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变速器通气机构及其变速器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2661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1 07:34
一种汽车变速器技术领域的汽车变速器通气机构及其变速器壳体,该通气机构包括:相互连通的上形腔和下形腔以及通气组件,其中:通气组件一端与上形腔相连通,另一端连通至变速器壳体的外部,上形腔的开口面和下形腔的开口面上覆盖有挡板。所述的下形腔的上侧与上形腔的下侧通过孔相连通,所述的挡板覆盖上形腔开口面的全部以及下形腔开口面的3/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通气机构采用上形腔和下形腔的组合起到缓冲、冷却泄漏油液的作用,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排气的基础上,同时阻止排气过程中伴随的油液等液体的泄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汽车变速器
的装置,具体是一种汽车变速器通气机构及其变速器壳体
技术介绍
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十二五”规划中汽车产业技术也成为科技部重点扶持的领域,即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拥有切实的自主创新能力,核心零部件国际化的突破,实现真正的产业升级。因此,如何通过科技技 术创新来实现这一目标就成为目前及未来汽车行业发展中必须重点解决的核心课题。在汽车变速器内部,变速箱箱体内齿轮的啮合传动使得箱体内温度和气压急骤上升,所以必须设置排气口与外界相通,以达到排气减压的目的。传统的变速器的通气系统主要是采用通气罩,虽然通气罩能使箱内实现减压和降低温度,但是在变速器工作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油液泄漏现象,污染了箱体和环境,无法解决变速器的漏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变速器通气机构及其变速器壳体,解决汽车变速器壳体及其他箱体排气排热时的漏油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变速器通气机构,包括相互连通的上形腔和下形腔以及通气组件,其中通气组件一端与上形腔相连通,另一端连通至变速器壳体的外部,上形腔的开口面和下形腔的开口面上覆盖有挡板。所述的下形腔的上侧与上形腔的下侧通过孔相连通,所述的挡板为四边形结构且板上设有两个通气孔,该挡板覆盖上形腔开口面的全部以及下形腔开口面的3/4。所述的上形腔和下形腔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结构。所述的上形腔和下形腔的截面尺寸相同。所述的上形腔的上侧与通气组件相连。所述的通气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通气塞和塞盖。所述的通气塞和塞盖为柳接。所述的通气塞通过螺纹结构与变速器壳体连接且连接部分有密封胶。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上述汽车变速器通气机构的变速器壳体,其内部设有上述通气机构,该通气机构位于变速器壳体的上侧部位(工作状态下),且通气机构的上形腔的上侧即为变速器壳体的侧壁。本装置采用上形腔和下形腔的组合起到缓冲、冷却泄漏油液的作用,并在排气的基础上同时阻止排气过程中伴随的油液等液体的泄漏。附图说明图I为实施例I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通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挡板的结构图。图5为实施例2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I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通气机构,包括相互连通的上形腔I和下形腔2以及通气组件3,其中通气组件3 —端与上形腔I相连通,另一端连通至变速器壳体的外部,上形腔I的开口面和下形腔2的开口面上覆盖有挡板4。所述的下形腔2的上侧与上形腔I的下侧通过孔相连通。如图I和图4所示,所述的挡板4为四边形结构且板上设有两个通气孔,该挡板4覆盖上形腔I开口面的全部以及下形腔2开口面的3/4。所述的上形腔I和下形腔2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结构,所有棱角均倒圆角,其尺寸大小为具有相同的高度和宽度。所述的上形腔I的上侧与通气组件3相连。如图3所示,所述的通气组件3包括相互连接的通气塞5和塞盖6。所述的通气塞5和塞盖6为铆接。所述的通气塞5通过螺纹结构与变速器壳体I连接且连接部分有密封胶。本实施例使用于汽车变速器中,在变速器工作时,通过下形腔2和设置在下形腔2与上形腔I相连通的孔就可以把热气流传至上形腔I,然后再通过相连接的通气组件3把热气流传至变速器外部,这样就很好的形成了一个气流排出的通路。在变速器安装至整车位置时上形腔I位于上侧,下形腔2位于下侧,同时上形腔I被挡板4完全遮挡,下形腔2被部分遮挡,即使有油液溅入下形腔2,由于其下侧为开口,也不会通过设置的下形腔2和上形腔I间的孔进入上形腔1,而是流回到变速箱。实施例2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变速器壳体,其内部设有上述实施例I中的通气机构,该通气机构位于变速器壳体7的上侧部位(工作状态下),且上形腔I的上侧即为变速器壳体7的侧壁。本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变速器的此部位增加了该通气结构后有效的改善了通气效果,并防止了泄漏油现象的发生。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变速器通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通的上形腔和下形腔以及通气组件,其中通气组件一端与上形腔相连通,另一端连通至变速器壳体的外部,上形腔的开ロ面和下形腔的开ロ面上覆盖有挡板。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变速器通气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下形腔的上侧与上形腔的下侧通过孔相连通,所述的挡板覆盖上形腔开ロ面的全部以及下形腔开ロ面的3/4。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汽车变速器通气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为四边形结构且板上设有两个通气孔。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汽车变速器通气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形腔和下形腔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变速器通气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形腔和下形腔的截面尺寸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汽车变速器通气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形腔的上侧与通气组件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变速器通气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通气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通气塞和塞盖。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变速器通气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通气塞通过螺纹结构与变速器壳体连接且连接部分有密封胶。9.ー种汽车变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其内部设有如上述任ー权利要求所述的汽车变速器通气机构。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变速器壳体,其特征是,所述的汽车变速器通气机构位于变速器壳体的上侧部位,且通气机构的上形腔的上侧即为变速器壳体的侧壁。专利摘要一种汽车变速器
的汽车变速器通气机构及其变速器壳体,该通气机构包括相互连通的上形腔和下形腔以及通气组件,其中通气组件一端与上形腔相连通,另一端连通至变速器壳体的外部,上形腔的开口面和下形腔的开口面上覆盖有挡板。所述的下形腔的上侧与上形腔的下侧通过孔相连通,所述的挡板覆盖上形腔开口面的全部以及下形腔开口面的3/4。本技术的通气机构采用上形腔和下形腔的组合起到缓冲、冷却泄漏油液的作用,使得本技术在排气的基础上,同时阻止排气过程中伴随的油液等液体的泄漏。文档编号F16H57/029GK202402603SQ20112049954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5日专利技术者朱启文, 汤海川, 鲍为祖, 麻建国 申请人: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为祖汤海川朱启文麻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