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完全包裹膜组件的管状模制体以及采用该管状模制体的工业过滤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34074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07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完全包裹膜组件的管状模制体以及采用该管状模制体的工业过滤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管状模制体为由透明塑料材料构成并具有恒定外径的模制体,该模制体通过采用物理紧固件进行简单处理即可保护膜组件,以使得滞水空间最小化,并防止了Mg2+和Ca2+的聚积,以避免因污染物而导致压差的增加。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工业过滤器装置,其包括从膜组件的一端包裹到另一端的管状模制体以及保护该管状模制体外部的装置容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完全包裹膜组件的管状模制体以及采用该管状模制体的工业过滤器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管状模制体以及采用该管状模制体的工业过滤器装置,其中,由透明塑料材料构成的管状模制体通过采用物理紧固件进行简单的处理,即可作为采用包裹溶液的传统包裹工艺的替代品,以简单地通过装配来保护膜组件,而无需使用所述包裹工艺所必需的独立设备,从而减少了所述包裹工艺所需的时间和成本,通过安装该产品最大程度地减轻了供应水的停滞,其通过形成在所述管状模制体上的孔解决了水的停滞问题,并提高了压差。
技术介绍
膜组件制造过程主要包括五个步骤。第一步骤,即主涂覆步骤,包括将聚合物溶液涂覆在无纺织物上,以增强反渗透模的物理性能,并通过相分离形成支撑层的多孔结构。第二步骤,即第二涂覆步骤,其通过胺与酸之间的界面聚合而在第一涂覆支撑层的顶部上形成聚酰胺涂层。该聚酰胺涂层实现最终的除盐作用。第三步骤包括将薄膜、经编针织物和网状物绕制成螺旋形组件,并包裹该组件。这里,为了保护薄膜免受所述组件处理过程中的震动并防止高压操作过程所发生的收缩,包裹是必须的。该包裹工艺也防止了因压差的形成所导致的所述组件的潜在损坏。第四步骤确定经过处理的组件在品质方面的合格率。合格率基于通量(即单位时间通过所述薄膜的水量)、脱盐量(即通过薄膜而从供应水内去除的杂质量)以及总有机碳脱除量(即从供应水中去除的总有机碳的数量)。最后,第五步骤是后处理步骤,该后处理步骤执行杀菌和化学调理以防止产品分配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微生物和病菌的滋生。在所有步骤完成后,合格产品进行最终的检测、包装,然后装运。下面将就本专利技术的主题,即膜组件生产过程中所述绕制工艺之后的包裹工艺进行描述。图I是膜组件制造过程中的包裹工艺的分步示意图,其包括从芯体向外依次地缠绕薄膜、经编针织物和网状物,以形成在支撑层上具有聚酰胺层的螺旋形膜组;修整膜组件;以及通过固定端盖来在所述膜组件上进行包裹工艺。 包裹工艺是在高压状况下进行的,为了使得产品能够承受高压状况,通过包含有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的纤维增强塑料来增强所述组件的外部。图2是薄膜制造过程中包裹工艺的详细地分步示意图。首先,将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以适当比例混合以制备包裹溶液,并使得玻璃纤维浸透含有环氧树脂的包裹溶液。然后采用涂覆有环氧树脂的玻璃纤维来包裹旋转的膜组件的外部。残余的环氧树脂通过硅垫均匀地涂布。经过包裹的组件输送到养护室并进行固化。但是,该包裹工艺在改变包裹产品上的标签方面存在困难,并需要独立的包裹设备和专用的养护室。此外,该包裹还具有如下问题清洁包裹设备困难、需要产品外部的修整作业、以及需要在所述组件上安装端盖。在该传统的包裹工艺中,由于环氧树脂的湿度,使用含有环氧树脂的包裹溶液导致需要约6至12小时的长固化时间,随之带来困难的处理工作。由于固化程度和固化时间取决于包裹溶液中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混合比例,因此该包裹工艺存在的问题在于,所述混合比例难以控制,包裹溶液不恰当的混合比例会产生溶液报废的结果,从而导致处理废液的额外成本。例如,废液产物需要独立的废液贮藏库以及废液处理的额外成本,并且在废液固化时因产生热量带来处理废液的困难。固化的环氧树脂难以去除,必需人工作业进行去除,从而增加了成本,并且工人之间去除的废液量存在差别。即使残留的环氧树脂量很少,也会导致玻璃纤维错位。此外,在 该传统包裹工艺中通过涂覆有环氧树脂的玻璃纤维进行包裹时,所述膜组件还会遇到滞水问题,并不可避免地遭受水污染。在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已经存在使用完全配合的聚丙烯网状物作为替代包裹材料的尝试。这可以防止薄膜中的滞水,但也带来了低回收率问题。为解决传统膜组件制造过程中包裹工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已经成功实现了提供一种可完全包裹膜组件的塑料模制体。本专利技术的塑料模制体通过物理紧固件并在该模制体上形成孔以防止滞水,而能够包裹在绕制工艺后获得的膜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相应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完全包裹膜组件的管状模制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安装有可完全包裹膜组件的工业过滤器装置,以使得产品的固定和安装便利,并消除薄膜内的滞水问题。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管状模制体,该管状模制体设计为从螺旋形膜组件的一端包裹到另一端,所述螺旋形膜组件通过从芯体向外依次地缠绕薄膜、经编针织物和网状物而制成。本专利技术的管状模制体采用选自以下材料所组成的材料组中的至少一种透明塑料材料聚丙烯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丙烯基树脂、聚甲基丙烯酸酯(PMMA)树脂、聚碳酸酯(PC)树脂以及环烯共聚物/聚合物树脂。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管状模制体装入有整体膜组件,并且该管状模制体的外径允许装入的膜组件与所述管状模制体之间具有至多2_的间隙。所述管状模制体具有布置为形成流动通道的孔。更优选地,由塑料材料构成的所述管状模制体包括一对半圆柱形管,该对半圆柱形管一体形成有端盖并设计为从所述膜组件的一端包裹到另一端。该对半圆柱形管通过钩型紧固件上下固定在一起,进而通过热焊接或超声波焊接而熔化并进一步固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由塑料材料构成的所述管状模制体包括设计为从膜组件的一端包裹到另一端的圆柱形管。该圆柱形管通过采用钩型紧固件或螺纹紧固件将端盖固定起来而彼此连接,进而通过热焊接或超声波焊接而熔化并进一步固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由塑料材料构成的管状模制体可以装入有连续布置且彼此之间没有间隙的两个或多个膜组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工业过滤器装置,该工业过滤器装置包括螺旋形膜组件,该螺旋形膜组件通过从芯体向外依次地缠绕薄膜、经编针织物和网状物而制成;管状模制体,该管状模制体装入有整个所述膜组件;以及用于保护所述管状模制体外部的装置容器。所述工业过滤器装置在所述膜组件与所述管状模制体之间具有2_或更小的间隙,并且在所述管状模制体与所述装置容器之间具有2_或更小的间隙。优选地,所述管状模制体包括一对半圆柱形管,该对半圆柱形管通过扣钩或者通过采用有钩型紧固件或螺纹紧固件的端盖而上下固定。本专利技术的工业过滤器装置包括在所述管状模制体装入有连续布置且彼此之间没有间隙的两个或多个膜组件的结构,以使得水渗漏最小化。所述模制体具有孔,以使得所述薄膜的供应水部分与浓缩水部分之间的压差最小化,从而防止污染。 优选地,所述管状模制体采用选自以下材料所组成的材料组中的至少一种透明塑料材料聚丙烯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丙烯基树脂、聚甲基丙烯酸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以及环烯共聚物/聚合物树脂。这便于将标签张贴到所述管状模制体的外部,从而不再需要传统的在膜组件上的贴标签步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由透明塑料材料构成的管状模制体,该管状模制体能够从膜组件的一端包裹到另一端。根据所述管状模制体的采用,其减少了使用包裹溶液的传统包裹工艺的固化时间和步骤,并解决了包裹溶液使用后的废液处理的成本问题。本专利技术管状模制体的采用使得替换使用包裹溶液的包裹工艺成为可能,其通过简单的物理装配保护膜组件,不再需要用于包裹工艺的独立设置,并通过装配节省了包裹时间,从而减少了生产成本。所述工业过滤器装置包括装入有所述膜组件的管状模制体和用于保护该模制体外部的装置容器,其能够防止Mg2+和Ca2+聚积所导致的薄膜问题。附图说明图I是显示膜组件制造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在勋金成珪朴基燮柳相钦
申请(专利权)人:熊津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