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酸钠与灵芝水提物在骨骼肌能源优化调控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54063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2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杨酸钠与灵芝水提物在骨骼肌能源优化调控中的应用,属于人体保健应用技术领域。上述水杨酸钠与灵芝水提物的母液配制方法:取50g灵芝饮片,至于1000ml蒸馏水中浸泡30min,置于自动煎液包装机中,取煎液500ml加入50g水杨酸钠,置于震荡器中震荡20min,混匀后高压灭菌,制得母液500ml,所得溶液呈橘黄色澄清液体。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水杨酸钠与灵芝水提物能降低骨骼肌糖原储量、增加游离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储量,并能在耐力运动中尽快启动骨骼肌能源消耗由糖向脂肪转化的应用。采用上述母液制作注射液和口香糖无论是注射液,还是口香糖,均成本低廉、药味小、价格便宜、无添加剂,适合各种人群使用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杨酸钠与灵芝水提物在骨骼肌能源优化调控中的应用,尤其是指水杨酸钠与灵芝水提物能降低骨骼肌糖原储量、增加游离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储量,并能在耐力运动中尽快启动骨骼肌能源消耗由糖向脂肪转化的应用,属于人体保健应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运动员在各种国际重大赛事上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但就我国的总体实力而言仍与世界体育强国之间存在很大差距。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虽然获得了 51枚金牌,但优势项目发展空间已趋于饱和,面对2012伦敦奥运会等各种国际重大赛事 如何继续保持往日的辉煌是我国竞技体育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注重挖掘和提高弱势项目的发展潜力可能是应对该问题的根本环节。我国的弱势项目主要集中在体能主导类项目和足、篮、排等对运动员体能要求很高的对抗性项目上,体能不足是严重制约我国竞技体育赶超世界强国的瓶颈问题。目前,我国针对弱势运动项目的能量代谢特征研究有较大积累,对应的措施也仅限于外源性营养物质的补充,针对这些弱势运动项目的体能需求、能量代谢特征进行的能源优化调控方面的开发研究较少,药理学与运动医学间的交叉程度尚不能满足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际需要。研究表明,有氧氧化供能系统在体能主导类项目中占主导地位,无氧酵解供能系统、磷酸原系统所占比例很小,提示体能类竞技项目对有氧氧化供能系统依赖性较大。骨骼肌是运动的主要执行器官,其内源性能源优化调控对运动主体体能维持至关重要,因而,只有针对耐力性运动中骨骼肌能源储备特点、消耗的次序寻找运动保健品开发切入点,开发出对骨骼肌内源性能源优化调控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的技术及其产品,才能有助于提高我国体能类项目的发展潜力的技术储备。骨骼肌中能源物质包括ATP (三磷酸腺苷)、CP (磷酸肌酸)、肌糖原、脂肪(可分解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和蛋白质(可分解成氨基酸),骨骼肌中这些能源物质储备及其燃烧形式决定了这些能源物质在耐力运动中消耗具有一定的次序,其供能特点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1)ATP、CP属磷酸原系统,其供能特点是供能快速、输出功率大,适宜在最大强度或最大用力运动中提供能量,但维持供能时间短暂(可维持极量运动6-8秒,不超过10秒)。因而,在耐力性运动项目中,骨骼肌中ATP和CP的储备只能在运动开始时最早启动过程中为激活糖酵解供能系统提供过渡时间。鉴于ATP、CP的供能特点,在运动保健品开发过程若以ATP、CP为切入点难以开发出高能长效促力技术及其产品。(2)糖、脂肪、蛋白质在有氧条件下可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提供大量ATP用以维持长时间的耐力运动,故骨骼肌中糖、脂肪、蛋白质被称为细胞内燃料,有氧代谢是耐力运动时的基本能量供应途径。为了开发出对骨骼肌内源性能源优化调控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的技术及其产品,必须攻克骨骼肌中糖、脂肪、蛋白质优化调控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骨骼肌中糖优化调控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很复杂的。肌糖原在有氧条件下产生大量ATP可供亚极量运动约90min,故肌糖原有氧氧化供能系统在耐力运动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还能在无氧条件下通过糖酵解供大强度运动l_2min,故糖酵解供能系统在耐力运动中的终末期最后l_2min大强度冲刺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肌糖原可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供能,长期以来,在竞技体育活动中高度重视骨骼肌中糖原储备问题,但对运动过程中肌糖原的再合成问题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在竞技体育实践中曾用运动前高糖负荷法提高运动前肌糖原储量。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存在诸多瑕疵,如高糖负荷法具有恶心、胃部胀满、腹泻等现象产生。一些研究人员指出补糖量不是越多越好,补糖时间不当,不仅不能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反而会降低机体运动能力。因此,依靠赛前直接补糖提高骨骼肌糖原贮备是有限的,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副作用,运动员和教练员不能忽视补糖对机体产生的副作用。随着人们对赛前补糖副作用的了解,借助中草药提高骨骼肌糖原储量的运动保健品开发研究亦显著增多,大量的研究也证明这些产品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运动耐力,但这些产品的开发视角没有对骨骼肌高度糖原化对脂肪酸氧化的限制给予足够的关注。骨骼肌中脂肪优化调控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是非常困难的。从理论上讲脂肪有氧代谢的时间没有限制,提高运动前游离脂肪酸储备对运动耐力的提升空间很大,因而如何促进骨骼肌脂肪有氧代谢是运动保健品开发领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然而,重温葡萄糖一脂肪酸循环理论知识,不难发现骨骼肌高度糖原化的更大瑕疵在于很难启动脂肪氧化 功能,只有在耐力运动后期(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随着最大输出功率逐渐降,供能燃料才能由糖氧化为主转为以脂肪氧化为主,在耐力运动初期很难将供能燃料由糖氧化为主转为以脂肪氧化为主,如何尽早启动骨骼肌供能燃料由糖氧化为主转为以脂肪氧化为主是未来运动保健品开发的切入点,也是开发高能长效运动保健品必须面临的技术难点。给骨骼肌能源物质优化调控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骨骼肌中的脂肪必须分解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才能启动脂肪供能,由于骼肌中甘油激酶活性低,而且,脂肪酸不能再与甘油反应,只能与葡萄糖生成磷酸甘油脂反应生成甘油三脂,因而甘油只能释放到细胞外,从高效长效供能物质开发角度,较少关注甘油供能为切入点,多关注骨骼肌游离脂肪酸储备利用问题。换言之,以骨骼肌游离脂肪酸优化调控为切入点,所开发技术有助于大幅度提升我国体能类项目的发展潜力的技术储备,并能有效克服依靠赛前直接补糖提高骨骼肌糖原储量具有的副作用。如前所述,依照葡萄糖一脂肪酸循环理论,骨骼肌糖原储备增加势必延缓供能燃料由糖氧化为主转向以脂肪氧化为主,故如何减少静止骨骼肌糖原储备、增加骨骼肌游离脂肪酸储备,尽快促进供能燃料由糖氧化为主向脂肪氧化为主转化可能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攻克这一技术难题也是致力于阻止肥胖人群脂质异常蓄积研究领域的难点问题。然而,在运动保健品开发过程中往往在注重提高肌糖原储备的同时忽视脂肪利用障碍问题,在减肥产品开发领域中却在注重防止脂肪异常蓄积的同时对骨骼肌运动耐力下降问题关注不够,致使减肥过程中体能严重不足、免疫力低下等诸多副作用频发。骨骼肌作为脂肪酸储备利用的主要器官,尽早启动骨骼肌供能燃料由糖氧化为主转为以脂肪氧化为主的开发研究一定有广泛的应用空间。骨骼肌中蛋白质优化调控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具有诸多空白,其开发成果属该领域的前沿。骨骼肌中蛋白质必须分解成氨基酸,并经转氨基作用生成糖才能完成蛋白质的间接供能作用。蛋白质虽然在有氧供能中所占比例不大,最多不超过总量的18%-20%。虽然蛋白质供能持续时间长,供能时间可从运动开始30min起直至运动结束,但在以往的运动保健品开发中对蛋白质供能问题未给予足够重视。对耐力运动期间、耐力运动终末期糖原的再合成问题关注不够,多数学者关注蛋白质消耗问题。因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如何在不消耗骨骼肌蛋白质的前提下,开发某些氨基酸的生物效应,致使蛋白质中某些氨基酸的特殊作用越来越被关注,如支链氨基酸在能源转移中的作用研究相当活跃,但目前多依靠外源性氨基酸的补充,外源性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固然重要,但这种补充调控也存在一定瑕疵,如某些芳香族氨基酸或非必需氨基酸在能源转移中的作用研究也相当活跃,由于每种氨基酸代谢特点尚不完全清楚,故依靠外源性蛋白质或氨基酸的补充与骨骼肌内氨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玉香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