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具内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21325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0 21:16
厨具内锅,包括内锅的锅体,锅体的表面均匀覆盖有能够均匀传热的均热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传热均匀、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厨具内锅,特别是电饭煲内锅、电压力锅内锅、电炖锅内锅、焖烧锅内锅、电磁炉、炒锅等厨具的内锅。
技术介绍
现有的厨具金属内锅一般是采用铝合金复合片材、冷轧板或不锈钢拉伸而成以及陶质内锅。IH加热器具内锅常用到见的铝合金复合片材为铝/SUS430两层复合片材,通常为内铝层和外SUS430层,铝合金具有传热快且均匀,SUS430作为感应导磁产生涡流加热用,但是该铝合金复合片材存在原材料价格高,且制作内锅的エ艺复杂,抛光エ序多且要求高,生产率低,成本高的缺点。 使用不锈钢拉伸制成的内锅又会由于不锈钢材料的导热系数小,散热慢,温度容易集中且不均匀的特性造成厨具内锅底部受热不均匀,并且容易造成处于电热盘中部的磁钢限位器得不到快速且均匀的温度控制,不易实现良好的自动控制,产生烧焦的情况,造成食物烹饪效果不佳。当然冷轧板等铁质的内锅上也会出现类似现象。陶锅虽然烹饪效果佳,但在陶锅制作エ艺复杂、尺寸变化不易控制,器具使用过程中与电热盘(管)等配合要求要求高、升温慢且不均与,故常出现控温困难、使用不当易出现内锅爆裂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 ー种传热均匀的厨具内锅。厨具内锅,包括内锅的锅体,其特征在于锅体的表面均匀覆盖有能够均匀传热的均热层。均热层完全覆盖锅体表面或只覆盖锅体底部。该均热层为铝层、铜层、银层或金层,以及其他具有良好热传导性能的金属层。进ー步,锅体与均热层之间设有由铁基材料制成的导磁层。进ー步,覆盖于锅体表面的均热层有多层。如在锅体表面先覆盖ー层铝基质均热层,在该铝基质均热层上再覆盖ー层铜基质均热层进一歩提高热量的均匀性。当然,也可以是在锅体表面先覆盖ー层铜基质均热层,在该铜基质均热层上再覆盖ー层铝基质均热层进一歩提高热量的均匀性。还可以是在锅体表面先覆盖ー层铁基质均热层,在该铁基质均热层上再覆盖ー层铜基质均热层,再在铜基质均热层上覆盖ー层铝基质均热层。进ー步,该均热层覆盖于锅体的外表面。或者,该均热层覆盖于锅体的内表面。均热层覆盖于锅体的内表面时,均热层之上还覆盖有不粘涂层,不粘涂层完全覆盖锅体的内表面。进ー步,均热层采用热喷涂エ艺覆盖于锅体表面,热喷涂エ艺可在各种基体材料表面形成导热均与、耐蚀、耐磨等各种功能性涂层和保护性涂层,エ艺灵活、操作程序少,涂层厚度易控制,适应性强及经济效益好。或者,均热层采用热渗浸铝エ艺覆盖于锅体表面。热渗浸铝エ艺不但可在锅胆表面覆盖均与铝层,且具有优异的防锈能力及耐磨擦等性能。或者,均热层采用真空镀エ艺覆盖于锅体表面,内锅具有高硬度耐剐擦及优越耐腐蚀性。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是在锅体的表面覆盖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均热层,从而使锅体均匀受热,锅体内的食材在烹饪时受热均匀,烹饪效果好。本技术具有传热均匀、制作エ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图I是锅体外表面完全覆盖均热层的不意图。图2是锅体外表面仅底部覆盖均热层的示意图。图3是锅体外表面覆盖2层均热层的不意图。图4是锅体外表面覆盖3层均热层的不意图。图5是均热层仅覆盖锅体底部、不粘涂层完全覆盖锅体内表面的不意图。图6是均热层和不粘涂层均完全覆盖锅体内表面的不意图。图7是锅体内表面热喷有两层均热层和一层不粘涂料层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參照图1、2厨具内锅,包括内锅的锅体1,锅体I的表面均匀覆盖有能够均匀传热的均热层2。均热层2覆盖于锅体I的外表面。均热层2既可以完全覆盖锅体表面(如图I所示)可以只覆盖锅体底部(如图2所示)。均热层2为铝层、铜层、银层或金层,以及其他具有良好热传导性能的金属层。均热层2若采用银层或金层时,由于银、金的特殊的金属光泽,可以使内锅的外表美观,且银、金的热传导效果好,银又具有杀菌抗菌的作用,大大提升内锅的烹饪效果。均热层2通过热喷涂エ艺覆盖于锅体I上。这些形成均热层的加工エ艺简单成熟、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均热层热为热喷涂铝(铜)基质均热层,则该铝(铜)基质均热层为厚度g 2500um的熔射铝层。通过热浸渗铝エ艺,均热铝基层厚度g 200um。通过真空镀エ艺均热层厚度g 150um在锅体I的表面覆盖了导热的均热层2,外界热源的热量能够顺利、均匀地传递给锅体I及锅体内的食物。锅体的材料为铁质、铝制、不锈钢或陶瓷等常用的制作锅体的材料。实施例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锅体I与均热层2之间设有由铁基材料制成的导磁层。其余结构都相同。在锅体与均热层之间加设导磁层,从而能将内锅用在电磁感应加热的电饭煲、电磁炉或电压カ锅上,感应磁场产生的热量。同时,外部的均热层还能够起到防止导磁层氧化,提高内锅的使用寿命的作用。实施例三參照图3、图4本实施例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覆盖于锅体I表面的均热层2有多层。其余结构都相同。如图3所示,在锅体I表面先覆盖ー层铝基质均热层21,在该铝基质均热层21上再覆盖ー层铜基质均热层22进ー步提高热量的均匀性。当然,也可以是在锅体表面先覆盖ー层铜基质均热层,在该铜基质均热层上再覆盖ー层铝基质均热层进一歩提高热量的均匀性。如图4所示,在锅体表面先覆盖ー层铁基质均热层2A,在该铁基质均热层2A上再覆盖ー层铜基质均热层2B,再在铜基质均热层2B上覆盖ー层铝基质均热层2C。 在锅体I表面覆盖多层不同基质的均热层2A、2B、2C,能够进一歩提高热量的均匀性,使被烹饪的食物更加美味。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于实施例ニ的区别之处在于覆盖于锅体表面的均热层有多层。其余结构都相同。在锅体表面覆盖多层不同基质的均热层,能够进一歩提高热量的均匀性,使被烹饪的食物更加美味。而且导磁层之外覆盖的多层均热层,能够为导磁层提供多层保护,即使最外ー层的均热层被磨损,导磁层也不会直接裸露,进ー步防止导磁层氧化,延长使用寿命O实施例五參照图5、6、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该均热层2覆盖于锅体I的内表面。均热层2之上还覆盖有不粘涂层3,不粘涂层3完全覆盖锅体I的内表面。覆盖于锅体内表面的均热层也可以是多层。如图5所示,锅体I表面热喷涂ー层铜基质均热层2a,铜基质均热层2a之上再热喷涂ー层铝基质均热层2b,铜基质均热层2a和铝基质均热层2b只覆盖锅体I底部。不粘涂层3热喷涂于铝基质均热层2b之上。或者,如图6所示,锅体I表面先热喷涂铁基质均热层2-1,铁基质均热层2-1之上热喷铜基质均热层2-2,铜基质均热层2-2之上热喷铝基质均热层2-3,铝基质均热层2-3之上热喷不粘涂层3。铁基质均热层2-1、铜基质均热层2-2和铝基质均热层2-3完全覆盖锅体I内表面。在均热层2与锅体I之间加设导磁层。如图7所示,锅体I表面覆盖有导磁层4,导磁层4之上依次覆盖多层不同的金属基质均热层2-a,2-b,均热层2-a、2-b之上覆盖不粘涂层3。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技术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权利要求1.厨具内锅,包括内锅的锅体,其特征在于锅体的表面均匀覆盖有能够均匀传热的均热层。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厨具内锅,其特征在于锅体与均热层之间设有由铁基材料制成的导磁层。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涛孟城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