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印染装置以及印染物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78342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0 03:01
一种喷墨印染装置以及印染物的制造方法,其在对具有绒毛的被印染材料的印染中,在保留绒毛的手感的同时进行高图像质量的印染。所述喷墨印染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印染头,其具备喷出包含颜色材料的油墨的油墨用喷嘴列;第二印染头,其具备喷出不包含颜色材料且对被印染材料的润湿性优于所述油墨的无色透明液体的无色透明液体用喷嘴列;控制部,其对所述油墨及所述无色透明液体的喷出进行控制,其中,所述控制部具备如下的印染执行模式,即,在所述印染头在被印染材料的预定范围中于一个方向上相对地进行移动的期间,在喷出所述油墨或者所述无色透明液体中的一种之后,将另一种以重叠于其上的方式而喷出的印染执行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所述喷墨印染装置通过从喷墨记录头喷射油墨,从而在棉、丝绸、羊毛、化学纤维、混纺等的被印染材料上进行印染。
技术介绍
在对棉、丝绸、羊毛、化学纤维、混纺等的被印染材料进行印染时,一直以来,采用了使用印染模具的丝网印染方法和使用雕刻有图案的雕刻辊的滚筒印染方法。由于在这些印染方法中使用高价的印染模具与雕刻辊,因此如果不是进行印染物的大量生产的情況,则与成本不相符。另ー方面,由于通过喷墨方式而实施的印染不需要所述印染模具与雕刻辊等,而是利用设计的数字数据来进行印染,因此,不仅能够进行少量的印染,而且还能够迅速地应对设计的细微变更,从而能够大幅地缩短生产时间。此外,还具有能够表现顔色的渐变等的、设计的自由度较大的优点,例如,能够将照片等图像的数字数据印染在T恤等衣服与布制的小物件等上,从而容易地制作出少量的原创产品。基于这种观点,通过喷墨方式而实施印染的喷墨印染方法备受注目。在此,由于所述被印染材料是布,因而通常在布表面上会存在绒毛。此外,还存在如下的布,即,通过利用起毛处理等而增加布表面的绒毛,并通过该增加的绒毛而使触感更加柔软且保持手感,进而还提高了保温性。当在具有所述绒毛的被印染材料上实施喷墨印染时,经常会出现从印染头喷出的一部分油墨滴没有到达被印染材料的面料主体表面,而是以“珠”的形式附着在所述绒毛上,从而形成“油墨珠”的情況。在该“油墨珠”被就此进行干燥固化时,耐擦性将会降低,且会产生串色的问题。此外,由干“油墨珠”是附着在从面料主体表面立起的绒毛上的,因此其将位于作为油墨本应附着的染色位置的面料主体表面位置的上方。因此,存在由于所述“油墨珠”的存在而降低印染物质量的问题。上述问题,在与染料油墨相比颜色材料颗粒较大的颜料油墨中,具有显著出现的倾向。在专利文献I与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方法,即,通过使所述颜料油墨含有树月旨,从而提高油墨对被印染材料的面料的定影性、以及制造出的印染物的洗涤牢固性与耐擦性。由于这种树脂的添加会使油墨的粘度上升,因此被认为更加容易形成所述“油墨珠”。此外,在对具有所述绒毛的被印染材料的印染中,在评价印染物的质量方面,不仅被印染的图案与图像等要被清晰地印染,被印染材料的原材料所具有的触感或手感的这种感觉被维持原样也变得更为重要。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9-2155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9-05745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在对具有绒毛的被印染材料的印染中,通过防止油墨变成“珠”而附着在所述被印染材料的绒毛的顶端,从而能够在维持了该绒毛的立毛状态的状态下执行高图像质量的印染。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方式所涉及的喷墨印染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印染头,其具备油墨用喷嘴列,所述油墨用喷嘴列喷出包含颜色材料的油墨;第二印染头,其具备无色透明液体用喷嘴列,所述无色透明液体用喷嘴列喷出不包含顔色材料、且对被印染材料的润湿性优于所述油墨的无色透明液体;控制部,其对所述油墨及所述无色透明液体的喷出进行控制,其中,所述控制部具备如下的印染执行模式,即,在所述印染头在被印染材料的预定范围中于ー个方向上相对地进行移动的期间,在喷出所述油墨或者所述无色透明液体中的ー种之后,将另ー种以重叠于其上的方式而喷出的印染执行模式。在此,“被印染材料”是指,成为印染对象的“布料”或“衣服及其它服饰制品”等。 “布料”包括棉、丝绸、羊毛等天然纤维、或尼龙等化学纤维、或者将这些材料混合而成的复合纤维的纺织品、编织品、无纺布等,并且包括卷绕成筒状的较长材料和切割成预定长度的材料这两种形式。此外,“衣服及其它服饰制品”中,除了缝制后的T恤、手絹、围巾、毛巾、手提袋、布制手提包、帘子、床单、床罩等家居类制品之外,还包括作为缝制前的状态的部分而存在的裁剪前后的布料等。此外,“面料主体表面”是指,通过在被印染材料中实施纺织加エ、编织加工等,或者不实施这些加工而通过使纤维互相缠绕,从而形成被印染材料的基本外观形状的、面料主体中的印染侧的面。在“绒毛”中,除了通过起毛而在所述面料主体表面上増加的绒毛之外,还包括通过所述纺织加工等而自然产生的绒毛。此外,“油墨”是指,包含顔色材料并且能够通过使油墨定影在被印染材料上而形成图像的液体。“无色透明液体”是指,除了不包含顔色材料以外,由与所述“油墨”大致相同的组分构成并且能够使大致无色的透明层定影在被印染材料上的液体。根据本方式,当印染头在被印染材料的预定范围中于ー个方向上相对地进行移动的期间、即在一个循环中,能够喷出所述油墨和无色透明液体的双方,井能够执行在先喷出油墨的基础上再喷出无色透明液体的印染、或者在先喷出无色透明液体的基础上再喷出油墨的印染中的任意ー种印染。在此,当在具有绒毛的被印染材料的面料主体表面上进行印染时,如果先喷出油墨,则有时会出现该油墨的油墨滴附着在所述绒毛的顶端附近而形成“油墨珠”的情況。根据本方式,由于即使通过先喷出的油墨而形成所述油墨珠,之后也会马上喷落对被印染材料的润湿性优于所述油墨的无色透明液体的液滴,因而所述油墨珠能够同该无色透明液体一起流到绒毛的下方(所述面料主体表面侧),从而到达作为油墨本应附着的染色位置的、面料主体表面的位置(參照图I)。此外,当先喷出对被印染材料的润湿性优于所述油墨的无色透明液体时,该无色透明液体将顺着绒毛而到达其根部、即所述面料主体表面的位置。并且,之后会马上使油墨滴喷落。此时,由于处在所述绒毛的表面上残留有少量的无色透明液体的状态、或者被无色透明液体润湿的状态,因此油墨滴难以在绒毛的顶端形成所述油墨珠,并且容易到达所述本来的染色位置(參照图2)。通过这种方式,从而在对具有绒毛的被印染材料的印染中,能够抑制附着在所述绒毛的顶端附近的油墨珠的形成,因此,能够在维持了该绒毛的立毛状态的状态下进行高图像质量的印染。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方式所涉及的喷墨印染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种方式中,所述控制部具备以先油墨、后无色透明液体的顺序而进行喷出时的第一印染执行模式。根据本方式,能够获得与先喷出油墨之后将无色透明液体以重叠于其上的方式而 喷出的第一种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方式所涉及的喷墨印染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种方式或者第二种方式中,所述控制部具备以先无色透明液体、后油墨的顺序而进行喷出的第二印染执行模式。根据本方式,能够获得与先喷出无色透明液体之后将油墨以重叠于其上的方式而喷出的第一种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种方式所涉及的喷墨印染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三种方式中,在对被印染材料执行了所述第一印染执行模式之后,在该被印染材料的相同位置上执行所述第ニ印染执行模式。根据本方式,能够在对被印染材料实施了基于所述第一印染执行模式的印染之后,在该被印染材料的同一位置上,实施基于所述第二印染执行模式的重叠印染。S卩,当在同一位置处实施两次使印染头在被印染材料的预定范围中进行相对移动的、一个循环的印染时,第一次能够在先喷出油墨之后将无色透明液体以重叠于其上的方式而喷出,第二次能够在先喷出无色透明液体之后将油墨以重叠于其上的方式而喷出。由于在实施基于第一印染执行模式的第一次印染时,后喷出无色透明液体,因此所述第一次印染在刚刚结束之后,将成为在绒毛的表面上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3.16 JP 2011-0583751.ー种喷墨印染装置,其特征在干, 具备 第一印染头,其具备油墨用喷嘴列,所述油墨用喷嘴列喷出包含颜色材料的油墨; 第二印染头,其具备无色透明液体用喷嘴列,所述无色透明液体用喷嘴列喷出不包含顔色材料、且对被印染材料的润湿性优于所述油墨的无色透明液体; 控制部,其对所述油墨及所述无色透明液体的喷出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控制部具备如下的印染执行模式,即,在所述印染头在被印染材料的预定范围中于ー个方向上相对地进行移动的期间,在喷出所述油墨或者所述无色透明液体中的一种之后,将另ー种以重叠于其上的方式而喷出的印染执行模式。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喷墨印染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控制部具备,以先油墨、后无色透明液体的顺序而进行喷出的第一印染执行模式。3.如权利要求I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印染装置,其特征在干, 所述控制部具备,以先无色透明液体、后油墨的顺序而进行喷出的第二印染执行模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印染装置,其特征在干, 在对被印染材料执行了所述第一印染执行模式之后,在该被印染材料的同一位置上执行所述第二印染执行模式。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瀬真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