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储能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2723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1 1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式储能换热装置,包括至少一根储能换热管或多根储能换热管采用串联或并列方式的一种连接组成,所述储能换热管包括外管(4)、内管(1)、储能层(3),所述内管(1)套接在外管(4)里,在内管(1)和外管(4)之间设置储能层(3);所述储能换热管的外管(4)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6);所述内管(1)长于外管(4),在外管(4)两端口与对应内管(1)上设置有密封盖(2)和密封盖(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结构应用灵活、传热面易于增减、热传递性能好、换热效率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管式储能换热装置,是ー种特别适用于太阳能热利用、温室、暖房、建筑、空调、化工、轻エ、能源等行业中的储能与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化工、轻エ、石油、能源等诸多行业部门使用的换热管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是作为管壳式换热器的主要零部件之一,它通常是放置在圆筒形壳体内并由多根换热管组成,换热管的一端或两端固定在管板上,换热管内一般走温度较高的热流体,而在管外则走温度较低的冷流体,冷热两种流体通过换热管的管壁面进行换热;另ー种是由两个直径大小不同的标准管组装而成的套管式换热器结构,操作时热流体通常在内管中流动,冷流体在内、外管之间环形区域中流动,冷热两种流体通过内管的管壁面进行换热。但上述两种结构存在的不足之处是仅能适用于换热的场合,而对于很多不仅需要进行热量交換,还需要将热量储存起来的场合就无法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即可换热又可同时储能的管式储能换热装置。为完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管式储能换热装置,包括至少ー根储能换热管,所述储能换热管包括外管、内管、储能层,所述内管套接在外管里,在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储能层。进ー步,管式储能换热装置由多根储能换热管采用串联或并列方式连接组成,以便使其内、外管之间环形区域充填的储能层能与通入该管式储能换热装置内的流体进行充分接触,从而提高换热效率和储能率。进ー步,所述储能换热管的外管和内管形状设置为圆筒形、矩形或其他常见形状的ー种,优选圆筒形。进ー步,所述储能换热管的外管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进ー步,所述内管长于外管,在外管两端ロ与对应内管上设置有密封盖。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管式储能换热装置内、外管之间环形区域填充了储能层,使其在特定的温度下,在完成正常的换热之时也完成了热能的储存,随后再利用储存的热能进行后序换热,从而使之既保留了换热管原有的换热特点,又具有了充分利用储能材料的储能特性,适用于既需进行换热又要进行储能的太阳能热利用、温室、暖房、建筑、空调中热能的利用以及化工、轻エ、能源等エ业生产中各种热能的回收和利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装置由一根储能换热管或多根储能换热管采用串联或并列方式的ー种连接组成,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外管、内管、储能层、保温层结构应用灵活、传热面易于增减;外管、内管、储能层套接的方式保证了热传递性能好、换热效率高。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I如图I所示,管式储能换热装置,包括至少ー根储能换热管,所述储能换热管包括外管4、内管I、储能层3,所述内管I套接在外管4里,在内管I和外管4之间设置储能层3。管式储能换热装置由多根储能换热管采用串联方式的ー种连接组成,以便使其内、外管之间环形区域充填的储能层3能与通入该管式储能换热装置内的流体进行充分接 触,从而提高换热效率和储能率。所述储能换热管的外管4和内管I形状设置为圆筒形。所述储能换热管的外管4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6。所述内管I长于外管4,在外管4两端ロ与对应内管I上设置有密封盖2和密封盖5。所述储能层3所包含的储能材料由CaCl2 ·6Η20等无机水合盐或石蜡或脂肪酸中的ー种或几种材料组成。实施例2管式储能换热装置由多根储能换热管采用并列方式的ー种连接组成,以便使其内、外管之间环形区域充填的储能层3能与通入该管式储能换热装置内的流体进行充分接触,从而提高换热效率和储能率。所述储能换热管的外管4和内管I形状设置为矩形。所述储能换热管的外管4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6。所述内管I长于外管4,在外管4两端ロ与对应内管I上设置有密封盖2和密封盖5。所述储能层3所包含的储能材料由CaCl2 ·6Η20等无机水合盐或石蜡或脂肪酸中的ー种或几种材料组成。权利要求1.管式储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ー根储能换热管,所述储能换热管包括外管(4)、内管(I)、储能层(3),所述内管(I)套接在外管(4)里,在内管(I)和外管(4)之间设置储能层(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式储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管式储能换热装置由多根储能换热管采用串联或并列方式连接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式储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换热管的外管(4)和内管(I)形状设置为圆筒形或矩形。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式储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换热管的外管(4)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6)。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管式储能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I)长于外管(4),在外管(4)两端ロ与对应内管(I)上设置有密封盖(2)和密封盖(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式储能换热装置,包括至少一根储能换热管或多根储能换热管采用串联或并列方式的一种连接组成,所述储能换热管包括外管(4)、内管(1)、储能层(3),所述内管(1)套接在外管(4)里,在内管(1)和外管(4)之间设置储能层(3);所述储能换热管的外管(4)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6);所述内管(1)长于外管(4),在外管(4)两端口与对应内管(1)上设置有密封盖(2)和密封盖(5)。本技术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结构应用灵活、传热面易于增减、热传递性能好、换热效率高。文档编号F28D20/00GK202403585SQ20112052567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5日专利技术者曹赵生, 朱孝钦, 胡劲 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孝钦胡劲曹赵生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