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元海专利>正文

聚氨脂发泡机浇注头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6995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双色、双密度PU制品性能稳定可靠、结构紧凑的聚氨酯发泡机浇注头混合装置,它包括混合头座(6)、两组四只针阀(1)、控制两组针阀的两只针阀驱动装置(23)以及一只清洗阀(2),混合头座为正八角柱体,其上对应每只针阀配置有独自的进料通道和回料通道,结构紧凑、合理;由于每组料液匹配固定、比例准确,该混合装置生产的双色、双密度PU制品性能稳定;由独立的针阀驱动装置控制每组针阀工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聚氨酯发泡机浇注头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聚氨酯发泡机浇注头混合装置由针阀或转阀将聚氨酯A料液与B料液按一定比例注入混合腔内进行快速混合搅拌,然后由浇注头将产生化学合成反应的料液注入各式模具形成所需制品。针阀式混合装置一般包括混合头座、针阀、针阀驱动装置以及清洗阀。由聚氨酯发泡工艺知道,聚氨酯A料液与B料液混合比例不同,产生的PU制品的密度不同。两针阀式混合装置只能生产单色、单密度PU制品;三针阀式混合装置,即由A1料液与B料液、A2料液与B料液分别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产生双色、双密度PU制品。两针阀式混合装置只能生产单色单密度PU,使用范围小、功能单一,相对结构也不紧凑;三针阀式混合装置虽克服了两针阀式混合装置上述的缺点,但B料液与A1料液、A2料液匹配时配量相同,不可避免的造成只有一组料液匹配性能为佳,另一组只能是相近似,不能同时发挥最佳化学反应性能。如果通过控制B料液流量方法来调节,则结构复杂,操作烦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聚氨酯发泡机浇注头三针阀式混合装置存在的料液匹配不佳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四针阀式混合装置,两两一组由各自独立的针阀驱动装置控制针阀动作,按原料化学性能进行最佳匹配,即A1料液与B1料液、A2料液与B2料液,独立匹配、独立控制混合,使其各组化学反应最佳,产生制品性能最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混合头座、针阀、针阀驱动装置以及清洗阀的针阀式混合装置中,针阀以及清洗阀与混合头座插装连接,混合头座上对应每只针阀和清洗阀配置有独立的进料通道和回料通道;所述混合头座为正八角柱体,柱体五个连续侧面体上开有阶梯孔,其轴心线处于同一正八角柱体的横截面上,两两相错45度,顺序插装有外形与阶梯孔吻合的四只针阀和一只清洗阀,混合头座上配置有四组进料通道和回料通道,并分别与四只针阀上的进料口和回料口相对应,清洗液通道与清洗阀进液孔相对应,进料通道和回料通道接口均位于混合头座柱体的上端面上,清洗液通道的接口位于混合头座柱体的侧面体上,四只针阀分两组,每组针阀配置一针阀驱动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每组料液匹配固定、比例准确,四针阀式的混合装置生产的双色、双密度PU制品性能稳定;由独立的针阀驱动装置控制每组针阀工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控制驱动一组两只针阀的针阀驱动装置可以是一个双活塞串联结构的单作用气缸装置,包括两只活塞、活塞杆、缸体、两只拉杆,缸体外形为锥体,夹置于两只针阀之间,串联活塞的活塞杆沿轴向延伸并穿过一只活塞的端头上设有联接孔槽,两只拉杆分别活动铰接于活塞杆两侧的缸体之上,两只拉杆位于两侧的端头分别插于两边针阀阀芯的拉杆孔槽内,两只拉杆位于中部的端头共同插于活塞杆的联接孔槽内。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件号6混合头座主视图,图3是图2中B-B剖视图,图4是图3中C-C剖视图,图5是图3中D-D剖视图,图6是图1中件号23针阀驱动装置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聚氨酯发泡机浇注头混合装置,包括混合头座6、两组四只针阀1、控制两组针阀的两只针阀驱动装置23以及一只清洗阀2,混合头座上设置有密封腔36和混合腔15、对应每只针阀配置有独立的进料通道和回料通道;与混合头座6插装连接的针阀1包括阀座7、阀芯8、弹簧套10、弹簧9、注料孔13、进料孔33和回流孔34;针阀驱动装置23是一个双活塞串联结构的单作用气缸装置,该气缸装置包括两只活塞27、串联两只活塞的活塞杆30、缸体28、拉杆31,缸体28内设有与两只活塞分别滑配的腔体,其外形为锥体,且夹置于一组两只针阀之间;两只活塞27之间由活塞杆30隔离并固定,活塞杆30沿轴向延伸并穿过活塞27的端头上设有联接孔槽32,两只拉杆31中间分别活动铰接于活塞杆30两侧的缸体29之上,两只拉杆31位于两侧的端头分别插于两边针阀1上的阀芯8的拉杆孔槽26内,,两只拉杆31位于中部的端头共同插于活塞杆的联接孔槽32内。当一只双活塞气缸进气时,活塞杆30向混合头座6中心方向移动,拉动活动铰接于缸体29之上的两只拉杆31,带动针阀杆8向外拉,压缩弹簧9受压缩,其针阀阀芯头外移,其阀芯圆柱面遮住回流孔34,而料液进入进料孔33由注料孔13注入混合腔15实现PU料(即A1、B1或A2、B2料)混合动作;当气源去除时,在压缩弹簧9作用下,使针阀芯头与注料孔13闭合,这时PU料液由进料孔33经针阀芯头部三角截面通向回流孔34,再经混合头座6上的回料通回流到各料罐,实现回流过程,同时在拉杆作用下,双活塞组件回位;清洗阀2包括阀体、止回阀芯4、进气腔3、清洗孔14,当气体进入进气腔3,止回阀芯4向外移,清洗液经清洗孔14进入混合头座6的混合腔15,实现清洗动作,当外气中断,止回阀芯4在压簧作用下而闭合,清洗中止。图2、图3、图4、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混合头座6的结构图,混合头座6为正八角柱体,柱体五个连续侧面体A、B、C、D、E上分别开有与四只针阀1和一只清洗阀2阶梯外形吻合定位配合的阶梯孔21、22、25,相互相错45度的两只针阀1为一组,其轴心线处于同一正八角柱体的横截面上,混合头座上配置有四组进料通道11a,16a,17、11b,16b,18、11c,16c,19、11d,16d,20和各自回料通道12a、12b、12c、12d分别与四只针阀上的进料口33和回料口34相对应,进液通道5与清洗阀进液孔35相对应,进料通道和回料通道接口位于混合头座6柱体的上端面上,清洗液通道接口位于混合头座6柱体的侧面体上。权利要求1.一种聚氨酯发泡机浇注头混合装置,包括混合头座、针阀、针阀驱动装置以及清洗阀,所述针阀以及清洗阀与混合头座插装连接,混合头座上对应每只针阀配置有独立的进料通道和回料通道、对应清洗阀配置有清洗液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头座(6)为正八角柱体,柱体五个连续侧面体上开有阶梯孔(21、22),其轴心线处于同一正八角柱体的横截面上,两两相错45度,顺序插装有外形与阶梯孔(21、22)吻合的四只针阀(1)和一只清洗阀(2),混合头座(6)上配置有四组进料通道(11a,16a,17、11b,16b,18、11c,16c,19、11d,16d,20)和回料通道(12a、12b、12c、12d),并分别与四只针阀上的进料口(33)和回料口(34)相对应,清洗液通道(5)与清洗阀进液孔(35)相对应,进料通道和回料通道接口均位于混合头座(6)柱体的上端面上,清洗液通道的接口位于混合头座(6)柱体的侧面体上,四只针阀(1)分两组,每组针阀配置一针阀驱动装置(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发泡机浇注头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驱动一组两只针阀的针阀驱动装置(23)是一个双活塞串联结构的单作用气缸装置,包括两只活塞(27)、活塞杆(30)、缸体(28)、拉杆(31),缸体(28)内设有与两只活塞分别滑配的腔体,其外形为锥体,且夹置于一组两只针阀之间;两只活塞(27)之间由活塞杆(30)隔离并固定,活塞杆(30)沿轴向延伸并穿过活塞(27)的端头上设有联接孔槽(32),两只拉杆(31)中部分别活动铰接于活塞杆(30)两侧的缸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氨酯发泡机浇注头混合装置,包括混合头座、针阀、针阀驱动装置以及清洗阀,所述针阀以及清洗阀与混合头座插装连接,混合头座上对应每只针阀配置有独立的进料通道和回料通道、对应清洗阀配置有清洗液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头座(6)为正八角柱体,柱体五个连续侧面体上开有阶梯孔(21、22),其轴心线处于同一正八角柱体的横截面上,两两相错45度,顺序插装有外形与阶梯孔(21、22)吻合的四只针阀(1)和一只清洗阀(2),混合头座(6)上配置有四组进料通道(11a,16a,17、11b,16b,18、11c,16c,19、11d,16d,20)和回料通道(12a、12b、12c、12d),并分别与四只针阀上的进料口(33)和回料口(34)相对应,清洗液通道(5)与清洗阀进液孔(35)相对应,进料通道和回料通道接口均位于混合头座(6)柱体的上端面上,清洗液通道的接口位于混合头座(6)柱体的侧面体上,四只针阀(1)分两组,每组针阀配置一针阀驱动装置(2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元海
申请(专利权)人:戴元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