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宏岳专利>正文

点胶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1936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点胶机结构在注胶头装置一或复数组针筒,每一组针筒处设有一或复数组感测组件用以量测完成注胶动作之后的胶面高度,并且由控制装置对每一个感测组件所回授的量测值与默认值进行比对,藉以检测每一组针筒的注胶量是否正确,以便透过改变针筒注胶时间或注胶压力的方式控制各组针筒维持正确的出胶量,确保后续进行点胶作业的料片得以达到应有的品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 一种点胶机结构,尤指 一种能够有效量测 每一组针筒注胶动作完成后的胶面高度,藉以检测注胶量是否 正确,并透过控制装置将各组针筒调整到正确的出胶量,使后 续进行点胶作业的料片得以达到应有的品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制造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制造过程中各环节的相关设备 的速度及精密度需求逐渐提高,用来封装电子组件的点胶设备亦随之产生对应需求。例如,SMD型发光二极管因为可以在制造过程当中, 将金属料片沖压成型具有复数个供做为SMD型发光二极管导线架的"晶粒封装等加工制程。_ '在既有的
当中,习用自动点胶设备经由控制注胶头的移 动方式,透过注胶头的单一针筒或复数组排列针筒对每一个单位料片 上的所有部件进行点胶动作。至于,注胶头的位移量、各组针筒的注 胶时机及注胶量则受控制装置所设定的模式运作。再者,习用点胶设备的每一次注胶动作,让同一注胶头的所有针 筒依照相同的注胶时间或压力控制其注胶量,但每一组针筒的出胶流 量难免有所差异,因此在相同的注胶时间或相同的压力作用之下,有 些针筒的出胶量会相对不足或超过,导致注入部件实际的胶量太低或 太高。就图1所示的发光二极管90而言,将会因为注入的胶量91过低而 产生实际出光偏蓝的瑕疵品,或是注入的胶量91过高而产生实际出光 偏黄的瑕疯j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量测每 一组针筒注胶动作完成后的胶面高度,藉以检测注胶量是否正确,并 透过控制装置将各组针筒调整到正确的出胶量,使后续进行点胶作业 的料片得以达到应有品质的点胶机结构。为达上揭目的, 一种点胶机结构,包括有 一机台; 一注胶头, 相对设于机台上方处,具有至少一组针筒,每一组针筒处设有用以量 测完成注胶动作之后胶面高度的组感测组件; 一供设定注月交头移动速 度及出胶量等相关参数,以及整合注胶头的运作,及对每一个感测组 件所回授的量测值与默认值进行比对,藉以检测每一组针筒注胶料是 否正确,并配合控制各组针筒维持正确出胶量的控制装置。本技术的点胶机结构的有益效果为可以4企测每一组针筒的 注胶量是否正常,以便透过改变针筒注胶时间或注胶压力的方式控制 各组针筒维持正常的出胶量,确保后续进行点胶作业的料片得以达到 应有的品质。附图说明图l为发光二极管完成注胶后的胶面高度差异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点胶机结构外观结构图; 图3为本技术中注胶头的外观结构图; 图4为本技术中注胶头的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技术中控制装置的组成架构方块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第 一 实施例的动作流程图; 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动作流程图。图号说明IO机台21针筒30输送组件41记忆单元50料片20注胶头22感测组件40控制装置42比对单元51部件卯发光二极管 91月交量具体实施方式为能使贵审查员清楚本技术的结构组成,以及整体运作方式, 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请参阅图2本技术的点胶机结构外观结构图所示,本技术 的点胶机结构基本上包括有 一个机台IO、 一注胶头20、 一输送组件 30及一控制装置(图略);其中注胶头20相对设于机台IO上方处,具有一组或复数组呈排列状的 针筒21,并且于每一组针筒21处设有一利用雷射测距或电荷偶合原件 影像传感器(CCD)影像辅助量测的感测组件22用以量测完成注胶动作 之后的胶面高度(如图3及图4所示);于实施时,注胶头20的针筒21可以 配合料片50上横向或纵向排列的部件51数量,而采用如图所示的四组 针筒21排列,或是其它如六组针筒或八组针筒排列的方式配置;又, 整体注胶头20以如图2所示,配合相对与料片50水平、垂直位移的方式 对料片50上的部件51进行点胶动作。上述输送组件30,用以运送料片50进出注胶头20的作业区域;至 于,控制装置供设定注胶头20移动速度及出胶量等相关参数,以供整 合相关组件的运作;如图5所示,整体控制装置40除了设有一记忆单元 41供纪录注胶头20各组针筒21所预设的动作参数(例如注胶时间或注胶 压力)之外,另设有一比对单元^2供进行每一个感测组件22所回授的量 测值与默认值进行比对,藉以检测每一组针筒21的注胶料是否正常, 以便透过改变针筒21注胶时间或注胶压力的方式控制各组针筒21维持 正常的出胶量,确保后续进行点胶作业的料片得以达到应有的品质。据以,本技术的点胶机结构实际运作时,如图6或图7所示, 在针筒点胶于料片部件时,同时由各组针筒的感测组件量测实际的胶 面高度,并且将测量测值传回至控制装置进行比对,当比对的结果为 正常时,控制装置不作任何的调整动作,当比对的结果显示实际完成 注胶的胶面过低时,其控制装置即以延长注胶时间(如图6所示)或以增 加注胶压力(如图7所示)的方式使针筒调整到正常的出胶量;反之,当比对的结果显示实际完成注胶的胶面过高时,其控制装置即以缩短注胶时间(如图6所示)或以降低注胶压力(如图7所示)的方式4吏针筒调整到 正常的出胶量。如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较佳可行的点胶机结构,爰依法提 呈新型专利的申请;惟,以上的实施说明及图式所示,是本技术 较佳实施例者,并非以此局限本技术,是以,举凡与本技术 的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雷同者,均应属本技术的创设目的 及申请专利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点胶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机台;一注胶头,相对设于机台上方处,具有至少一组针筒,每一组针筒处设有用以量测完成注胶动作之后胶面高度的组感测组件;一供设定注胶头移动速度及出胶量等相关参数,以及整合注胶头的运作,及对每一个感测组件所回授的量测值与默认值进行比对,藉以检测每一组针筒注胶料是否正确,并配合控制各组针筒维持正确出胶量的控制装置。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注胶头具 有四组呈排列状的针筒。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注胶头具 有六组呈排列状的针筒。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注胶头具 有八组呈排列状的针筒。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 设有一供纪录注胶头各组针筒所预设动作参数的记忆单元,以及设有 一供进行每一个感测组件所回授的量测值与默认值进行比对的比对 单元。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机台设有 一用以运送料片进出注胶头作业区域的输送组件。专利摘要本技术点胶机结构在注胶头装置一或复数组针筒,每一组针筒处设有一或复数组感测组件用以量测完成注胶动作之后的胶面高度,并且由控制装置对每一个感测组件所回授的量测值与默认值进行比对,藉以检测每一组针筒的注胶量是否正确,以便透过改变针筒注胶时间或注胶压力的方式控制各组针筒维持正确的出胶量,确保后续进行点胶作业的料片得以达到应有的品质。文档编号B05B12/02GK201195146SQ20082000563公开日2009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7日专利技术者黄宏岳 申请人:黄宏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点胶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机台; 一注胶头,相对设于机台上方处,具有至少一组针筒,每一组针筒处设有用以量测完成注胶动作之后胶面高度的组感测组件; 一供设定注胶头移动速度及出胶量等相关参数,以及整合注胶头的运作,及对每一个感测组件所回授的量测值与默认值进行比对,藉以检测每一组针筒注胶料是否正确,并配合控制各组针筒维持正确出胶量的控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宏岳
申请(专利权)人:黄宏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