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及其电机预冷的低背压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83003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1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及其电机预冷的低背压压缩机,其中低背压压缩机包括有:压缩机本体,设于压缩机本体内的电机、气缸及下法兰,设于压缩机本体下侧的排气组件,与所述压缩机本体连接的分液器,及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始端与收容所述电机的腔体相通,其终端与所述分液器的吸气管连接,所述压缩机的上端设有上盖吸气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电机预冷的低背压压缩机其能够对电机进行预冷,对冷媒气体进行三次热交换,降低电机温度,提高压缩机、及空调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空调及其 电机预冷的低背压压缩机。
技术介绍
现有高背压转子式压缩机,对于新冷媒或高压比高负荷的应用场合,排气温度高,导致电机温升过高,不仅压缩机效率和可靠性降低,且易出现电机烧毁的现象,使压缩机单机和空调整机的可靠性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及其电机预冷的低背压压缩机,其能够对电机进行预冷,对冷媒气体进行三次热交换,降低电机温度,提高压缩机、及空调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ー种电机预冷的低背压压缩机,其包括有压缩机本体,设于压缩机本体内的电机、气缸及下法兰,设于压缩机本体下侧的排气组件,与所述压缩机本体连接的分液器,及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始端与收容所述电机的腔体相通,其終端与所述分液器的吸气管连接,所述压缩机的上端设有上盖吸气管。优选的是,其为单级压缩机或双级压缩机。优选的是,为了确保低背压压缩机的性能,所述压缩机本体内泵体的导油片的长度延伸至曲轴长轴泵油孔处,使所述压缩机本体内的泵体配合面间充分形成润滑油膜,达到更好的润滑和密封效果。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机预冷的低背压压缩机,冷媒气体分两个支流分别进入压缩机本体,其中第一支流冷媒气体从上盖吸气管进入,在收容电机的腔体内完成第一次热交换,之后,再进入冷却装置,完成第二次热交換,完成第二次热交换的冷媒气体在进入分液器之前与第二支流冷媒气体混合,完成第三次热交换,之后进入压缩机本体。优选的是,为了能够在对所述电机降温的基础上,且保证两个支流的冷媒气体在混合后的总冷媒气体流量的温度在正常的吸气温度范围内,所述第一支流的冷媒气体流量占总冷媒气体流量的1/10至1/5。本专利技术更提供一种空调,其包括有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其还包括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电机预冷的低背压压缩机,所述低背压压缩机的分液器的吸气管、与所述压缩机的上盖吸气管均与所述蒸发器的排气ロ连接,所述冷却装置的排气ロ与所述分液器的吸气管连接。优选的是,其还包括有流量控制阀,其吸气ロ与蒸发器的排气ロ连接,其排气ロ与所述上盖吸气管连接,用于控制进入所述上盖吸气管的冷媒气体的流量。优选的是,为了降低空调系统的含油率,保证低背压压缩机及空调的性能其还包括有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分别与所述低背压压缩机的排气组件、冷凝器吸气ロ、及分液器吸气ロ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空调及其电机预冷的低背压压缩机,其改变冷媒气体的流动方向,冷媒气体分两次进入低背压压缩机内,冷媒气体经过多次的热交換,降低了电机的温度,提高了低背压压缩机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电机预冷的低背压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空调的循环流程图。附图中各标号对应的名称分别为 冷凝器1,膨胀阀2,蒸发器3,低背压压缩机4,压缩机本体41、电机42,气缸43,下法兰44,排气组件45,分液器46,上盖吸气管47,油分离器48,及冷却装置5,流量控制阀6,连接气管组件7,导油片8,泵油孔12。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I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空调,其包括有冷凝器1,膨胀阀2,蒸发器3,低背压压缩机4。其中,所述低背压压缩机4包括有压缩机本体41、设于压缩机本体41内的电机42、气缸43及下法兰44,设于压缩机本体41下侧的排气组件45,与所述压缩机本体41连接的分液器46,设于所述压缩机本体41上端的上盖吸气管47,及冷却装置5,所述冷却装置5的始端通过连接气管组件7,与收容所述电机42的腔体相通,所述冷却装置5的終端与所述分液器46的吸气管连接,所述上盖吸气管47、及所述分液器46的吸气管均与所述蒸发器3的排气ロ连接,所述冷却装置5的排气ロ与所述分液器46的吸气管连接,所述低背压压缩机4的排气组件45与所述油分离器48的吸气ロ连接,所述油分离器48的排油ロ与所述分液器46的吸气ロ连接,所述油分离器48还依次连接冷凝器I、膨胀阀2、及蒸发器 3,与所述低背压压缩机4形成空调循环回路(如图2所示)。继续如图2所示,所述空调还包括有流量控制阀6,所述油量控制阀6的吸气ロ与所述蒸发器的排气ロ 3连接,所述流量控制阀6的排气ロ与所述上盖吸气管47连接,用于控制进入所述上盖吸气管47的冷媒气体的流量,在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进入所述上盖吸气管47的冷媒气体流量占总冷媒气体流量的1/10至1/5。空调在工作吋,从蒸发器3的排气ロ流出的冷媒气体,分成两个支流分别进入所述压缩机本体41,所述流量控制阀6控制从所述上盖吸气管47进入所述压缩机本体41的第一支流冷媒气体的流量占总冷媒气体流量的1/10至1/5,第一支流冷媒气体充分吸收电机42的热量,使其本身温度较高,完成第一次热交換,之后,第一支流冷媒气体在从连接气管组件7流出,进入所述冷却装置5 ;在冷却装置5中,温度较高的第一支流冷媒气体充分的进行第二次热交換,将大量的热量交换给外界,确保第一支流冷媒气体在与第二支流冷媒气体混合前的温度足够低;之后,第一支流冷媒气体通过冷却装置5排气ロ进入所述分液器46的吸气管,且所述第一支流冷媒气体、所述第二支流冷媒气体在进入所述分液器46之前混合,并进行第三次热交换,以实现总流量的冷媒气体温度在正常的吸气温度范围内,确保低背压压缩机的性能,及空调的可靠性;混合后的冷媒气体通过分液器46进入所述压缩机本体41的气缸43进行压缩,压缩后的冷媒气体经下法兰44和排气管组件45排出,进入空调的循环系统。优选的是,所述低背压压缩机41为单级压缩机或双级压缩机。所述低背压压缩机41为双级压缩机时,完成第三次热交换的冷媒气体从连接气管组件7进入低压气缸。为了确保低背压压缩机的性能,所述压缩机本体41内泵体的导油片8的长度延伸至曲轴长轴泵油孔12处,使所述压缩机本体内的泵体配合面间充分形成润滑油膜,达到更好的润滑和密封效果。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 不违反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预冷的低背压压缩机,其包括有压缩机本体,设于压缩机本体内的电机、气缸及下法兰,设于压缩机本体下侧的排气组件,与所述压缩机本体连接的分液器,及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始端与收容所述电机的腔体相通,其终端与所述分液器的吸气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的上端设有上盖吸气管。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机预冷的低背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其为单级压缩机或双级压缩机。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机预冷的低背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本体内泵体的导油片的长度延伸至曲轴长轴泵油孔处。。4.一种电机预冷的低背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冷媒气体分两个支流分别进入压缩机本体,其中第一支流冷媒气体从上盖吸气管进入,在收容电机的腔体内完成第一次热交换,之后,再进入冷却装置,完成第二次热交换,完成第二次热交换的冷媒气体在进入分液器之前与第二支流冷媒气体混合,完成第三次热交换,之后进入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林高郑晓峰赵旭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