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型显示装置以及光学单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58474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3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投影型显示装置以及光学单元。在该投影型显示装置中,在各色光入射的3个反射型的液晶面板(100)(红色用液晶面板(100R)、绿色用液晶面板(100G)以及蓝色用液晶面板(100B))中,在蓝色用液晶面板(100B)中构成共用电极(21)的ITO膜的膜厚度,与在红色用液晶面板(100R)以及绿色用液晶面板(100G)中构成共用电极(21)的ITO膜的膜厚度相比较薄。此外,在红色用液晶面板(100R)以及绿色用液晶面板(100G)中,构成共用电极(21)的ITO膜的膜厚度相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 涉及具有多个液晶面板的投影型显示装置以及光学単元。
技术介绍
在具备多个液晶面板作为光阀的投影型显示装置中,在用多个液晶面板的每个对从光源部出射的各色的光进行调制后,进行合成并通过投影光学系统将该合成光投影于屏幕等的被投影部件。这里,作为多个液晶面板,使用被供给红色光的红色用液晶面板、被供给绿色光的緑色用液晶面板以及被供给蓝色光的蓝色用液晶面板。在这样的投影型显示装置中,在作为光阀使用反射型的液晶面板的情况下,使用下述的液晶面板,该液晶面板具有在一面侧设置有反射性的像素电极的第一基板;在与第一基板的一面侧相对的基板面设置有透光性的共用电极的透光性的第二基板;和设置于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之间的液晶层,通常使用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液晶层等的构成相互相同的液晶面板作为多个液晶面板。但是,在多个液晶面板中,蓝色用液晶面板,由于与其他的液晶面板相比被供给的光的波长短,所以容易劣化。因此,对于蓝色用液晶面板,有时使其与其他的液晶面板在取向膜和/或液晶材料的方面不同(參照专利文献I)。此外,提出有如下技木在投影型显示装置所用的多个液晶面板的各个中,通过将共用电极的光学性膜厚度设定为液晶面板所调制的光的波长范围的中心波长的约1/2倍,从而提高使用散射型液晶按散射模式进行显示时的光利用效率(參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I :特开2009-31545号公报专利文献2 :特开平11-133447号公报在投影型显示装置所使用的液晶面板中,具有与共用电极等的光学性膜厚度相对应,反射率因频率而周期性地反复上升和下降的反射分光特性。因此,在使用红色用液晶面板、緑色用液晶面板以及蓝色用液晶面板显示图像时,如果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间隔(液晶层的层厚)发生面内波动,则由于液晶层的延迟(retardation)的面内波动导致调制状态按每个像素而变动,存在容易在波长最短的蓝色中产生色调不均这样的问题。但是,对于该问题以及对策,在专利文献1、2等中没有任何记载。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有效地消除由与各波长范围的光相对应的多个液晶面板中的液晶层的层厚度的面内波动所导致的色调不均的投影型显示装置以及光学单元。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投影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光源部;三个以上的多个液晶面板,从所述光源部被供给相互不同的波长范围的光,具备在一面侧设置有反射性的像素电极的第一基板、在与该第一基板的所述一面侧相对的基板面设置有透光性的共用电极的透光性的第二基板以及设置于该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对合成由所述多个液晶面板调制后的各光而成的光进行投影的投影光学系统,在所述多个液晶面板中的对最短波长范围的光进行调制的短波长范围用液晶面板中,与其他的液晶面板相比所述共用电极的膜厚度较薄,在该其他的液晶面板中所述共用电极的膜厚度相等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多个液晶面板中的对最短波长范围的光进行调制的短波长范围用液晶面板中,与其他的液晶面板相比共用电极的膜厚度较薄,光学性膜厚度被适当化。因此,在短波长范围用液晶面板的反射分光特性中,即使反射率因频率而周期性地反复上升和下降,其振幅也小。因此,即使在短波长范围用液晶面板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间隔(液晶层的层厚)方面有面内波动、导致光的调制状态按每个像素而变动的情况下,在短波长范围用液晶面板中,应该变为同一灰度的像素间的出射光量的波动也小。因此,在投影图像中,能够防止色调不均的发生,该色调不均起因于短波长范围用液晶面板中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间隔的面内波动。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对于短波长范围用液晶面板,调制的光的波长短,所以容易发生上述的色调不均,因此要使光学性膜厚度适当化,相对于此,对于对波长比较长的光进行调制的其他的液晶面板,不容易发生色调不均,使共用电极的膜厚度相等。因此,能够对于其他的液晶面板使用同一规格的液晶面板,所以与对多个液晶面板的各个使其光学性膜厚度适当化了的情况相比,能够ー边抑制成本的增高ー边防止色调不均的发生。此外,共用电极与IT0(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膜等其他的层相比折射率大,因此如果调整共用电极的膜厚度,在使液晶面板的反射分光特性最佳化方面会很有效。在本专利技术中,在表示供给于所述液晶面板的光的波长与反射率的关系的反射分光特性中,所述短波长范围用液晶面板,优选,该短波长范围用液晶面板所调制的光的波长范围中的最高反射率与最低反射率之差,比与该波长范围相比波长较长的长波长范围中的最高反射率与最低反射率之差小。在反射分光特性中,难以在全部的波长范围中减小反射率的振幅,但是如果在短波长范围用液晶面板所调制的波长范围内减小振幅,则能够防止上述的色调不均的发生。此外,如果要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减小反射率的振幅,则通过使共用电极的膜厚度适当化就能够比较容易地实现。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多个液晶面板中的所述短波长范围用液晶面板的所述共用电极的膜厚度为其他的液晶面板的所述共用电极的膜厚度的0. 70倍到0. 85倍。如果考虑共用电极的折射率的波长相关性等,将共用电极的膜厚度设定为上述的范围,则在短波长范围用液晶面板以及其他的液晶面板的双方中,能够使共用电极的光学性膜厚度基本适当化。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所述短波长范围用液晶面板中,优选,该短波长范围用液晶面板所调制的光的波长范围的中心波长时的所述共用电极的折射率与该短波长范围用液晶面板的所述共用电极的膜厚度相乘所得的光学性膜厚度为所述中心波长的约1/2倍。根据该构成,能够使共用电极的光学性膜厚度最佳化。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在投影图像中发生短波长范围用液晶面板所调制的光的色不均。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所述其他的液晶面板中的所调制的光的波长较短的一方的液晶面板中,优选,该液晶面板所调制的光的波长范围的中心波长时的所述共用电极的折射率与该液晶面板的所述共用电极的膜厚度相乘所得的光学性膜厚度为该中心波长的约1/2倍。根据该构成,即使在其他的液晶面板中使共用电极的膜厚度相等的情况下,在所调制的光的波长较短的一方的液晶面板中,也能够使共用电极的光学性膜厚度最佳化,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在投影图像中发生该液晶面板所调制的光的色不均。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短波长范围用液晶面板的所述共用电极,在表示供给于该共用电极的光的波长与该共用电极的透射率的关系的透射分光特性中,透射率的峰值位于该短波长范围用液晶面板所调制的光的波长范围内。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多个液晶面板的所述共用电极都为ITO膜。如果共用电极为ITO膜,则与其他的层相比折射率较大,因此仅通过调整共用电极的膜厚度,就能够使液晶面板的反射分光特性最佳化。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采用如下构成,即所述多个液晶面板为被供给红色光的红色用液晶面板、被供给绿色光的緑色用液晶面板以及被供给蓝色光的蓝色用液晶面板,所述蓝色用液晶面板为与所述红色用液晶面板以及所述绿色用液晶面板相比所述共用电极的膜厚度较薄的所述短波长范围用液晶面板,所述红色用液晶面板以及所述绿色用液晶面板为 相互的所述共用电极的膜厚度相等的所述其他的液晶面板。此外,本专利技术能够应用于具有液晶面板以及光合成光学系统的光学単元。S卩,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光学単元,其特征在于,具有三个以上的多个液晶面板,其被供给相互不同的波长范围的光,具有在一面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甲雄介后藤贵文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