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酰胺类沥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756205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3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酰胺类沥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携水剂、金属离子化合物、羧酸和多乙烯多胺混合均匀构成反应体系,在80℃~100℃回流反应,然后减压蒸馏去除携水剂,制得酰胺类沥青乳化剂;其中,金属离子化合物为催化剂,羧酸和多乙烯多胺的摩尔比为1∶10~10∶1。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合成酰胺类沥青乳化剂,与现有的化学合成的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阳离子浙青乳化剂的合成方法,特别是一种酰胺类多乙烯多胺阳离子浙青乳化剂。
技术介绍
乳化浙青始于20世纪初,最早被用于喷洒以减少灰尘,20年代在道路中普遍使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中期,乳化浙青的使用数量在缓慢但稳定地增长。从1953年起,浙青粘结料的使用量迅速增加,乳化浙青的使用数量也在稳定地上升。从20世纪初对乳化浙青开始研究,到如今商品化的乳化浙青广泛应用,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在前4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发展的是阴离子乳化浙青,而近30年来,阳离子乳化浙青发展速度很快。由于阳离子乳化浙青中的浙青微粒上带有阳离子电子电荷,当与矿料表面接触时,由于异性相吸的作用,使浙青微粒很快地吸附在矿料的表面。所以目前有关阳离子浙青乳化剂报到有很多,如美国专利USP4338136公开了利用C12_18长链脂肪酸同二乙烯基三胺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制备咪唑啉浙青乳化剂,该方法需要在高温下反应,且得到的副产物较多。唐燕辉,浙青乳化剂乳化效果,华东化工学院学报,1993:6,报道了将二亚乙基三胺与油酸在160 180°C下缩合,缩合产物在190 240°C条件下环化,得到胺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加平陈香缪昌文洪锦祥周伟玲刘志飞王文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姜堰市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