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BR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6893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SBR反应装置,包括反应池以及设置在反应池内的滗水器、若干个曝气器和搅拌器,所述反应池内设有将反应池分割为上层好氧反应池和下层厌氧反应池的横隔板,所述横隔板上设有若干个连通上层好氧反应池和下层厌氧反应池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横隔板,将反应池分隔为上层好氧反应池和下层厌氧反应池,实现缺氧-好氧微环境,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反硝化除磷效果,提高了整个反应系统的脱氮效率,可根据溶解氧变化特征,控制曝气,可以有效降低动力消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污水处理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涉及污水处理
中的一种反应器,特别是一种SBR反应装置。技术背景传统SBR工艺自从专利技术创造以来,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废水处理,由于它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工艺简单、成熟、投资低、运行费用少。在反应过程中,传统SBR工艺存在基质浓度梯度大、反应推动力大、均化水质、无需污泥回流、耐冲击负荷能力强、污泥活性高以及沉降性能好等显著特点,通过改变系统的运行方式,可以实现污水处理的生物除磷脱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随着自动化程度提高,工艺不断发展,相继开发了几种SBR法的变型革新工艺,如ICEAS间歇式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Intermittent CycleExtend Acitivated Sludge System), CASS(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工艺,IDEA(Intermittently Decanted Extended Aeration), DAT-LAT(Demand AerationTank-intermittent Aeration Tank)工艺和MSBR(Modified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工艺等等,这些工艺相对传统SBR工艺从结构和控制条件上都做了改良,较传统工艺具备了更多的特点,针对不同废水,能够灵活运用改良工艺,通过控制运行参数,提高反应效率。但是针对低碳高氨氮废水方面处理工艺,传统SBR工艺较易实现厌氧、缺氧及好氧状态交替的环境,为实现脱氮除磷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随着反应时间的推移,各种物质的变化在时间上都实现了推流效果,有机物不断被微生物迅速氧化分解,溶解氧浓度不断上升,氨氮浓度不断降低,总氮变化不大。从反应过程可知,反应在曝气开始阶段溶解氧浓度缓慢上升,系统内部发生着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反应,当溶解氧浓度大于I. 0mg/L时,系统反硝化难以实现,之后随着碳源的彻底消耗,氨氮才开始大幅降低,后期硝酸盐浓度不断上升,而此时系统内部碳源基本全部被氧化分解,无法完成反硝化,因此该反应针对低碳高氨氮废水有着明显的不足。系统在曝气开始阶段会产生一段反硝化除磷,但是如果微生物细胞内没有储存足够的内碳源,除磷效果也不佳。从系统节能方面看,当有机物和氨氮被氧化分解之后,溶解氧浓度会突然增大,系统分配溶解氧不均衡,导致过多的动力消耗。综上所述,传统SBR工艺在处理针对低碳高氨氮废水时,主要是存在以下两个缺点1)降低了系统碳源的利用效率,2)增加了曝气所消耗的动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BR反应装置,其能实现缺氧-好氧微环境,同步硝化反硝化、反硝化除磷效果,提高了整个反应系统的脱氮效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SBR反应装置,包括反应池以及设置在反应池内的滗水器、若干个曝气器和搅拌器,所述反应池内设有将反应池分割为上层好氧反应池和下层厌氧反应池的横隔板,所述横隔板上设有若干个连通上层好氧反应池和下层厌氧反应池的通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曝气器均匀设置在横隔板上端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器设在下层厌氧反应池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隔板为混凝土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横隔板,将反应池分隔为上层好氧反应池和下层厌氧反应池,实现缺氧-好氧微环境,那么置入污泥后,在下层厌氧反应池中积聚较高的污泥浓度,在进水搅拌阶段,利用高浓度污泥尽可能的储存进水碳源,当后期曝气阶段,高浓度污泥储存的碳源在低氧条件下缓慢释放,提供硝化反硝化所需碳源,从而 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反硝化除磷效果,提高了整个反应系统的脱氮效率,可根据溶解氧变化特征,控制曝气,可以有效降低动力消耗。本技术适用于污水处理中。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污水处理中处理低碳高氨氮废水的应用。参照附图说明图1,一种SBR反应装置,包括反应池7以及设置在反应池7内的滗水器I、若干个曝气器4和搅拌器5,所述反应池7内设有将反应池7分割为上层好氧反应池9和下层厌氧反应池8的横隔板2,所述横隔板2上设有若干个连通上层好氧反应池9和下层厌氧反应池8的通孔3,污泥可通过通孔在上层好氧反应池9和下层厌氧反应池8的顺利流通,所述通孔3均匀设置在横隔板2上,曝气器4连接至控制阀6,且均匀设置在横隔板2上端部,所述搅拌器5设在下层厌氧反应池8内,所述横隔板2为混凝土构件。那么将污泥置入反应池后,在进水前,搅拌器5启动,进行全池厌氧搅拌,利用细胞内碳源进行反硝化,去除部分残留硝酸盐,使污泥充分处于饥饿状态。在进水阶段时,搅拌器5继续搅拌,以保证污泥和水混合充分,并利用水中的有机碳源去除厌氧搅拌时残留的硝酸盐,并实现细胞释磷反应,以提供碳源储备能力,利用横隔板2,控制上层好氧反应池9内污泥浓度为2000 3000mg/L,下层厌氧反应池8内的污泥浓度为3000 5000mg/L,为系统缺氧-好氧形成提供良好环境。进水结束后,搅拌器5继续工作,并通过控制阀6控制曝气器4进行曝气,使上层好氧反应池9的泥水中的溶解氧长期处于I. Omg/L以上,便于硝化反硝化、反硝化除磷效果,下层厌氧反应池8多的泥水中溶解氧长期处于I. Omg/L以下,使储存的碳源缓慢释放,并满足上层好氧反应池9反应所需的碳源,有效提高碳源利用效率,提高整个反应系统脱氮能力。待反应池内的污泥处理达到处理要求时,关闭曝气器4和搅拌器5,停止曝气和搅拌,并通过滗水器4将反应池内清夜排出。以上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BR反应装置,包括反应池(7)以及设置在反应池(7)内的滗水器(I)、若干个曝气器(4)和搅拌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7)内设有将反应池(7)分割为上层好氧反应池(9)和下层厌氧反应池(8)的横隔板(2),所述横隔板(2)上设有若干个连通上层好氧反应池(9)和下层厌氧反应池(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姝文肖晶吴早春杨凯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