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78345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0 0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记录装置,其能够可靠地对被记录介质进行抽吸保持,且提高功能性以及操作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压印板(25),其形成有从介质支承面(25a)向背面贯穿的抽吸孔(26);压力室(27A),其以与抽吸孔(26)连通的方式而被设置;压力室(27B),其被配置在压印板(25)的相反侧且与压力室(27A)连通;壁部(30),其被配置在压力室(27A)与压力室(27B)之间,并形成有使压力室(27A)以及压力室(27B)连通的抽吸孔(32);抽吸机构(28),其经由抽吸孔(26)、(32)而抽吸介质支承面(25a)上的卷筒纸(R);滑动板(52),其能够沿着壁部(30)而平行移动,并具有在平行移动的方向上长度有所不同,且能够闭塞抽吸孔(32)的闭塞部(3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记录装置技术区域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记录装置。
技术介绍
在喷墨式打印机等的记录装置中,当对记录用纸等被记录介质实施记录处理时,为了使被记录介质相对于记录头成为固定的姿态(平行),而需要由压印板进行支承。尤其是,在使用卷筒纸以作为被记录介质的情况下,由于卷筒纸的端部因弯曲(卷曲)而从压印板上翘起,因此为了抑制翘起而在压印板上设置抽吸卷筒纸的纸抽吸部。该纸抽吸部通常在压印板上设置多个抽吸孔,通过内装在压印板的背面侧的风扇而经由各个抽吸孔抽吸空气,从而将卷筒纸吸附保持(负压抽吸)在压印板上。将卷筒纸等的被记录介质载置于压印板上,在进行输送时,根据记录介质的尺寸变化(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化)和输送状态(位置)等,未必全部的抽吸孔都被记录介质所覆盖。即,存在未被记录介质覆盖而处于开放状态的抽吸孔,因此空气从该抽吸孔泄漏(发生空气泄漏)。而且,当这种处于开放状态的抽吸孔的数量增多时,吸附被记录介质的吸附力将降低,从而无法完全地抑制被记录介质的翘起。因此,如专利文献I所示,提出一种如下的打印机装置,S卩,在形成有多个抽吸孔的压印板的背面侧,设置阶段性地对该多个抽吸孔进行开闭的开闭机构,从而根据记录介质的输送状态等使开闭机构工作的打印机装置。在专利文献I公开的专利技术中,采用如下的结构,即,通过凸轮机构从而使被配置在压印板的背面侧的平板状的开闭部件往复移动。而且,使压印板的抽吸孔与被形成在开闭部件上的贯穿孔重叠,通过其重叠程度来调整抽吸孔的开口面积。但是,在上述的专利技术中,尤其是在应用于大型的打印机时,存在容易发生空气泄漏的问题。为了在通过开闭部件关闭压印板的抽吸孔时抑制空气泄漏,而需要使开闭部件与压印板紧贴。然而,在大型的打印机中,由于压印板和开闭部件的面积变大,因此被配置在压印板的背面侧的开闭部件容易因自重而挠曲,从而并不一定易于使两者紧贴。此外,还公开了如下的结构,即,设置覆盖压印板表面的薄片,从而根据记录介质的宽度而对进行抽吸的区域进行限定,通过从压印板的表面侧将不存在记录介质的区域堵塞,从而极力抑制对被记录介质进行吸附的抽吸力的降低。但是,由于配置有覆盖压印板的表面的薄片,因此必须避免与记录头碰撞的风险。此外,在薄片被配置在压印板的下方的压力室侧,而从压印板的背面侧堵塞抽吸孔的构造的情况下,由于要求隔开吸附区域的结构部具有刚性和紧贴性,因此需要权衡功能性和操作性。此外,由于现有的开闭部件是通过对薄的金属板进行板金加工而制成的,因此规格越大越难以实现平整度。如果开闭部件的平整度较低,则与压印板的紧贴性变差,从而容易从抽吸孔发生空气泄漏。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2-20585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使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对记录介质进行抽吸保持,且能够提高功能性和操作性的记录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介质支承部,其形成有从对被记录介质进行支承的介质支承面向背面贯穿的多个第一抽吸孔;记录处理部,其对所述被记录介质实施记录处理;多个第一抽吸部,其被设置在所述背面侧,并与多个所述第一抽吸孔连通;第二抽吸部,其被配置在多个所述第一抽吸部的所述介质支承部的相反侧;壁部,其被配置在所述第一抽吸部与所述第二抽吸部之间,并形成有使各个第一抽吸部与所述第二抽吸部连通的多个第二抽吸孔;抽吸机构,其经由所述第一抽吸孔以及所述第二抽吸孔而对被配置在所述介质支承面上的所述被记录介质进行抽吸;滑动部件,其被配置在所述壁部上,并能够沿着所述壁部而平行移动,并且设置有在所述平行移动的方向上长度有所不同且能够选择性地使多个所述第二抽吸孔闭塞的多个闭塞部。 此外,可以采用如下结构,S卩,所述滑动部件被配置在所述第一抽吸部侧的所述壁部上且能够沿着该壁部而平行移动,并且设置有在所述平行移动的方向上长度有所不同且能够选择性地使多个所述第二抽吸孔闭塞的多个闭塞部。此外,可以采用如下结构,S卩,所述滑动部件具有小于所述介质支承面的面积,并以与所述壁部平行的方式而被配置在该壁部的背面侧且能够沿着与所述被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差的方向而平行移动,并且设置有在所述平行移动的方向上长度有不同且能够选择性地使多个所述第二抽吸孔闭塞的多个闭塞部。根据上述内容,在第二抽吸孔未被闭塞部闭塞时,能够经由第一抽吸孔以及第一抽吸部而抽吸介质支承面上的空气(外气)。而且,当使滑动部件沿壁部而平行移动时,第二抽吸孔将被闭塞部闭塞,从而自第二抽吸孔的空气泄漏得到抑制。即,由于通过选择性地将位于不存在被记录介质的区域内的第二抽吸孔闭塞,从而不能经由与其相对应的第一抽吸孔而抽吸介质支承面上的空气,因此抽吸作用将有效地作用于其他的第一抽吸孔。由此,能够在不使功能性和操作性降低的条件下,可靠地将被记录介质抽吸保持在介质支承面上。此外,可以采用如下结构,S卩,多个所述闭塞部按照所述平行移动的方向上的位置,其长度依次不同。由此,由于能够根据滑动部件的平行移动量,而阶段性地开闭多个第二抽吸孔,因此能够按照被记录介质的宽度,而对抽吸机构的抽吸量进行可变控制。此外,可以采用如下结构,S卩,设置有多个隔壁部,所述隔壁部被配置在所述介质支承部与所述壁部之间,并将在所述被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一抽吸部彼此隔开。由此,由于各个第一抽吸部与至少一个第一抽吸孔连通,因此通过选择性地闭塞使被隔壁部隔开的多个第一抽吸部、与第二抽吸部连通的第二抽吸孔,从而对自第一抽吸孔的空气泄漏进行抑制,由此能够抑制所述第一抽吸孔位于不存在记录介质的区域,从而能够防止位于存在记录介质的区域内的其他第一抽吸孔对被记录介质的吸附力降低的情况。由此,能够使宽度有所不同的记录介质的侧部吸附保持在介质支承面上。此外,可以采用如下结构,S卩,设置有向所述壁部侧对所述闭塞部施力的施力部。由此,由于通过施力部而常时向壁部侧对滑动部施力,因此能够保持第二抽吸孔的闭塞状态。 此外,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至少所述闭塞部由弹性部件构成。由此,由于至少闭塞部由弹性部件构成,因此通过滑动部以进入第二抽吸孔内的方式而发生弹性变形,从而能够更加可靠地维持第二抽吸孔的闭塞状态。此外,可以采用如下结构,S卩,所述闭塞部以朝向所述壁部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而被插入。由此,能够确保闭塞部使第二抽吸孔闭塞的闭塞状态。此外,可以采用如下结构,S卩,在所述输送方向上具有多个孔列,且与每个所述孔列相对应而设置有所述滑动部件,所述孔列通过在与所述被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差的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所述第二抽吸孔而形成。由此,由于能够沿着输送方向而在较宽的范围内,使载置于介质支承面上的被记录介质的侧部被吸附,因此能够以良好的姿态保持被记录介质的记录对象区域。此外,由于能够经由与各个第一抽吸部连通的多个第二抽吸孔,而使该第一抽吸部内迅速地达到负压,因此能够快速地对载置于介质支承面上的被记录介质进行吸附保持,从而能够缩短记录处理时间。附图说明图I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式打印机的示意结构的侧视图。图2为表示喷墨式打印机的示意结构的俯视图。图3(a)为示意性示出抽吸机构以及开闭机构的结构的剖视图,图3(b)为将开闭机构的重要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示意性示出隔壁部的结构的侧视图。图5为示意性示出开闭机构与壁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6为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3.17 JP 2011-059709;2011.03.18 JP 2011-06141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介质支承部,其形成有从对被记录介质进行支承的介质支承面向背面贯穿的多个第一抽吸孔; 记录处理部,其对所述被记录介质实施记录处理; 多个第一抽吸部,其被设置在所述背面侧,并与多个所述第一抽吸孔连通; 第二抽吸部,其被配置在多个所述第一抽吸部的所述介质支承部的相反侧; 壁部,其被配置在所述第一抽吸部与所述第二抽吸部之间,并形成有使各个第一抽吸部与所述第二抽吸部连通的多个第二抽吸孔; 抽吸机构,其经由所述第一抽吸孔以及所述第二抽吸孔而对被配置在所述介质支承面上的所述被记录介质进行抽吸; 滑动部件,其被配置在所述壁部上,并能够沿着所述壁部平行移动,并且设置有在所述平行移动的方向上长度有所不同且能够选择性地使多个所述第二抽吸孔闭塞的多个闭塞部。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部件被配置在所述第一抽吸部侧的所述壁部上并能够沿着该壁部而平行移动,并且设置有在所述平行移动的方向上长度有所不同且能够选择性地使多个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茂树山田纯户谷昭宽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