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个车间循环水池补水调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53581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1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个车间循环水池补水调控装置,包括深井水池、反渗透装置、循环水池,所述的深井水池、反渗透装置、循环水池通过管道依次连接,且循环水池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深井水池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的循环水池为两个或多个,所述的循环水池之间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管路简单,容易操作,减少了大量管道的维修更替费用,且去除了原各生产车间补水工序建立的蓄水池和加压泵,减少了动力来源,动能效率得以提高,同时节省了大量电损耗,使得成本降低,操作简单。(*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个车间循环水池补水调控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化工企业中,不同生产车间的供水是将深井水池的水通过反渗透装置处理后,进入蓄水池中,再用加压泵提供动力来完成不同生产车间的循环水池的补水任务,但此种方式电量消耗大,成本高,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个车间循环水池补水调控>J-U装直。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个车间循环水池补水调控装置,包括深井水池、反渗透装置、循环水池,所述的深井水池、反渗透装置、循环水池通过管道依次连接,且循环水池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深井水池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的循环水池为两个或多个,所述的循环水池之间依次连接。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管路简单,容易操作,减少了大量管道的维修更替费用,且去除了原各生产车间补水工序建立的蓄水池和加压泵,减少了动力来源,动能效率得以提高,同时节省了大量电损耗,使得成本降低,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如图I所示,针对化工企业有三个生产车间的情况,一种三个车间循环水池补水调控装置,包括深井水池I、反渗透装置2、第一车间循环水池3、第二车间循环水池4、第三车间循环水池5,所述的深井水池I、反渗透装置2、第一车间循环水池3、第二车间循环水池4、第三车间循环水池5通过管道依次连接,且所述的第三车间循环水池5还与深井水池I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循环回路。工作过程为深井水池I的水经过反渗透装置2处理后,经过小功率管道泵直接进A第一车间循环水池3,再利用第一车间循环泵组出水分支管道,进入第二车间循环水池4,依次进行,第三车间循环水池5的水再由第三车间循环泵组出水分支管道回流到深井水池I中,循环使用。上述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在不脱离本技术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ー种多个车间循环水池补水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深井水池、反滲透装置、循环水池,所述的深井水池、反滲透装置、循环水池通过管道依次连接,且循环水池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深井水池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的循环水池为两个或多个,所述的循环水池之间依次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多个车间循环水池补水调控装置,包括深井水池、反渗透装置、循环水池,所述的深井水池、反渗透装置、循环水池通过管道依次连接,且循环水池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深井水池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的循环水池为两个或多个,所述的循环水池之间依次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管路简单,容易操作,减少了大量管道的维修更替费用,且去除了原各生产车间补水工序建立的蓄水池和加压泵,减少了动力来源,动能效率得以提高,同时节省了大量电损耗,使得成本降低,操作简单。文档编号E03B1/00GK202416436SQ20112055774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8日专利技术者洪晓明, 王光瑞 申请人:天津市天环精细化工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瑞洪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天环精细化工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