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喷咀自动切换薄膜喷涂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7502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喷嘴自动切换的薄膜喷涂机,运用于农用药膜的吹膜、涂药同步生产。它主要由喷雾室(23)、喷嘴(21)、喷嘴堵塞信号发生器(14)、管道、电磁阀(17、4)、药液回收器、干燥塔(39)、微机控制柜(54)等组成。喷雾室(23)与干燥塔(39)为同心连体。喷嘴(21)上下两个为一组,共12组、等距离、环状分布于喷雾室(23)中。喷嘴(21)与薄膜(1)面之间距离可调,喷嘴堵塞后可自动切换备用喷嘴,继续喷涂。另具有手动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于吹膜机框架之内,机头之上。(*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喷涂装置,尤其是一种多喷咀自动切换薄膜喷涂机,适用于农用药膜的吹膜、涂药同步生产。目前,生产农用塑料药膜的设备较陈旧、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不适应农业生产需求大量药膜的要求。现今,生产这种药膜的方法有以下三种。1、药与料混合吹膜法,即把药剂按比例混合于原料中直接吹成药膜。此法虽简单可行,但药剂在高达170℃以上的吹膜过程中会部分分解挥发,同时含在膜中的药剂也不易释放,直接影响苗期除草等效果。2、涂敷法,即由胶辊将药剂滚涂在薄膜面上,经长达十几米距离的干燥后成药膜。此法不但占用厂房面积大,而且耗能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单机涂敷能力仅为单机吹膜能力的1/2。3、离心喷涂法,即在吹膜过程中,由迷雾或离心喷头把药剂涂敷在膜面上。此装置国内虽有,但其实用性不理想,如喷咀堵塞后需停机、不能连续喷涂等,尚未见应用。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其喷膜速度同步于吹膜速度的、喷咀在喷涂过程中堵塞后可自动切换用其备用喷咀连续向膜面喷涂的可直接安装在吹膜机框架之内的多喷咀自动切换薄膜喷涂机,由喷咀、喷雾室、电控柜、管道、阀门与药液回收器组成,其特征是其组成部件还包括喷咀滑动杆,喷咀堵塞信号发生器、干燥塔与微机控制柜。喷雾室与干燥塔为同心连体,可借助喷雾室下支架装在吹膜机上,占用空间小。喷雾室中的多个喷咀分上下两排、上下两个为一组,共12组、24个,咀向中心、下斜0-30度,呈环状、等距离分布。每组喷咀分别接通进液管、电磁阀,手动旁路阀、堵塞信号发生器与微机控制柜,当某(某几个)喷咀被堵塞,堵塞信号发生器特小型流量计断流,通过传感器把断流电信号输给微机控制柜处理,输出指令给电磁阀门,自动切换用其备用喷咀连续喷涂。喷咀离薄膜面的距离设计为前后位置可调的,以调节膜面着药量并有利于喷涂量同步于吹膜速度。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专利整体结构及其动态示意图和摘要附图。图2为图1中喷咀(21)位置分布与喷涂状态图。图3为图1中喷咀(21)组件与安装件剖面图。图4为图1中两个为一组的喷咀(21)与电磁阀(17)、手动旁路阀(15)、进液管(16)的连接图。图5为图1中防漂浮隔膜(24)局部示意图。图6为图5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1中管式加热器(8)带局部撕剖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8为图1中干燥塔(39)中定位轮(34)结构立体示意图。从附图中不难看出本技术是一种由喷咀(21)、喷雾室(23)、电控柜(54)、管道(6)、阀门(15)、药液回收器组成的多喷咀自动切换薄膜喷涂机,其特征是组成部件还包括喷咀滑动杆(19)、喷咀堵塞信号发生器(14)、干燥塔(39)与电控、微机控制柜(54)。其中喷雾室(23)与干燥室(39)为同心连体,可通过支架(46)直接装在吹膜机机架上,其占用空间小。喷雾室(23)中的多个喷咀(21),分上下两排、上、下两个为一组,共12组、24个、咀向中心、下斜0-30度、呈环状、等距离分布在其中(图2)。上下两排24个喷咀(21),上排为12个工作喷咀,下排为12个备用喷咀;每个工作喷咀(21)分别串联接通进液管(16)、右边电磁阀(17),每个备用喷咀并联接通电磁阀(17)与手动旁路阀门(15);工作与备用两喷咀同连接一个堵塞信号发生器(14),当工作喷咀(21)中某个或某些喷咀堵塞时,与之相通的对应堵塞信号发生器(14)特小型流量计断流,浮子自然下降接触触点,发出堵塞报警电信号,信号送入与之联机的微机控制柜(54)处理,然后给左边备用电磁阀(17)发出打开指令,阀门自动打开,其备用喷咀自动连续喷涂;当喷咀堵塞排除后,又自动切换用原工作喷咀工作。当自动切换失灵时,启用手动旁路阀门(15),使相应的备用喷咀工作,不中断喷涂。这部件为本技术的核心保护项目,且不限用于农用薄膜喷涂。喷咀(21)装在空心滑动杆(19)一端上,且使咀进液孔中心对准杆(19)中心,杆另一端穿过固定在喷雾室壁(22)中的滑动套(18),伸出喷雾室外,连通进液管(16),并可前后滑动,在套(18)上面有一个通向杆(19)的定位螺丝(20),用来固定杆(19)前端上喷咀(21)离薄膜(1)面的距离。以此调节薄膜(1)面上着药量和喷涂量同步于吹膜速度(图3)。喷雾室(23)的壁(22)中部,对应于喷咀(21)分布位置,制有24个安装滑动套(18)的下斜0-30度的通孔。为了使药液进入喷咀(21)之前升温到90℃以上,在室(23)距离环状分布的定位轮(34),用来防止药膜(1)在提升过程中摆动而触高温加热室(26)壁烫破。干燥塔(39)上部装有穿过其壁与加热室(26)壁(30)的热电偶(31)与显示仪表(40),用来自动调温。干燥塔(39)上端借助支架(36)装有排风孔(38)的通风圈(37),用来随季节变化进冷风、热风,以保障药膜(1)正常提升出膜。加热室(26)外壁为了防热量散失,其内填有保温填料。本技术工作过程如下按比例配制的药液(除草、杀虫、杀菌剂、微量元素肥料等)经计量、过滤、加压后,由进液管(6)流入自动调温管式加热器(8),使药液升温90℃以上,由上端出口(5)流入分液管(11),经12支路流经12个堵塞信号发生器(14)、及对应的电磁阀(17)与喷咀(21)喷出细雾,涂在自下而上连续不断成形的薄膜(1)表面上,经干燥塔(39)干燥,形成药膜出膜。喷涂量通过调节药液压力,喷咀(21)与薄膜(1)间的距离,可同步于吹膜速度。工作正常时,喷涂由12个喷咀(21)完成,一旦喷咀(21)被堵塞或电磁阀(17)出故障,与之相连的堵塞信号发生器(14)发出电信号,立即报警,同时把信号通过电缆(53)送入与之联机的微机控制柜(54)处理,送出自动切换信号,执行自动切换喷咀程序,由备用喷咀喷涂,以实现喷涂的连续性。膜上着药量,如上所述,可通过滑动杆(19)前后移动予以调节,工作稳定后,紧固定位螺丝(20),以固定杆(19)前端上的喷咀(21)离膜(1)面的距离,同时也可以根据吹膜速度,调节进下面右侧安装着一个由架形加热管(49)、热电阻(4)、进液口(7)、出液口(5)、接线柱(9)与固定架(10)组成的管式加热器(8)。进液口(7)接通来自加压缸的进液管(6),出液口(5)接通分液管(11)、分液管(11)与堵塞信号发生器(14)。在喷雾室(23)下端左侧装有一个由回流管(44)、电子称(45)、量筒(48)与电磁阀门(47)组成的药液回收器,回收喷雾漂浮凝结的药液,当药液达到一定量时,电磁阀门打开,流入储液罐备用。喷雾室(23)底部有支架(46),用来将本技术直接装在吹膜机机架上。围绕喷雾室(23)外壁(22)装有门(42、43),用来封闭电磁阀(17)、手动旁路阀(15)与进液管(16)。喷雾室(23)上盖与下底内径部位分别装有一圈防漂浮隔膜(24),由聚酯膜材料剪成园环形,内径处剪成2-10毫米宽的条(50),两层一组,缝隙交错而成(图5、图6)。上隔膜(24)以防细雾漂出为主,下隔膜(24)以防向喷雾室(23)进风为主,防雾漂浮为辅。喷雾室(23)上端有一圈起通风与观测作用的支架孔(41)。与喷雾室(23)同心为一体的干燥塔(39),塔内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喷咀(21)、喷雾室(23)、电控柜(54)阀门(15)药液回收器组成的多喷咀自动切换薄膜涂机,其特征是其组成部件还包括喷咀滑动杆(19)喷咀堵塞信号发生器(14)、干燥塔(39)与微机控制柜(5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成王显明张正爱李作政王文才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自动化仪表成套设计所山东省海阳县化工包装材料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