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剑专利>正文

全自动负压恒压引流调节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40817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0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控制准确、安全可靠的全自动负压恒压引流调节仪。该调节仪包括壳体,壳体内部或壳体上安装有负压传感控制器、输入键、中心负压接口、减压阀、四通接口、调节阀、调节阀控制机构、负压瓶接口、电源开关、220V电源插头、指示灯、控制器。中心负压接口一端与病房内中心负压管网相连接,另一端与减压阀的输入口连接,减压阀的输出口与四通接口连接,四通接口还分别连接负压传感控制器、调节阀以及负压瓶接口;调节阀的另一端与调节阀控制机构连接。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负压恒压调节控制仪对病房内中心负压源实施精确的恒压控制,可以确保术后引流过程的安全、可靠、有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医疗器械
中的恒压调节仪,尤其是ー种可以实现医院病房中心负压恒压稳定监控,符合术后引流负压标准的仪器设备。
技术介绍
常规颅脑、胸腔、腹腔、泌尿系统等外科手术,由于术后伤ロ渗血、渗液,压迫周围器官组织,会产生并发症,严重时会威胁病人的生命;同时伤ロ的积液积血将增加伤ロ感染率并影响组织的修复。如I.脏器切除或炎症;2.肝、胰脏器切除后动态评估创面的胆、胰漏及出血等变化(肝胆手术易出现膈下脓肿或积液);3.临床上骨外露创面常合并有邻近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不理想,早期应用组织瓣膜移植可能需要切取过大的组织块,不仅増加了供区的损害,而且也増加了手术的风险。在上述外科手术中就必须采用引流的方法。引流是指将组织裂隙体腔和有脏器的液体引离原处和排出体外。包括胃肠减压、留置导尿和胃肠之间的短路吻合等。引流的液体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液体(指脓液)通过引流后,可以达到缓解疼痛、减轻压力、防止炎症扩散,有利于炎症消退的目的。非感染性液体包括血液滲出后的组织分泌液等,通过引流后可以达到减轻局部压力、減少体液对周围组织的损害作用,減少合并感染的可能性,有利于伤ロ愈合等目的。引流木有两种常规引流和负压引流。常规管道引流法易被肠管血块或网膜堵塞而失效,拔管时可能引发创面出血,冲洗液无法排出,会导致腹腔积液,也存在一定的堵管现象。术后引流时间长,腹腔内易感染,坏死面大或组织清除困难。而腹部手术后一旦引流失败便难以评估和处理内出血内漏或感染等,给手术后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负压引流手术作用机理I.被引流区与外界隔绝,有效地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2.负压引流通过负压吸引从创面吸走滲出,可以持续引流创面的滲出液、坏死组织和细菌(因为细菌在负压下不易存活)等,使被引流区内达到“零积聚”,创面能很快获得清洁和湿润的环境;3.增加创面血供,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4.减轻创周水肿、降低血管通透性;5.在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的过程中,能快速启动皮肤创面的愈合过程,減少修复细胞凋亡,使创面愈合加速;6.增强感染创面的炎症反应。可使创面淋巴细胞浸润消退较快等等。现行负压引流木有下列方法(I)负压球引流,⑵微型负压泵引流,⑶中心负压引流法等。(I).负压球引流法中的橡胶球是ー种橡胶制品,为一次性使用。开始使用负压球引流时,负压基本稳定,但随着液体的吸入,球体逐步复原,负压会越来越小,最终达不到理想的引流效果;而且费用大,价格高,増加了病员的负担。(2).微型负压泵引流法负压恒定,引流效果较好,但噪音大,病人承受不了,不易推广。(3).现各大中型医院在各病区和病房都实现了中心负压管网,给实施治疗和救治提供了方便,但是在实施引流的过程中很不理想,由于管网长,工作接ロ多,所以在实施引流过程中负压很不稳定,忽大忽小,当负压值长时间为零时,引流管很有可能被堵塞,不能控制引流的全过程,往往达不到引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病房内中心负压不稳定,不能实现负压引流条件的问题,克服了现有引流方法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控制准确、安全可靠的全自动负压恒压引流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各大中型医院病房内已完备的中心负压源,对其进行測量、控制、调整,确保输出的负压值稳定,以符合各病种术后的负压引流条件,做到安全可靠、无噪音、无后续成本。原有医院病房内的中心负压源,由于管道长接ロ多,导致负压值很不稳定,忽大忽小,不能适应负压引流的条件。理想的负压引流数值为-0. 5 _3KPa,不能为零;头颅引流压カ为-0. 5 -I. 5KPa,腹腔引流在-1 -2. 5KPa范围内,骨科引流和治疗除外,这就要求负压必须要通过恒压负压调节仪保持稳定,且可调可控。本技术的全自动负压恒压调节仪通过采集病房内中心负压数据并显示,当中心负压趋于零或超出负压下限时,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系统通过数据的切入,驱动调节阀进行控制,使负压值稳定在负压引流范围内,确保弓I流过程的安全可靠。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全自动负压恒压引流调节仪包括壳体,壳体内部或壳体上安装有负压传感控制器、输入键、中心负压接ロ、减压阀、四通接ロ、调节阀、调节阀控制机构、负压瓶接ロ、电源开关、220V电源插头、指示灯、控制器。中心负压接ロ一端与病房内中心负压管网相连接,另一端与减压阀的输入口连接,减压阀的输出口与四通接ロ连接,四通接ロ还分别连接负压传感控制器、调节阀以及负压瓶接ロ ;调节阀的另ー端与调节阀控制机构连接。负压瓶接ロ采用软管与负压瓶连接。指示灯采用发光二极管。使用时将本技术的全自动负压恒压引流调节仪安装在病房墙壁上接通电源即可工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本技术负压恒压调节控制仪对病房内中心负压源实施精确的恒压控制,可以确保术后引流过程的安全、可靠、有效。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ー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全自动负压恒压引流调节仪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壳体8调节阀控制机构2负压传感控制器9负压瓶接ロ3输入键1010电源开关4中心负压接ロ11 220V电源插头5减压阀12指示灯6四通接ロ13控制器7调节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參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在此之前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或词语不能限定解释为通常的含义或辞典中的含义,而应当立足于为了以最佳方式说明其技术专利技术人可以对术语的概念进行适当定义的原则解释为符合本技术技术思想的含义和概念。随之,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实施例和附图中表示的结构只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之一,并不能完全代表本技术的技术思想,因此应该理解到对于本技术而言可能会存在能够进行替换的各种等同物和变形例。如图I所示,使用时将全自动负压恒压引流调节仪的壳体I安装在病房墙壁上。其中,中心负压接ロ 4 一端与病房内中心负压管网相连接,另一端与减压阀5的输入口连接,减压阀5的输出口与四通接ロ 6连接,四通接ロ 6还分别连接负压传感控制器2、调节阀7 (调节阀7的另一端与调节阀控制机构8连接)、负压瓶接ロ 9 ;负压瓶接ロ 9用软管与负压瓶连接。指示灯12采用发光二极管。使用时,首先将减压阀5的输出端调整到-15 _30KPa(可以根据不同手术后的情形进行设置);将220V电源插头11连接到病房内供电插座上,打开电源开关10,通过输入键3设定所需负压值,负压传感控制器2采集到减压阀5输出端的负压值并显示,同时反馈信号到控制器13 ;当负压值趋于零或超出引流数值范围时,指示灯12的发光二极管闪烁报警,控制器13随即向调节阀控制机构8发出指令,控制负压数值在引流数值范围内,最后,报警灯光熄灭。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本技术已參照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和举例说明,并且给出了全自动负压恒压引流调节仪的具体结构。但是并不意味着本技术限于这些描述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中衍生出许多不同的变体,它们都将覆盖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真实精神和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负压恒压引流调节仪,包括壳体(1),壳体(I)内部或壳体(I)上安装有负压传感控制器(2)、输入键(3)、中心负压接口(4)、减压阀(5)、四通接口(6)、调节阀(7)、调节阀控制机构(8)、负压瓶接口(9)、电源开关(10)、220V电源插头(11)、指示灯(12)、控制器(13),其特征在于中心负压接口(4) 一端与病房内中心负压管网相连接,另一端与减压阀(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张剑刘建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