反射性质; 前述背面电极板是在基材上配置像素电极形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本隆司土井隆二宿南友幸中津文彦
申请(专利权)人: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