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体肋板拉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24278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1 0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是船体肋板拉入装置。在设有拉入端的拉入装置的前端设有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在拉入装置后侧与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相连接的位置设有第一动力台和第二动力台。第一动力台和第二动力台内分别安装有液压绞车和遥控控制器,在液压绞车上连接有拉入绳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肋板拉入装置进行肋板或半立体肋板向船体及货舱区拉入,进行焊接作业。采用本装置能够取消补板加强,降低船体重量及装配焊接工作量,减轻结构焊接的应力。适宜在船体制造过程肋板拉入装配中应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船体建造中货仓区平直中底分段肋板拉入及半立体肋板拉入装配工装,具体地说是船体肋板拉入装置
技术介绍
船体建造中,货舱区中底分段传统装配方法是将肋板沿垂直方向直接插入T形材与船体内外壳片体结合,肋板与T形材面板用补板作加强处理。传统装配方法已不能满足即装生效的PSPC规范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船体肋板拉入装置所存在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了船体肋板拉入装置。该装置采用侧面肋板拉入的装置,解决船体肋板拉入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在设有拉入端的拉入装置的前端设有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在拉入装置后侧与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相连接的位置设有第一动力台和第二动力台。第一动力台和第二动力台内分别安装有液压绞车和遥控控制器,在液压绞车上连接有拉入绳索。积极效果,本技术采用肋板拉入装置进行肋板或半立体肋板向船体及货舱区拉入,进行焊接作业。采用本装置能够取消补板加强,降低船体重量及装配焊接工作量,减轻结构焊接的应力。适宜在船体制造过程肋板拉入装配中应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肋板拉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半立体肋板拉入示意图图中,0.肋板,01.内壳列板,02.内壳纵衔板,03.外壳列板,04.内壳半立板,I.拉入装置,1.1.第一平台,I. 2.第二平台,I. 3.拉入端,2. I.第一动力台,2. 2.第二动力台。具体实施方式在设有拉入端I. 3的拉入装置I的前端设有第一平台I. I和第二平台I. 2,在拉入装置后侧与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相连接的位置设有第一动力台2. I和第二动力台2. 2。肋板0上设有内壳列板01和内壳纵衔板02。肋板0的半立体肋板上设有外壳列板03和内壳半立板04。第一动力台和第二动力台内分别安装有液压绞车和遥控控制器,在液压绞车上连接有拉入绳索。本技术的工作过程肋板拉入方法将已装配完T材的中底分段内壳片体用吊车吊至本装置平台上,装置上的电磁装置将片体吸合,确保片体平面度,肋板用吊车调至片体侧面肋板上的T形开口对准片体T形材,绞车绳索固定肋板上,进行拉入至指定位置。此时,第一动力台工作,为单动控制。 半立体肋板分段拉入方法将已装配完T形材的中底分段外壳片体用吊车吊至本装置平台上,将已经完成的内壳半立体分段肋板,用吊车吊至外壳片体侧面T形开口对准片体T形材,两组绞车绳索固定半立体分段肋板选定位置上,控制同步进行拉入至指定位置。此时,第一动力台和第二动力台同步工作,为双动控制。遥控控制装置通过遥控信号的指令,驱使第一动力台工作,或第一动力台和第二动力台同步工作。分别在作业区区域拉入肋板或是半立体肋板分段。权利要求1.船体肋板拉入装置,其特征是在设有拉入端(I. 3)的拉入装置(I)的前端设有第一平台(I. I)和第二平台(I. 2),在拉入装置后侧与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相连接的位置设有第一动力台(2. I)和第二动力台(2. 2); 第一动力台和第二动力台内分别安装有液压绞车和遥控控制器,在液压绞车上连接有拉入绳索。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的是船体肋板拉入装置。在设有拉入端的拉入装置的前端设有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在拉入装置后侧与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相连接的位置设有第一动力台和第二动力台。第一动力台和第二动力台内分别安装有液压绞车和遥控控制器,在液压绞车上连接有拉入绳索。本技术采用肋板拉入装置进行肋板或半立体肋板向船体及货舱区拉入,进行焊接作业。采用本装置能够取消补板加强,降低船体重量及装配焊接工作量,减轻结构焊接的应力。适宜在船体制造过程肋板拉入装配中应用。文档编号B63B9/06GK202400254SQ20112052191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4日专利技术者孙健, 纪瑞, 袁庆斌 申请人: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瑞孙健袁庆斌
申请(专利权)人: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