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52171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8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沥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为:40‑60℃下先用有机溶剂将双酚A环氧树脂溶解,再缓慢滴加二乙醇胺,滴完后升温至70‑90℃反应2‑4h,得到二乙醇胺改性的双酚A环氧树脂;将二异氰酸酯加入聚乙二醇及催化剂中,在40‑60℃氮气保护下,反应2‑4h,得到聚氨酯预聚体;将上述二乙醇胺改性的双酚A环氧树脂缓慢滴加到聚氨酯预聚体中,50‑70℃反应1‑2h,再升温至70‑90℃反应1‑2h,即得到沥青乳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沥青乳化剂,既是乳化剂又是改性剂,且在乳化的同时将水性环氧引入到乳化沥青中,避免了先乳化后改性易分层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工程沥青材料
,具体来说,涉及到一种多功能沥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乳化沥青作为公路日常养护材料,具有施工简便、节能降耗、减少污染和经济等诸多优点,在沥青路面养护和局部修补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仍存在粘结度低、耐老化性差、温度敏感性大、强度不够等缺点,不能满足大交通量和重交通的要求。因此,通过添加不同物质对乳化沥青加以改性,改善其固有缺陷势在必行。水性环氧树脂优异的力学性能、粘接性能、高温稳定性、耐腐蚀性,可赋予改性乳化沥青较强的粘结力、高温稳定性、优越的弹性恢复能力和较高的抗压、抗变形能力,是目前乳化沥青改性剂中研究和应用的重点。而目前多采用先乳化后改性的方法制备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但其中乳化沥青与水性环氧树脂多是简单的混合,水性环氧树脂在连续相的乳化沥青中属浮游状态,易产生分层、破乳,改性效果不理想。自乳化型水性环氧树脂是一种既含有亲水基团又含有亲油基团的表面活性物质。将自乳化型水性环氧树脂作为乳化剂制备乳化沥青,既避免了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易分层的现象,又节约了乳化剂成本。但目前自乳化型水性环氧树脂乳化能力有限,作为乳化剂制备出的乳化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沥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沥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为:1)40‑60℃下先用有机溶剂将双酚A环氧树脂溶解,再缓慢滴加二乙醇胺,滴完后升温至70‑90℃反应2‑4h,得到二乙醇胺改性的双酚A环氧树脂;2)将二异氰酸酯加入聚乙二醇及催化剂中,在40‑60℃氮气保护下,反应2‑4h,得到聚氨酯预聚体;3)将二乙醇胺改性的双酚A环氧树脂缓慢滴加到聚氨酯预聚体中,50‑70℃反应1‑2h,再升温至70‑90℃反应1‑2h,即得到多功能沥青乳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沥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为:1)40-60℃下先用有机溶剂将双酚A环氧树脂溶解,再缓慢滴加二乙醇胺,滴完后升温至70-90℃反应2-4h,得到二乙醇胺改性的双酚A环氧树脂;2)将二异氰酸酯加入聚乙二醇及催化剂中,在40-60℃氮气保护下,反应2-4h,得到聚氨酯预聚体;3)将二乙醇胺改性的双酚A环氧树脂缓慢滴加到聚氨酯预聚体中,50-70℃反应1-2h,再升温至70-90℃反应1-2h,即得到多功能沥青乳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沥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酚A环氧树脂为E-54、E-51、E-44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沥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强杜素军庞瑾瑜畅润田薛君郭赢赢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